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生前军功赫赫、权倾朝野,死后因何被削爵、掘墓、鞭尸?

纵观中国历史,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功高盖主、不得善终的将才,然而被擢宗室、罢庙享、鞭尸的恐怕只有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650年12月),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出生于赫图阿拉(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军事家。

生前军功赫赫、权倾朝野,死后因何被削爵、掘墓、鞭尸?

天命元年(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两年后发动对明朝的进攻。天命五年(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努尔哈赤废黜太子代善,立“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德格类、岳讬、济尔哈朗、阿济格、多铎、多尔衮为和硕额真”共议国政。从那时起,多尔衮以八岁幼童年龄跻身于参与国政的行列。

生前军功赫赫、权倾朝野,死后因何被削爵、掘墓、鞭尸?

天命十一年(明天启六年,1626年),努尔哈赤病逝,阿巴亥被逼殉葬,当时的多尔衮年仅15岁。天聪二年(明崇祯元年,1628年)多尔衮随其兄皇太极进军蒙古察哈尔。天聪三年(明崇祯二年,1629年),多尔衮跟随皇太极从龙井关突入明朝边境,与贝勒莽古尔泰等攻下汉尔庄,逼近通州。天聪四年(明崇祯三年,1630年),多尔衮与莽古尔泰大破明军。天聪五年(明崇祯四年,1631年),多尔衮亲自带兵攻打大凌河,祖大寿献出锦州投降。天聪九年(明崇祯八年,1635年)二月,多尔衮率万人精兵,前往黄河河套地区,招抚察哈尔部众。同时得到元朝传国玉玺,多尔衮将玉玺献给皇太极,群臣因而奏请皇太极上尊号称帝。崇德三年(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多尔衮南征明朝。

生前军功赫赫、权倾朝野,死后因何被削爵、掘墓、鞭尸?

然而这样一位战功赫赫,对大清有巨大贡献的军事家,死后却被擢宗室、罢庙享、鞭尸。说到这个问题,还得从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说起。阿巴亥是努尔哈赤及宠爱的妃子,因此多尔衮也颇受努尔哈赤喜爱,有意让其继承大汗之位。努尔哈赤死后,阿巴亥被逼殉葬。当时的多尔衮无论是从战功、实力各方面都远不如皇太极,再加上代善的两个儿子极力拥护皇太极,多尔衮因此与帝位失之交臂。与此同时,多尔衮因其母阿巴亥被逼殉葬一事,一直耿耿于怀。于是,多尔衮韬光养晦,屡获战功,逐渐取得皇太极的信任,同时也开始削弱打击昔日他母亲的敌对势力。等待时机,觊觎权柄。皇太极死后,多尔衮的几项重大举措暴露其政治野心。

生前军功赫赫、权倾朝野,死后因何被削爵、掘墓、鞭尸?

第一:拥立6岁的福临继位。皇太极死后,多尔衮称帝的最大劲敌是皇长子豪格。豪格和多尔衮势均力敌,同时又取得了代善和济尔哈朗的支持,成为多尔衮最大的威胁。权衡利弊,多尔衮选择拥立福利继位。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阻止豪格称帝;另一方面,福临是个小孩子,很容易掌控。对多尔衮而言,福临只是在替他保管皇位,以便于他有更多的时间打击自己的敌对势力。

生前军功赫赫、权倾朝野,死后因何被削爵、掘墓、鞭尸?

第二:福临继位后,多尔衮对其极为放任。一方面,多尔衮放任福临玩乐,不请老师教导;另一方面,多尔衮以正妃去世为由,要求小皇帝到摄政王府给他请安,根本不把小皇帝当回事。

第三:多尔衮对昔日的敌人豪格和济尔哈朗的态度。济尔哈朗曾先主张立豪格为帝,后又同意立福临为帝,却从未拥立过多尔衮。因此,多尔衮巧立各项罪名,把济尔哈朗挤出权力中心,转而由自己的同胞弟弟多铎代替。与此同时,多尔衮以各种手段对付豪格,将其废为庶人,使其冤死狱中。在除去两位主要的政敌之后,多尔衮便称皇父摄政王。在此之前,顺治为安抚多尔衮,赐其为皇叔父摄政王。现在又从皇叔父摄政王到皇父摄政王,野心昭然若揭。

生前军功赫赫、权倾朝野,死后因何被削爵、掘墓、鞭尸?

顺治七年十一月,多尔衮出猎古北外,行猎时坠马跌伤,十二月初九薨于古北口外喀喇城,年仅三十九岁。顺治帝闻之震悼,率王公大臣缟服东直门外五里,迎多尔衮遗体。下诏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丧礼依帝礼。多尔衮死后没多久,其政敌便纷纷出来翻案,揭发他的大逆之罪,两白旗苏克沙哈见势头不对,纷纷倒戈。多尔衮的十四条罪状,条条都是死罪,早就对他恨之入骨的顺治帝顺应“民意”,对其进行彻底清查,削爵、罢庙享、掘墓、开棺、鞭尸,惨不忍睹。后来,乾隆帝多尔衮翻案,复其封号,为其修复陵寝。至此,清一代对多尔衮的评价有了新的定论。

生前军功赫赫、权倾朝野,死后因何被削爵、掘墓、鞭尸?

多尔衮生前虽未称帝,但其种种行径,折射出其确存谋逆之心。这也成为其死后被擢宗室、掘墓、鞭尸的主要原因,也是一种必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