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药古今研究:荭草、荭草花、荭草根

作者:药王追随者
中药古今研究:荭草、荭草花、荭草根

荭 草

一、典籍摘要

1.《本草纲目》:“荭草咸、微寒、无毒。主消渴、去热、明目益气、亦治瘰疬、痞块。”

2.《本草经集注》:“荭草味咸,微寒,无毒。主治消渴,去热,明目,益气。”

3.《滇南本草》:“荭草,气味咸、平。无毒。主治消渴、去热、散气、消积、止痛,消痞块最良(按∶荭草即蓼草)。”

4.《名医别录》:“味咸,微寒,无毒。主消渴,去热,明目,益气。”

5.《新修本草》:“荭草味咸,微寒,无毒。主消渴,去热,明目,益气。”

6.《本草图经》荭草“根茎作汤,捋香港脚耳。”7.《千金翼方》:“荭草味咸,微寒,无毒。主消渴,去热,明目益气。”

8.《全国中草药汇编》:“荭草辛,温。有小毒。祛风利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9.《中药大辞典》:“荭草辛,凉,有毒。治风湿性关节炎,疟疾,疝气,脚气,疮肿。”

10.《中华本草》:荭草辛;性平;小毒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血;截疟。主风湿痹痛;痢疾;腹泻;吐泻转筋;水肿;脚气;痈疮疔疖;蛇虫咬伤;小儿疳积疝气;跌打损伤;疟疾

11.《唐本草》:“除恶疮肿,脚气,煮浓汁渍之。”

12.《植物学大辞典》:“治疝气。”

13.《国药提要》:“去疟,医毒虫咬伤。”

14.《证类本草》:“荭草味咸,微寒,无毒。主消渴,去热,明目,益气。”

15.《新疆中草药手册》:“祛风利湿。治风湿性关节炎。”

16.陈藏器云∶作汤浸水气,恶疮肿,佳。

17.唐本注云∶有毛,花红白,除恶疮肿,香港脚,煮浓汁渍之,多瘥。

二、现代研究

1.化学成份:叶含黄酮类荭草素和荭草甙,叶绿醌。此外,本品还含β-谷甾醇等。

2.药理作用:茎、叶的水溶性提取物对蛙、小鼠有抑制作用,对蛙、兔的离体心脏也有抑制作用,且不被阿托品拮抗,对蛙心之抑制可用麻黄碱及氯化钙拮抗之。对蛙下肢血管及兔耳血管皆有明显的收缩作用,能使犬的血压短暂的升高。对离体兔肠无作用,对在位子宫(麻醉或不麻醉家兔)有兴奋作用。

中药古今研究:荭草、荭草花、荭草根

荭草花

《中药大辞典》:“荭草花治心、胃气痛,痢疾,痞块,横痃。”

《本草纲目》:“荭草花散血,消积,止痛。”

《中华本草》:“荭草花性温。行气活血,消积,止痛。主头痛,心胃气痛,腹中痞积,痢疾,小儿疳积,横痃。”

《中华本草》:“荭草根辛,性凉,有毒。清热解毒。除湿通络。生肌敛疮。主痢疾,肠炎,水肿,脚气,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荨麻疹,疮痈肿痛或久溃不敛。”

荭草根

《中华本草》:“荭草根辛;性凉;有毒。清热解毒;除湿通络;生肌敛疮。主痢疾;肠炎;水肿;脚气;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荨麻疹;疮痈肿痛或久溃不敛。”

中药古今研究:荭草、荭草花、荭草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