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徐向前元帅的封神之战,六万兵力歼敌十余万,一次解放县城十四座

1948年,国民党反动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攻势下节节败退,全国各个战场上人民解放军都以压倒性的优势和摧枯拉朽的态势对国民党进行着最后的决战。而在山西进行的“晋中战役”又被毛主席誉为:“对整个战役帮助极大”的经典战役。

此时,虽已距离晋中战役过去了七十余年,但这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却随着历史的流逝而愈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在这场伟大的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发挥了我们军队优良的作战传统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徐向前元帅的封神之战,六万兵力歼敌十余万,一次解放县城十四座

在徐向前元帅的领导指挥下,英勇作战、奋勇拼搏,最后以六万兵力击溃敌军十三万人,取得了重大胜利!

不仅解放了晋中地区,更重要的还解放了晋中人民,并且使晋中人民从此走向了一条康庄大道。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解放了山西大部分地区,只有个别的城市和地区还被国民党反动派阎锡山的军队固守着。因为从顶层战略思维的部署来说,此时应该把完成解放任务的大军都放在祖国的南方,所以刘邓大军在毛主席的指挥下开始南征。

在山西只留下了华北第一兵团和晋中、吕梁等地方部队完成剩下的解放任务。

此时,阎锡山统治下的山西,只剩下了以太原为中心,仅有十四座县城的晋中了。阎锡山也明白,此时国民党反动派已经大势已去,摆在自己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第一是顺应民意放下武器,出城投降。第二则是负隅顽抗,白白牺牲战士们的性命,为自己延续苟延残喘的时间。最后,阎锡山还是选择不顾历史潮流,铁了心要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与解放军展开决战。

徐向前元帅的封神之战,六万兵力歼敌十余万,一次解放县城十四座

为了解放山西晋中的人民群众,也为了给解放平津和整个华北提供有利条件。中央军委和华北局决定,徐向前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第一兵团对晋中进行武力解放。此时的晋中像是一个大海中的孤岛一般,完全处在解放军的包围之中。

1948年5月,解放完临汾之后的人民解放军顾不得休息,迅速挥兵北上,决定消灭阎锡山的全部有生力量。阎锡山盘踞山西已经有四十余年的时间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块他平常习惯于作威作福的土地,一时间全部陷入了解放军的包围圈之中。面对现实情况,阎锡山自然是惊恐万分。不过他还是抱着侥幸心理,寄希望于国民党反动派能够在南方战场抵抗住中国人民解放军,然后营救自己。又寄希望于自己的部队能够抵御住解放军的攻击,使自己能够守住晋中地区。

徐向前元帅的封神之战,六万兵力歼敌十余万,一次解放县城十四座

怀着最后一丝希望,阎锡山制定了“固守防线、以攻为守”的方针。企图凭借兵力人数上的优势和精良的装备,打败人民解放军。因为阎锡山部队人数占优,所以,他派出一部分的兵力,固守晋中各县城乡据点,控制住晋中平川通往山区的关隘要口。准备以地理位置的优势遏制住解放军的攻势,尽力给解放军造成损伤。

主力部队则机动于各个重要的铁路、公路沿线,其目的就是要控制交通要道。阎锡山要求主力部队一定要守住晋中各县,因为他清楚,如果晋中的十四个县城被解放军一一突破,那么到时候自己就是瓮中之鳖,只能够任人宰割了。所以,此时的阎锡山用兵可谓是疯狂,他任命由高倬之任司令,实行机动作战,在各个要道打击和伏击解放军。各县的驻防部署为第六十一军军长赵恭坐镇文水,第四十三军军长刘效增坐镇汾阳,第十九军军长温怀光坐镇平遥,第三十四军军长高倬之坐镇介休。阎锡山调集了3 个兵团、3 个总队、22 个保安团、21 个保警大队共计 13 万兵力,把整个晋中平川都武装得严严实实。

徐向前元帅的封神之战,六万兵力歼敌十余万,一次解放县城十四座

阎锡山统治山西四十多年,给百姓留下的只有暴政和无尽的痛苦。在他所谓的“兵农合一”和“三自传训”的制度下,人们生活的水深火热。这一时期的山西在他的治下,特务、地主、恶霸等横行霸道,欺压百姓。让老百姓苦不堪言,而且又逢战乱时期,可谓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弄得百姓唉声怨道,民怨沸腾。

