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7年,南昌发现一具戴着脚镣的骸骨,最后惊动中央,这是为何

作者:晓悦说史

1957年,伴随国家进入第二阶段经济改革,前苏区根据地,江西南昌发展成标准的工业城市。一片欣欣向荣之际,在同年的南昌工地上,一具戴着脚镣的骸骨被人挖出。

众人本以为这是旧中国一场迫害导致的谋杀,本没放在心上,可谁也没想到,当天夜里,南昌公安便乱作一团,无数刑侦专家闻讯而至,以最快的速度勘测出骸骨的真实身份。

骸骨的姿势像一名受难者,这是标准的国民党右翼的用刑方式。很明显,被用刑的这位同志是共产党员,而且是被国民党用“最高待遇”迫害的,身份必定不凡的共产党员。

在多位领导现场回忆当年的事后,勘测专家终于确定了骸骨的身份,他就是我党伟大的革命同志——方志敏。

1957年,南昌发现一具戴着脚镣的骸骨,最后惊动中央,这是为何

1、英雄要问出路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青年运动是维系国家改革力量的关键,方志敏出生于1899年。1922年春,方志敏参加“非基督大同盟”,参与无意识形态的救国讨论,方志敏清醒地意识到学生运动的重要性,但那时的中国国力贫弱,没有太好能改变社会现状的办法。

对此方志敏并未灰心,作为年轻一代的翘楚,很快他就在出版界声名远扬,方志敏找到了第二条道路——以文载道。

持续活动了一段时间后,方志敏小有成绩,收到了陈独秀的邀请。1924年方志敏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兴致勃勃的他发表了一篇名为《我是个共产党员了!》的文章,对于民族未来的信心溢于言表。

1957年,南昌发现一具戴着脚镣的骸骨,最后惊动中央,这是为何

他相信,在众人一步步的努力下,势必会唤醒一批奋力为国的国民,这就是拯救中国的决定性力量。方志敏的履历让人眼红,作为青年运动的领军人物,在鱼龙混杂的队伍中,方志敏艰难求存,却因为太过耀眼,被国民党右翼注意。

彼时的国民党还分为左、右两派,左翼的代表周恩来、叶剑英等高层,早已对国民党绝望透顶。当时国民党左翼大量出走,方志敏感受到压力,在国民党右翼的扶持下,方志敏一路高升,很快升任部长,又迅速担任农民代表。但“英雄要问出路”,方志敏的出生决定了他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左翼人士,地位越高,越是危险。

一阵筹谋后,国民党右翼设计了一个必死之局。

2、英雄虽死,精神永存

失去了周恩来等同志的国民党,迅速提拔方志敏为秘书长并部署了严密监控。在严密的监视下,方志敏几乎成为傀儡,并逐步与文坛隔绝,在这种不断被敌视的形势下,方志敏恪守己身。

直到1935年,已经是名震一方的大人物,方志敏《清贫》一书,表明了自己从未忘却过共产主义的立场。在多位同志的提醒下,方志敏知道,他的劫难要来了。

1957年,南昌发现一具戴着脚镣的骸骨,最后惊动中央,这是为何

同年,经过国民政府多次传召,方志敏被捕入狱。这份迟到的抓捕让方志敏受尽折磨,方志敏明白无人可以救他,但是国民党右翼也绝对不敢让他死在牢狱。

他在艰苦的环境中著书《狱中实录》,狠狠地打了国民党一巴掌。此后,方志敏神秘失踪,作为一名优秀的领袖人物,方志敏在江西的影响力极为巨大,甚至能让国民党右翼不敢光明正大下手,一直蛰伏等待他身败名裂,却未能如愿。

同时方志敏同志也是我军地雷战的首创者,并多次参与对外贸易的规划,为江西经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这名同志就这样人间蒸发,无人能找到他的踪影,当时的共产党同志都很清楚,方志敏遭到了国民党的迫害,文件记录方志敏同志去世于1935年并为其举行了秘密葬礼。

1957年,南昌发现一具戴着脚镣的骸骨,最后惊动中央,这是为何

谁也没想到,就在1957年的南昌,他的骸骨重现天日。从捆绑他的脚镣便能看出,国民党右翼势力是有多忌惮方志敏的存在,组织上为了确定骸骨的身份,请来了著名法医张伟纳,经鉴定,骸骨确系方志敏本人。

在工地周围一共找到九块骸骨可见国民党的手段之残忍,令人侧目。确定这是方志敏同志的遗骸后,多位领导人前来祭拜,毛主席亲自为方志敏同志的墓碑题字。

葬礼当天,多位领导高层不远万里赶来,在现场痛哭流涕。毛主席曾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中指出,方志敏同志参与农民运动比他更早,更富有经验,所留下的精神财富和实践经验,不仅造福了我党同志,更为民族、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