天天看点

何为元人笔意,看了黄宾虹的作品也许会明白

明清两代乃至近现代画家,他们画山水的时候,常常会题写“仿元人笔意”。于是,很多人就有了疑问,到底元人笔意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值得后人反复学习,元人笔意的魅力何在?其实,这三个问题可以汇总成一个问题,何为元人笔意。

简单讲,元人笔意就是元代画家开创的绘画风格。后世画家在创作中达成共识,想要画作脱俗,就要研究元代画家的技法,揣摩他们的思想。越理解元代画家的创作思路与创作流程,越能接近艺术的真谛。就好比,画山水要从形似入手,但必须摆脱形似的束缚。画到最后追求神似,但又不能抛开对客观世界的领悟。这么说,显得有些枯燥,可以选取黄宾虹的作品加以说明。

何为元人笔意,看了黄宾虹的作品也许会明白

黄宾虹 江滨山水

《江滨山水》是黄宾虹后期作品,代表了他对元人笔意的深刻理解。这幅画无论在技法上,还是意境上,都体现了元人笔意特有的审美情趣。笔意,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书法理论之中。笔意、笔法和笔势,是书法艺术的三要素。书法是线条与结构的艺术,传统国画也可以归结于线条与结构,故此绘画作品也有了书法的技法特征。

尤其是有了“意在笔先”的观点,让画家成为绘画的掌控者,画作成为画家匠心独运的载体。黄宾虹的作品可以呈现出华滋苍润的面貌,就是因为他领会了意在笔先的笔墨技法,画出了内敛深厚的山水。

何为元人笔意,看了黄宾虹的作品也许会明白

黄宾虹 江滨山水 局部

构图,在创作中往往显得不那么重要。这一点从古人给构图起的名字就能看出来,比如布局、位置经营。这说明,古人似乎觉得构图问题已经悉数掌握。从《江滨山水》中可以看到,黄宾虹在学习古人构图方法的同时,加入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理解。

比如他用积墨法,让山石具有类似逆光的视觉效果。他如此尝试也有构图上的意义,希望对传统构图进行简化,达到以简胜繁的效果。故此,他需要让作品具有真实感。他通过描绘一系列有光感的石块,引导欣赏者去寻找山水的内在美。抛开“障眼法”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是元人笔意的高级之处。山水的外形与山水的意境完美融合,体现画家心中对美的感悟。

何为元人笔意,看了黄宾虹的作品也许会明白

由于黄宾虹一直在创作中追求元人笔意,所以他的画有个特点,看上去不美,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发行其中的美。欣赏内在美,需要跨过“门槛”,需要经过学习,这一过程也体现了元人笔意具有高雅的调性。

远处高大挺拔的山峰,看上去斑斑点点,美吗?如果只看局部,的确不美。如果看整体,就发现了墨色古朴苍润带来的震撼力。再辅以具有传统文人情怀的细节,就有了拨开浮华,看见质朴至真大美境界的机会。

何为元人笔意,看了黄宾虹的作品也许会明白

所谓元人笔意,应该是大美的代名词。大美无言,无法用语言形容,只能用心去体会。心灵的沟通,让山水画跨越时空,成为人与自然沟通交流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