阎锡山为了扩充兵力,还强制命令各地建立“民卫军”,美其名曰让每个村子都能进行自卫,实际上就是编组抓壮丁,以扩充自己的武装力量。他们甚至在县与县、村与村之间展开杀人竞赛,也就是上面说的“三自传训”。在这一政策下,被乱棍打死的晋中百姓不计其数。

根据现存的史料记载,其中尤以平遥县死亡人数最多,达到700余人,最少的寿阳县也有50多个人,其它各个县的死亡人数也都在这个去见里面不等。所以,当地流传着一首著名的歌谣:“兵农合一好,遍地长蒿草。”为了掀翻阎锡山在山西晋中的统治,也为了广大的晋中人民群众,中央军委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晋中人民从水深火热的生活中解救出来。

徐向前元帅的封神之战,六万兵力歼敌十余万,一次解放县城十四座

1948年,6月,正值晋中平川小麦丰收的季节,晋中的人民群众忙活了一年,刚看到一点收获的希望。还没等到把希望变成现实,就遭到了阎锡山的严重打击。为了给十三万军队提供后勤保障,他下令不顾一切反对和阻力,把人民群众的粮食全部抢过来。自古以来,粮食都是每一个农民的命,而阎锡山为了自己的统治,根本不顾及百姓的死活。此举也让他彻底失去了人民群众的心。

人民群众对阎锡山有多恨,就反衬出对解放军的到来有渴望。1948年6月2日,中共中央军委、中国中央华北局批准了徐向前的建议,正式决定组织晋中战役。经过缜密的安排和部署,我军决心要歼灭其一个主力部队,并且要在敌军全部主力全面与我军决战之前,就予以歼灭性的打击。

徐向前元帅的封神之战,六万兵力歼敌十余万,一次解放县城十四座

而负责执行这次任务的是我军华北野战第一兵团,收到命令后。马上决定让华北第一兵团第八纵队、第十三纵队和太岳、北岳军区地方武装共六万人发起进攻。而进攻的战术,则采取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战略。因为此举能够有效地规避我军人数上的劣势,从而能够达到以最小的牺牲获取最大收益的目的。

1948年6月11日,解放军吕梁部队对祁县、平遥一带腹心地区展开进攻。由于敌人人数和装备上都有优势,我们并没有采取强攻的方式。而是以调动敌人为目的,把敌人勾引出腹心地区。阎锡山的军队看到解放军后,果然上当了,主动地离开了祁县、平遥一带的地区。我们的主力兵团也借着吕梁部队的掩护,秘密北进,突击进入晋中腹地。首先在汾阳以西的高阳镇地区展开军事行动。

此时,太岳部队也开始向北开进,并且于12日占领了灵石县城。阎锡山看到解放军出现在高阳镇的时候,才知道自己中计。急忙调集兵力向着高阳镇集结,企图歼灭我军吕梁部队。此时的吕梁部队,就等着阎锡山过来打呢,一见到阎锡山的部队,战士们各个奋勇当先,争先恐后地杀向敌人。虽然他们的装备比我们精良,但我们部队的纪律性、整体性以及精神面貌远胜过他们。所以,虽然阎锡山派重兵来攻击我吕梁部队,但仍旧被我们多重创。而且还牵制住了前来进攻的敌人。我军主力部队看到机会,立马乘势直扑晋中腹地,对阎锡山军队形成分割包围。

徐向前元帅的封神之战,六万兵力歼敌十余万,一次解放县城十四座

1948年6月18日,晋中战役正式打响。我军的第十八纵队和第十三纵队相继对阎锡山之前布置对据点进行攻击。看到气势汹汹的解放军部队,阎锡山部队也只是做了些稍微的抵抗,就开始放弃,纷纷丢盔弃甲落荒而逃。短短的时间内,我军接连攻破了克菩萨村、元台沟、东西泉、岳壁、北汪、乙金庄、原家庄、段村、洪山等地。这也让之前阎锡山精心的布置和设计彻彻底底地成为了一个笑话。

与此同时,吕梁部队也开始对阎锡山第七十师大部进行反击,以区区两个团的兵力,歼灭了整个敌军的第七十师,并且击毙了师长侯福俊。然后乘胜继续北进,依旧牵制着阎锡山的部队,让他们无法抽身投身于其它的战场。其它的主力部队也都按照原计划有序地向前推进,所到之处敌军抱头鼠窜,百姓欢呼雀跃。

