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行:当风开始时"(以下简称"航行")已经结束。
在最后一幕中,当肖晓波站在电视机前,看着自己的前兄于清华对他大喊大叫时,林子祥的《谁能理解我》响起——"走吧,追上理想的旅程。"
时代的气氛再次弥漫。

在时代背景的渲染中,"航行"已经到位。
从第一集到最后一集,它非常真实地还原了那个时代的细节和元素。对于我这个80岁高龄的人来说,感受最深,无非是在那个地方的戏,在港口圈子里可以看到元素。
1990年代,香港文化达到顶峰
1990年代是香港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香港文化的鼎盛时期。它对我们的影响不仅限于南部海岸,向北,因为到处都可以看到"港口风"元素。
《航海一路狂飙》第一集,一个长镜头,带我们走进了"好心情视频室"。
视频大厅,是90年代时髦的男人和女人喜欢去的地方。
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最新的香港和好莱坞电影。
不,"好心情影厅"墙上的海报上贴着90年代的香港电影爆裂:"天堂如果有爱""老虎出局""赌神"。
《今日放映》是《瘸子》《神奇女侠的鬼魂3:陶涛》《过海》《英雄本性》。
吴磊的英雄肖成是"好心情录像厅"的常客。
他和谢航赫,因为谢航拿着一段他想看的视频——周润发和钟楚红的《秋仙物语》。
这些细节,对我来说,太熟悉了。
的确,这些香港电影出现在《远航》中,我大多看过它们。
那时,我们的偶像来自这些香港电影。
"天有爱"让刘德华成为90年代女孩心中最帅气的摩托车。
王祖贤是《神奇女侠幽灵》中"最美的鬼魂"。无论谁扮演小龙,都无法取代我对王祖贤各种风格的记忆。
《渡海》这样的演员配置,可以称为"全脸"。周润发、张国荣、钟楚红,暂时都看不出谁在这里好看。
演戏,也不一样。
由於工業成熟,香港在1990年代每年製作大量電影。
不僅僅是我們女孩會在香港電影中尋找「丈夫」,甚至連我父親這個年齡的中年男人也喜歡看香港的明星。
在我父亲眼里,最帅的男人,就是周润发。他曾经一遍又一遍地带我去看《赌神》,甚至偷偷模仿周润发的打牌动作。哪个男人,不想成为英俊有钱的周润发中的"赌神"?
除了讓我們走向偉大靈魂的香港電影的美麗畫面,香港流行音樂也激動了我們的心。
《航海》以叶艺文的《雨飘一次》开场,以林子祥的《谁能理解我》结束,显然是经过仔细考虑安排。
谁会不知道这是香港音乐的"天王"呢?
该剧还通过角色台词揭示了香港音乐的受欢迎程度。
当于清华帮谭买巴比伦河胶带时,老板说,"十元三盘"要多买一盒。
萧成问,有没有谭麒麟、张国荣?《谭章之战》是1980年代中后期香港乐坛的重大事件,两人几乎垄断了当时香港乐坛的奖项。事实上,他们竞争的背后是香港唱片业的一场销售战。1990年,宝丽来宣布谭的唱片销量已达到1000万张。张国荣的《挚爱》专辑在亚洲每年售出超过200万张。
这些数字显示了香港创纪录市场的繁荣。
因為香港娛樂文化的繁榮,我們對英俊美麗最極端的想像,來自當年的香港偶像。
当我看到《启航》时,看到萧程的床头贴满了香港明星的海报——周慧敏、刘德华、周润发、关琳,我感到一种特殊的亚世代感。
因为那时,我也把我的"梦中情人"黎明海报放在床边,每天醒来先见到他。
肖闯入一张挂着香港明星海报的床上
因为我们喜欢他们,我们自然希望像他们一样英俊美丽。
香港偶像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审美。
当时,"港风"是最时髦的连衣裙,就像小成的花衬衫一样,牛仔裤是一件非常经典的"港风"连衣裙。
为什么《英雄本性》和《雨燕走开》能影响一代人?
