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隋朝瓦岗军始末

隋朝瓦岗军始末

李密

瓦岗军是隋朝末年农民起义中战斗力最强的队伍,曾给隋朝以重创,但是最后并未能夺取政权,而是军队溃散,投降了李渊领导的唐军。

大业七年,即公元611年,东郡韦城县人翟让因为犯罪而被下狱,监狱的狱吏黄君汉私自释放了他,翟让逃亡到了瓦岗寨,聚众起义,同郡的单雄信、徐世绩也都纷纷加入,实力增强。他们在永济渠沿岸劫掳来往船只,以“致资用丰给,附者益众”,起义队伍逐步扩大起来。

大业十二年,即公元616年,贵族出身的李密在参加杨玄感起兵失败后,投奔瓦岗军。李密较有政治眼光,他建议翟让积极发展势力扩大影响。翟让重视李密的建议,首先攻取了荥阳。荥阳是中原地区的战略要地,向东是一片平原,向西是虎牢关。虎牢关以西的巩县就是隋朝的大粮仓洛口仓。取得洛口仓不仅可以得到大量的粮食,而且还可以逼近东都洛阳。夺取荥阳是瓦岗军发展势力的重要一步。

面对强大的瓦岗军,荥阳太守杨庆无可奈何,隋炀帝特别派出称号为名将,威震东夏的张须陀为荥阳通守,镇压瓦岗军。李密认为张须陀有勇无谋,就建议翟让与张须陀正面对垒,然后佯装败走,向北逃亡。李密率领精兵埋伏在荥阳以北的大海寺附近,张须陀紧跟翟让十余里,大军行至大海寺以北的林间时,李密伏兵四起,随军陷入包围之中。张须陀本来掉以轻心,突如其来的强兵使他措手不及,战败被杀。此战,隋军主力被重创。瓦岗军的胜利是对隋炀帝政权沉重的打击。

大业十三年,即公元617年二月,瓦岗军攻取了洛口仓,随后开仓济贫,贫困农民大量参加起义军。隋朝在洛阳的越王杨侗派遣虎贲中郎将刘长恭率军2.5万人镇压瓦岗军。翟让、李密预先侦查到了隋军的动向,做了周密的部署。刘长恭对瓦岗军的情况则一无所知,看到瓦岗军表面上人数不多,就麻痹大意起来。瓦岗军趁着隋军初来乍到,立足未稳,又饥又饿、疲惫不堪时,大举进攻,致使隋军被杀得大败。死者十之五六,刘长恭仓皇逃回东都。瓦岗缴获大量资重器械,力量壮大,声威大震。

隋朝瓦岗军始末

翟让

同年四月,瓦岗军逼近东都城郊,攻破回洛仓(今河南洛阳东北),致使东都粮食不济,陷入困境。九月,瓦岗军又攻破黎阳仓,开仓放粮、救济平民,起义军增加到了二十多万人。这时的瓦岗军不论是在军队数量还是控制的地区上来看,都达到了鼎盛时期。瓦岗军还公开宣布了隋炀帝的十大罪状,明确表示要彻底推翻隋炀帝的政权。

因为李密在屡次作战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突出,其在军中的威望也越来越高,翟让就主动将领导权交给了李密。后来,翟让的哥哥翟弘以及王儒等人又劝说翟让夺回领导权。如此一来,瓦岗军内部矛盾日益激化,以致最后李密不得不杀了翟让。

公元618年六月,宇文化及率领江都的隋军北上,瓦岗军虽然在应对宇文化及的作战中取得胜利,但也损失惨重。九月,东都隋军趁机发动进攻,瓦岗军全面失败,李密走投无路,于十月奔赴长安,向李渊投降。

瓦岗军虽然失败了,但由于它是当时最强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队伍,在中原消灭了大量的隋军,隔断了江都与洛阳的联系,迫使隋炀帝陷入江都孤岛,不能控制全国,间接地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最后总结,正当瓦岗军日益强大的时候,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激化,争权夺势,军队被无形分裂,自我力量削弱,最终将自己逼上了末路。

隋朝瓦岗军始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