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壁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山西作为北方草原文明和中原农耕文明的融合地带
出土的古代壁画墓以“量多质精”而著称
其中又以北朝最为引人注目
2020年,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建设项目启动
该馆选址于迎泽区王家峰村
设计建筑面积五千多平米
包括展馆和壁画修复研究中心
展陈主体为徐显秀墓壁画
如今,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主体雏形初现
工人正在加紧安装外立面
内部陈列布展也已开始
各项工程有序推进
待建成之时,人们便可以尽情欣赏
被誉为“代表当时绘画最高水平”的徐显秀墓壁画
山西北朝壁画墓
描绘了民族文化碰撞的壮观场面
再现了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轨迹
从政治、社会、文化、艺术等诸多角度而言
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
上世纪80年代以来
考古工作者在山西、河北
先后发现三座大型北齐墓葬
揭开了北齐壁画的神秘面纱
尤其是迎泽区王家峰村徐显秀墓的发现
被列为“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
依托徐显秀墓的原址保护
结合北齐壁画和其他文物的
保护、研究等为核心
是太原市第一座遗址博物馆
徐显秀豪侠一生,功勋显著
逝世前为北齐太尉、武安王
其墓葬壁画彩绘各类人物200余个
还有各种牛马、兵器、生活什物等图案
所绘物体的形象与现实中的物象大小相当
色彩斑斓如新,栩栩如生
生动展现了北齐勋贵的奢华生活
这些壁画的人物造型用笔简洁准确
与北齐宫廷画家杨子华“简易标美”的画风极为相似
遂有人称杨子华或为徐显秀墓壁画之作者
徐显秀墓壁画中的享乐场景
还透露着“事死如事生”的生死观
古人崇信人死之后
在阴间仍然可以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
故而,古人将陵墓称之为“阴宅”
建筑营造、壁画雕刻、随葬物品等
均要仿照生前世间物样
进行既细致入微又奇幻丰富的创造
将生前的生活和死后的享乐融为一体
在另一个世界的家园中依旧歌舞升平、福禄尽享
既反映了人们对人生价值的深度迷茫
也折射着对人生意义的重新唤醒
2021年年初,太原北齐壁画数字博物馆
(http://tybqbhm.com)上线试运营
人们通过手机、电脑
即可提前欣赏北齐时期的珍贵文物
数字博物馆结合馆方现有史实资料
运用3D、AR、VR等技术进行模拟仿真
通过互联网供广大观众参观浏览
主要包括遗址概述、数字陈展
文博讲堂等七大板块
线上博物馆的运用
突破传统意义上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让人们更便捷地感受文物的魅力
也缩短了老百姓与府城风采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