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何為元人筆意,看了黃賓虹的作品也許會明白

明清兩代乃至近現代畫家,他們畫山水的時候,常常會題寫“仿元人筆意”。于是,很多人就有了疑問,到底元人筆意是什麼樣子,為什麼值得後人反複學習,元人筆意的魅力何在?其實,這三個問題可以彙總成一個問題,何為元人筆意。

簡單講,元人筆意就是元代畫家開創的繪畫風格。後世畫家在創作中達成共識,想要畫作脫俗,就要研究元代畫家的技法,揣摩他們的思想。越了解元代畫家的創作思路與創作流程,越能接近藝術的真谛。就好比,畫山水要從形似入手,但必須擺脫形似的束縛。畫到最後追求神似,但又不能抛開對客觀世界的領悟。這麼說,顯得有些枯燥,可以選取黃賓虹的作品加以說明。

何為元人筆意,看了黃賓虹的作品也許會明白

黃賓虹 江濱山水

《江濱山水》是黃賓虹後期作品,代表了他對元人筆意的深刻了解。這幅畫無論在技法上,還是意境上,都展現了元人筆意特有的審美情趣。筆意,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書法理論之中。筆意、筆法和筆勢,是書法藝術的三要素。書法是線條與結構的藝術,傳統國畫也可以歸結于線條與結構,故此繪畫作品也有了書法的技法特征。

尤其是有了“意在筆先”的觀點,讓畫家成為繪畫的掌控者,畫作成為畫家匠心獨運的載體。黃賓虹的作品可以呈現出華滋蒼潤的面貌,就是因為他領會了意在筆先的筆墨技法,畫出了内斂深厚的山水。

何為元人筆意,看了黃賓虹的作品也許會明白

黃賓虹 江濱山水 局部

構圖,在創作中往往顯得不那麼重要。這一點從古人給構圖起的名字就能看出來,比如布局、位置經營。這說明,古人似乎覺得構圖問題已經悉數掌握。從《江濱山水》中可以看到,黃賓虹在學習古人構圖方法的同時,加入了他對自然山水的了解。

比如他用積墨法,讓山石具有類似逆光的視覺效果。他如此嘗試也有構圖上的意義,希望對傳統構圖進行簡化,達到以簡勝繁的效果。故此,他需要讓作品具有真實感。他通過描繪一系列有光感的石塊,引導欣賞者去尋找山水的内在美。抛開“障眼法”看到事物的本質,這是元人筆意的進階之處。山水的外形與山水的意境完美融合,展現畫家心中對美的感悟。

何為元人筆意,看了黃賓虹的作品也許會明白

由于黃賓虹一直在創作中追求元人筆意,是以他的畫有個特點,看上去不美,隻有用心感悟才能發行其中的美。欣賞内在美,需要跨過“門檻”,需要經過學習,這一過程也展現了元人筆意具有高雅的調性。

遠處高大挺拔的山峰,看上去斑斑點點,美嗎?如果隻看局部,的确不美。如果看整體,就發現了墨色古樸蒼潤帶來的震撼力。再輔以具有傳統文人情懷的細節,就有了撥開浮華,看見質樸至真大美境界的機會。

何為元人筆意,看了黃賓虹的作品也許會明白

所謂元人筆意,應該是大美的代名詞。大美無言,無法用語言形容,隻能用心去體會。心靈的溝通,讓山水畫跨越時空,成為人與自然溝通交流的使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