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诗以明志,甘于淡泊,林逋《孤山隐居书壁》

山水未深猿鸟少,此生犹拟别移居。直过天竺溪流上,独树为桥小结庐。

林逋是北宋著名文人,他隐居在孤山,种梅养鹤,写诗填词,过着神仙一般的日子。林逋才华出众,很多达官显贵请他入仕为官,他都一口拒绝。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皇帝派人邀请林逋出山,他写了这首《孤山隐居书壁》告诉皇帝,他已经习惯了隐居的生活,就不要让他重蹈红尘了。

诗以明志,甘于淡泊,林逋《孤山隐居书壁》

孤山,位于西湖岸边,是林逋隐居的地方。他喜欢这里的秀美山水,更喜欢山中亲手栽种的梅花。据说,林逋喜欢穿一身白衣,或在山中游走,或在水面泛舟,人们看到他潇洒的样子,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神情。孤山,名曰为“山”,事实上是丘陵,所以林逋说“山水未深”。孤山并非人迹罕至之处,没有猿猴,也少见飞鸟。曾几何时,林逋也想过是否要离开孤山,移居别处。

诗以明志,甘于淡泊,林逋《孤山隐居书壁》

什么?难道林逋不想隐居了,他要出山!别着急,接着看,皇帝召见他,他当然要注意说话语气。即便要拒绝,也要委婉一点。想到这里就明白了,林逋这是在客气。

林逋想要表达的是,如果他动了搬离孤山的心思,会搬到天竺山。因为天竺山比孤山更加远离尘世。他愿意在偏僻无人的地方居住,哪怕每天趟过溪流,走过独木桥才能回家,也不后悔。

诗以明志,甘于淡泊,林逋《孤山隐居书壁》

林逋写这首诗强调了他隐居的决心。言下之意,如果皇帝再来打扰他,他会搬到深山躲起来。如果他躲入了天竺山,再想找他就不容易了。最好的办法是,皇帝不来打扰他,他继续隐居在孤山。看见了吧,想不到林逋的情商这么高。他拒绝了皇帝的邀请,还要让皇帝内疚,不应该打搅他淡泊平静的生活。

山中隐士,很难和世俗割裂。林逋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写诗明志,告诉世人他的追求不会改变。这样一来,彼此都保留面子,不伤和气。后人对这首诗评价极高,觉得读完之后,就能放下凡尘俗世的烦恼,享受岁月静好的生活。有人用“邃美”形容这首诗,暗示林逋人品高尚。

诗以明志,甘于淡泊,林逋《孤山隐居书壁》

林逋死后,宋仁宗赐给他一个谥号“和靖”。于是,后人尊称他为林和靖。林逋生活在北宋历史上最富足的年代,他坚守自己的选择,一生寄情山水间。不要觉得他消极避世,从他的诗文作品可以看出来,他是真的享受淡泊,甘于平静,追求人与自然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