由于我们第一兵团突然从祁县、平遥间突入晋中腹地,导致阎锡山的计划乱作一团。只能够急忙命令围攻高阳镇的部队赶快回援,而且命令榆次及太古地区的部队向南部前进,争取能够和回援的部队集合。

徐向前元帅的封神之战,六万兵力歼敌十余万,一次解放县城十四座

不过,这一切都在我们的元帅徐向前的掌控之中,他先命令吕梁部队不要放弃,坚持追击敌人,又命令第八纵队及太岳军区部队,行进至平遥、介休东侧进行堵截。第十三纵队则行至祁县以南、洪善以北的地区来阻击南边过来的敌人。此时阎锡山回援的部队第三十四师从汾阳东面渡河,准备直插平遥县城。而阎锡山的亲训师和亲训炮兵团则返回介休。6月21日,已经返回介休的亲训师和亲训炮兵团接到命令,向着平遥县城前进。而我们已经知道了他们的战略意图,于是,在张兰火车站附近进行埋伏。

当阎锡山的亲训师和亲训炮兵团到了张兰火车站的时候,马上被我们解放军包了饺子。面对我们猛烈的进攻,亲训师和亲训炮兵团苦苦坚持。经过了三个小时的激战,亲训师大部分被全部歼灭,突围的一小部分,也被我们提前部署的解放军战士歼灭。这一仗共消灭敌军7000余人,缴获山炮24门,重迫击炮12门。对于解放军来说,可谓是大获全胜,对于阎锡山来说,则犹如晴天霹雳。

徐向前元帅的封神之战,六万兵力歼敌十余万,一次解放县城十四座

听到亲训师被歼灭的消息后,阎锡山十分震惊。当即决定派出自己全部的主力部队,在祁县、平遥以东地区与解放军展开决战。与此同时,徐向前司令员也部署了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他首先决定集中歼灭敌军的主要有生力量,然后在对付驻扎在汾河东西两岸的敌人。7月3日至7月6日,先是斩断了阎锡山部队通往太原的道路,而后又歼灭的阎锡山准备回太原的第三十九部队。

阎锡山听到消息后惊慌失措,从7月3日开始就让士兵开始展开不要命的反扑。阎锡山第三十三军的军长希望能够突破解放军的重围,逃回太原。但不论面对敌人怎样的攻击,我军岿然不动稳如泰山。虽然我们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但是我们面对敌人,始终没有后退一步。击毙阎锡山军队一千余人,其中我们有一个连队只剩下了九个人,但依然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最后获得了“稳如泰山”的光荣称号。

徐向前元帅的封神之战,六万兵力歼敌十余万,一次解放县城十四座

面对我们人民解放军英勇顽强的作战风格和作战精神,阎锡山部队彻底放弃了北逃的梦想。此时的阎锡山残余部队,已经没有了丝毫的章法,只能够夺路而逃,在他们慌不择路的情况下,又都落入了我们解放军早就预设的伏击圈内。被我们人民解放军不费吹灰之力地解决掉。

7月7日,解放军第八纵队开始对祁县发起进攻,面对守城者狂暴的火力,我们解放军战士没有丝毫的退缩。在激烈的炮火和战斗中,我军最后全歼敌人守卫军,取得了祁县的控制权。并且活捉了阎第三十七师师长雷仰汤,此事对阎锡山打击甚大。眼看大势已去的阎锡山从8日开始,就对解放军发起了绝命反击。榆次、太谷、徐沟一带的阎军开始分三路向解放军北线阵地发起猛攻。

一路为保障太谷至大常镇等地之唯一补给线能够维持正常的运行,阎军第三十三军四十六师一部,由胡村出发,一路向西攻打我军第十三纵队一一七团防地。一路则为了打通与徐沟之间的联系,对我军第十三纵队一一五团阵地进攻。另外一路有一千余人,从大常开始向着东北方向进行猛攻,这场战役打得极为激烈,面对敌人的猛攻我们奋勇杀敌,阵地丢了又再次夺回,一个战士牺牲,身边的战士又扛起他的枪继续杀敌。

