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因为李白,他被丑化了千年,在1999年出土的墓志铭中,他近乎完美

在后世改编的一些戏剧或是电视、电影作品中,人物形象都具有很强的指向性,是人为加工的结果。

杜撰形象借由媒体的快速传播,让很多历史人物的历史形象被误解为文艺形象,最著名的当属《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的思想,不是说要完全否定艺术创作,但是我们必须尊重史实。

因为李白,他被丑化了千年,在1999年出土的墓志铭中,他近乎完美

唐朝时就有一个宦官忠心耿耿地辅佐皇帝,但却因为李白的一句话,而被后世“定义为小丑”,直到其墓葬重见天日,才得以平冤昭雪。

一、家道中落

冯元一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父冯君衡曾任潘州刺史,母亲是隋朝大将麦铁杖的曾孙女,其家族背景不可谓不显赫。

但就是这样一个出身显贵的孩子,在他10岁那年就迎来了人生的重大变故。

因为李白,他被丑化了千年,在1999年出土的墓志铭中,他近乎完美

武则天建立武周后,开始在全国掀起了“平叛”浪潮,流放了大批政敌,而当时负责接收流放犯人的岭南地区,也成为了武则天关注的焦点。

负责处理此事的万国俊深知武则天的用意,在抵达岭南后,不由分说就对岭南官场进行了大清洗,冯君衡也是此次清洗的对象。

在万国俊的诬陷下,武则天下令抄没了冯君衡一家的财产。

因为李白,他被丑化了千年,在1999年出土的墓志铭中,他近乎完美

官场不得志的冯君衡很快便在愤懑中郁郁而终,只留下冯元一和母亲相依为命。

为了活命,母子二人只好沿街乞讨,勉强充饥,但最终还是苦求无门,母亲麦氏别无他法,只好把年幼的冯元一卖给有钱人家为奴。

因为李白,他被丑化了千年,在1999年出土的墓志铭中,他近乎完美

二、两次政变

活着就有希望,人生的际遇总是那样的充满巧合。岭南招讨使李千里为了讨好武则天,特意选派两名男童进京,而其中一人正是冯元一。当然,进宫之前一定要被阉割,成为一名太监。

由于天生俊俏,机智聪颖,再加上后天勤奋,冯元一习得一身的好武艺,且尤其擅长射箭。

很快,他便在众多太监中脱颖而出,在朝中生存是要讲求背景靠山的,经过介绍,他成为了内侍高延福的养子,改姓高,名力士。

因为李白,他被丑化了千年,在1999年出土的墓志铭中,他近乎完美

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不可逆转,武则天被逼退位后,唐朝重回李唐天下,而高力士的贵人也在此时出现,不是太子李显,而是临淄王李隆基,二人年龄相仿,一见如故。

后来唐隆政变爆发,外戚韦皇后垂帘听政,架空中宗李显,最后甚至伙同安乐公主毒杀了他。

正当韦皇后志得意满准备重走武则天的老路时,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却引兵发难,韦皇后一党在混乱中被铲除。

因为李白,他被丑化了千年,在1999年出土的墓志铭中,他近乎完美

都说宫廷之争重在里应外合,远在临淄的李隆基知道宫中发生的事情,朝中必有内应通风报信,而这个内应,就是他的至交高力士。

李隆基的父亲李旦登基后,做起了甩手掌柜,天下的权柄就交到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手上。

都说一山不容二虎,二人在背地里展开了权力的角逐。后来李隆基如愿登上了皇位,可太平公主还不死心,密谋发动政变,可在高力士等人的协助下,李隆基成功平定了叛乱。

因为李白,他被丑化了千年,在1999年出土的墓志铭中,他近乎完美

三、忠心事主

经历两次动荡之后,高力士与李隆基的关系更为亲密,唐朝在玄宗时期也出现了“开元盛世”的中兴景象。

与以往狡诈多奸的宦官形象不同,高力士善于识人,对政治时局有着深刻见解,能够帮助玄宗做出正确的决策。

玄宗怠政期间,曾多次询问高力士可托付之人,而高力士也直言不讳,否定了李林甫、杨国忠等一干重臣,甚至直指安禄山的野心。

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曾感慨道:“卿往日之言是矣”

因为李白,他被丑化了千年,在1999年出土的墓志铭中,他近乎完美

盛世时辅佐,黯淡时相随,高力士忠心事主,在同玄宗逃亡蜀地时悉心照料玄宗的身体,哪怕穷途末路,高力士也无半句怨言,始终陪伴在玄宗身边。

回到长安后,面对李辅国大军的咄咄逼人,高力士也没有退缩,始终保护着玄宗,让他安然进城。

四、唯一陪葬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李辅国为了讨好唐肃宗李亨,把矛头对准了玄宗身边的高力士,诬陷他窜通逆党,妄图造反。

肃宗也顺水推舟,将高力士流放到巫州,而此时的玄宗连自身都难保,更何况挽救高力士。

因为李白,他被丑化了千年,在1999年出土的墓志铭中,他近乎完美

公元762年,唐肃宗李亨和唐玄宗李隆基相继去世,而也正是这一年,高力士被赦免返回长安,本想能够见到许久未见的“老友”,未曾想当初一别竟成了永别。

在得知李隆基的死讯后,高力士放声痛哭,几近崩溃。

同年,由于过度悲伤,积劳成疾,高力士在一座寺庙内吐血身亡,享年73岁。

在得知高力士的死讯后,依照李隆基留下的遗诏,允许高力士陪葬在自己身边。于是在今天唐泰陵中唯一的一座陪葬墓,正是高力士的葬身之处,主仆二人最终得到合葬。

后人有感于其死节忠诚,用他的墓志铭,向后人讲述了这样一段感人的故事。

因为李白,他被丑化了千年,在1999年出土的墓志铭中,他近乎完美

通过这块石碑,我们能够得见高力士真实的历史形象。虽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但高力士无疑是玄宗时期的重要人物,且根本就不是什么小丑。

后世只因李白的一句“给我脱掉鞋子”,就把他塑造成负面人物,这显然是不妥的。

五、总结

真实的历史总是比杜撰更精彩,唐朝大宦官高力士的一生呈现在世人面前。不是阿谀奉承的小人,也不是刚愎自用的佞臣,高力士是一位极具洞察力与执行力的贤臣。

从小在苦难中磨砺出来的坚强性格,让他在面对宫廷的尔虞我诈时显得更加从容,帮助李隆基成就了霸业。

“低谷方能见证忠实的信徒”,高力士在玄宗落魄时也能做到不离不弃,忠心辅佐,可见其为人之坦荡。二人相见如故,共同创造了大唐四十年的太平盛世。

因为李白,他被丑化了千年,在1999年出土的墓志铭中,他近乎完美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主仆二人的生活都被现实击得粉碎,但他们仍然保持着珍贵的“友谊”,这种友谊超越了君臣关系,超越了时空。

不可否认,艺术创作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产生意义的活动,但是涉及到历史人物,我们就难免会有些偏激。历史总是要留给后人评判的,名气高的人对其刻板印象反而更深。

在创作或改编文学作品时,一旦涉及到历史人物,我们需要有知错能改的勇气,尊重史实,尊重历史人物,是每个人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