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尹波丨惜败浙江凸显高速进退两难,徐长锁要结果还是要过程?

以两队不同层级之间的实力之差,山东高速与浙江稠州激烈争夺到终场前半分钟才以94比100的6分劣势惜败,而且全场大部分时间内掌握比赛主动权并领先对手,临场发挥已经可以称之为超水准了。可是最终仍然失利的结果,还是给徐长锁和高速决策团队出了一道难题,在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之时,选鱼还是选熊掌?

尹波丨惜败浙江凸显高速进退两难,徐长锁要结果还是要过程?

(我太难了?!)

浙江本赛季是妥妥的第一集团,常规赛打了一多半,至今排名没掉出过前四,基本在第三和第四两个名次上变动。高速则是典型的第二集团,排名没进过前八,亦未下降到第十二之后,大致固定在第十和第十一两个位次上。两队第一回交锋浙江17分之优大胜,高速仅抵抗了一节半,便兵败如山倒。这是双方第二回合过招之前,提供给彼此做出战略预判的第一重背景。

第二重背景是,常规赛打到第23轮,高速12胜11负,12胜里,除了首战上海久事意外大捷,其余11场面对的全是排名低于本队的对手。而再战上海惨遭对方碾压式雪耻,输出了队史和CBA战史之最的羞辱纪录,证明前面赢上海那一仗纯属偶然,高速与排名第九之前球队相遇处于整体下风乃不争之实。

尹波丨惜败浙江凸显高速进退两难,徐长锁要结果还是要过程?

(赌一把,哈德森、陶汉林,上!)

这两重背景,让徐长锁和高速教练班子再次迎来浙江的挑战时,需要在两种路径中选择其一:冒着几名绝对主力承受巨大消耗而最终难免一败的风险全力搏杀技高一筹的浙江,还是在这场90%以上概率无法赢球的比赛里多用轮转阵容,让此前力克青岛时严重透支的陶汉林、哈德森等核心球员得以喘息,以确保拿下后面必须拿下的比赛?徐长锁和他的智囊团选择了前者——赌一把,万一赌赢了呢?

从实战看,高速还真的差一点就赌赢了。如果单纯评价这场比赛的过程,可以说是本赛季至今高速打得最好的比赛,没有之一。赢上海那场是对手完全失常,高速发挥也一般,这次对浙江,从赛前准备、战术安排到临场应变,徐长锁的用兵都达到了接掌高速帅印以来的最高点。若非终场前几十秒掉了链子,有可能在浙江身上爆出一个货真价实的超级冷门。

浙江的立身之本是“快”和“准”:攻守转换节奏快,外线投手多、命中率高。高速针对这两点,在防守上重点部署,对吴前、王弈博这两个浙江攻守转换枢纽严加限制,使浙江快不起来,场上攻防回合数减少,浙江不得不去打他们并不擅长的阵地战,内线打不进去,外线又由于高速扩大防区很难传导出空位机会而哑火,前两节浙江3分球只能顶着防守强行出手,命中率大降。3分球投不中,高速拿到篮板反击得分效率极高,整个上半场和下半场开局前半节,比赛都是在高速主导的这种节奏中进行,浙江一直被动。

尹波丨惜败浙江凸显高速进退两难,徐长锁要结果还是要过程?

(心有余,力不足,不甘心,又能如何?)

然而,转折点不出所料地在第三节后半段到来。平均年龄30+的高速体能下降,防守力度跟不上,年轻且打球人多的浙江挣脱束缚,主动权开始回到他们手里。上一轮对青岛打了47分钟的陶汉林和差不多拼到弹尽粮绝的哈德森疲态尽显,不得不依靠犯规来维持防守强度,战青岛立下大功的老将王汝恒、李敬宇同样状态低迷,所幸高诗岩、陈培东、刘毅、乔文瀚等生力军尚可一战,高速得以咬住比分与浙江纠缠到最后半分钟。可惜距终场48.2秒陶汉林6犯离场,哈德森连续两记3分不中,高速回天无力。

尹波丨惜败浙江凸显高速进退两难,徐长锁要结果还是要过程?

(看着挺多人,还是无人可用)

显然,假如高速始终保持对浙江前两节半的防守力度,球队能够稳定发挥,完成季后赛目标是有把握的。但是,核心球员年龄偏大、主力替补差距悬殊这两个弱点,使他们不太可能做到这一点。这也是高速前23轮总体呈现好一场、差一场态势,起伏过大成为球队最大短板的根本原因所在。赛前丁彦雨航来到了赛区,不过现在高速缺少的并不是防守明显不达标的他,而是伤停太久的焦海龙,内线需要有人帮陶汉林分担压力。徐长锁应该改变遇到所有对手平均用力、死打大陶和老哈的策略,有所得的同时有所舍,才可能走得更稳、更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