徐向前元帅的封神之战,六万兵力歼敌十余万,一次解放县城十四座

最危急的时刻,敌军距离我军指挥部只有二里地,但我军指挥部丝毫不为之所动,运筹帷幄鼓舞指战员奋勇抗击,我军第三十八旅一一四团看到来势汹汹的敌人丝毫没有任何胆怯,战士们各个奋勇出击。在我军的火力和威势下,敌人节节败退,我军又重新夺回楚王庄阵地的控制权。

在这场激烈的战争中,虽然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我军的伤亡也十分惨烈。其中我军第三十八旅旅长安中原在战役中英勇牺牲,除此之外,解放军第四十三团一个连坚守魁星阁,最后打到只剩下一个班,但仍旧没有丢掉自己的阵地。还有坚守车辋村阵地的肖文玖集团和榆次独立团,他们也抵抗住了敌军轮番的进攻,战斗持续了四天四夜,一次一次的打退来犯的敌人,把阵地牢牢的守护住。

1948年7月10日,徐向前总司令看准时机,发起最后的决战攻势。命令一经传出,战士们欢欣鼓舞,立马开始对敌军发起最后的总攻。我军一路上势如破竹,打的敌军丢盔弃甲,夺路而逃。解放大军自西向东,逐村夺取,分割歼敌。经过一场又一场的战斗,终于把赵承绶集团指挥部及其残兵败将围在了一个不足百户的小村庄里面。

徐向前元帅的封神之战,六万兵力歼敌十余万,一次解放县城十四座

一时间,“活捉赵承绶,解放全晋中!”的口号响彻全军。经过激战,赵承绶集团最后一个据点也被解放军攻破,一万多名阎军全部被歼灭,赵承绶等高级军官将领也都被活捉。7月21日,晋中战役胜利结束。此战,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不及敌人一半的兵力,歼灭敌军十万余人,解放了孝义、汾阳、文水、交城、清源、晋源、徐沟、忻县、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等山西中部 14座县城。使晋中全境获得解放。

晋中战役的胜利,为攻克太原解放山西全境铺平了道路。晋中战役是扫清太原周边障碍的最后一步,此战的胜利,使阎锡山真正陷入到孤立无援的境地。为我国的解放战争书写了光辉的一笔,也为我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毛主席听闻晋中解放的消息后,马上发电报称赞:

“获得如此辉煌成绩,对整个战局帮助极大”。原本的电报上写的是对整个战局帮助“很大”,毛主席看了之后,觉得“很”这个字还不足以表达出这张战役的分量,所以把“很”划掉,换成了“极大”。

从这一点就足以看出晋中战役在中国解放战争历史上所占有的地位。

这封电报现在就现存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

徐向前元帅的封神之战,六万兵力歼敌十余万,一次解放县城十四座

晋中战役之所以如此经典,其原因是因为它的特殊性。

第一,它是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晋中战役从发起到结束一共进行了四十余天,解放军以六万人的兵力,歼灭敌军十余万人,解放县城十四座,

这种战绩,不论放在哪一个国家,都是可以写进史书为后人所称赞。第二,这场战役也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党深得百姓人心。如果没有人们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那么这场战役必然不会进行的如此顺利。正是因为我们所进行的这场战役得人心,老百姓自发的组织和帮助,才有了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第三,这场战役也可以以小见大,从晋中战场看到全国解放战争的全貌。当时不仅是晋中人民支持我们,全国不论到哪个地方,所有的人都拥护我们,所以我们才能战无不胜,以极快的时间取得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

虽然,此时距离晋中战役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但是晋中人民和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场改变了晋中百姓从此生存道路的这场伟大战役,更不会忘了伟大的指挥者徐向前元帅以及我们的精神领袖毛主席对这场战役所做出的贡献。当然,我们最最不能忘记和最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如果没有他们在前线的浴血奋战和英勇战斗,为了我们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徐向前元帅的封神之战,六万兵力歼敌十余万,一次解放县城十四座

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我们的国家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阶段。我们更应该铭记先辈的使命,乘着时代的东风,为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回首百年历程,我们新中国能有今天的成就,绝不是偶然。这一切都是我们的先辈,靠着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换来的,他们从不怕苦,从不怕累,从不抱怨,只是埋头苦干、艰苦分奋斗、兢兢业业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才让我们国家有了今天的大国地位。才让我们如今感受到,中国步铿锵,一带春风馨一路;小康图烂漫,千年绮梦富千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