剧中香港圈的元素太多了,他们的作用不仅仅是营造氛围,渲染时代感。
剧组也非常细心地把这些元素融入到香港的圈子里,融入剧情中,和人物结合在一起。
和萧澄一样,他的偶像是周润发,他特别喜欢周润发在马可这个"英雄本性"的角色中。
一次出现,汉卡事故被工商局调查,肖闯入一个小马可,让小伙伴先走,一个人把一切都扛下来。
《英雄自然》作为香港电影的经典之作,影响了一代年轻人。吴玉森也开始从电影中构建自己的"暴力美学"风格。
《英雄本性》,讲述的是受挫的英雄,如何找到自己的尊严。在现实中,导演吴玉森和两位主演狄龙、周润发也都在自己的挫败感中。
吴玉森在喜剧之前的"英雄本性"中,内心的才华无处可去;狄龙在一年前的"英雄本性"中,离开了邵逸夫,前"老衣人"面对事业的迷茫期,而周润发在当时的电影界一直没有得到认可,因为之前的电影票房不佳,被誉为"票房毒药"。
正是这些人在人生的低谷,共同创造了一个"失落的英雄"的神话。
当马可在小电视的录像厅里,激情澎湃地说"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带回来",90年代那些嗜血的少年,也看到了潮流。
有多少人,从"英雄本性"中学到了所谓的"英雄主义"和"兄弟情谊"。
血与义也成为那一代人的品格。
正如萧澄所说,他是小马可,他是徐文强,无论潮水如何,他都必须站在潮水边,做时代的"潮"。
除了《英雄本性》之外,剧中另一个经常被提及的香港戒指元素是叶亦雯雯的《飞快一次》。
"世界悠扬,路人匆匆忙忙,潮起潮落。
"那些冤屈,生死白头,几个人看穿了。
从第一集出租车电台的背景音,到后来肖成和余清华在卡拉OK商务谈判时有人在麦克风前唱歌,到翟青华破了一首歌,选的是"斯威夫特走一次"。
《雨燕远方》是叶艺文1991年同名专辑的主打歌,原来只是台湾古偶像剧《少北京四》的主题曲。
所以它在歌曲中具有二胡和古筝的古典元素。本来这首歌,更多的只是想讲述一种轻松的生活态度。
但没想到,它的歌词,却符合90年代的社会发展。90年代就像戏剧一样,很多人开始出海做生意。"岁月不知道世上有多少悲伤,为什么不走一次"、"快走一次"的歌词,就像他们当时的心情一样。
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也想在这个时代"快点走"。这就是为什么《Swift Away》会成为时代之歌,很多人用它来表达自己的"野心"。
除了香港的风元素,还有这些异域风元素
除了突出香港风元素外,《航海》还具有欧美文化的呈现。
谭咏麟请正在广州出差的于清华帮她找《巴比伦河》的录像带。
萧澄和谢航的第一次见面,萧澄推荐谢航去看《卡萨布兰卡》。
后来,谢燕益还给肖某朗读了经典的《卡萨布兰卡》台词:"世界上有小镇,镇上有那么多小酒馆,但她还是靠在我身上。"
巴比伦伊安河是1990年代席卷迪斯科的音乐。
《卡萨布兰卡》是一部由来已久的爱情电影。
该剧的编排非常周到,笔的两条情感线与欧美文化相联系。其实,这也与时代的特点有关。在20世纪90年代,年轻人的浪漫想象大多来自各种欧美音乐和电影所传达的异国情调。
剧中有一个场景很经典。谭和他的同学们被抓到看一部外国爱情电影。当时,我们关于爱情的娱乐产品很少,我们只能在较大的欧美电影中窥探这个"禁区"。
無論是香港文化,還是歐洲美國電影,在1990年代都會對那個地區的年輕人產生影響,因為他們崇尚人格的解放,自我的釋放。
那个时代的年轻人面临着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面对社会的快速变化,他们需要的是这些新的、自由的东西。香港電影和流行音樂所宣揚的友誼、愛情和理想,都是非常個人的追求,自1990年代以來,我們變得更加專注於我們的靈性世界,需要滿足我們個人的需求。
因此,剧中这些文化元素的出现并不是多余的。它们都旨在展示当时充满活力,思想开放的时代。90年代的年轻人,出生后浪漫,愿意敞开心扉,接受更多外国文化的影响。在那多彩的世界之外,也激发了他们"走出去突破""快走一次"的念头。
由此可见,两位主角心跳加速的奋斗故事,也是在这样一个充满激情的时代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