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宫女到皇太后,她陪伴康熙五十年,第一胎便生下大清天子

清朝后宫史上,以宫女身份得封皇后的只有两位,一位是雍正皇帝的生母孝恭仁皇后,另一位是嘉庆皇帝的生母孝仪纯皇后。古代社会一向重视嫡庶之别,更何况宫女是不能再庶的下等人,能够获得皇后的名分,难度系数可想而知,这两个女人,虽然生前没做过皇后,但最终都拥有皇后名分,其中一位还做过皇太后,她就是清朝唯一以宫女出身坐上皇太后位的仁寿皇太后,即孝恭仁皇后。

从宫女到皇太后,她陪伴康熙五十年,第一胎便生下大清天子

来自创世名家的满洲包衣下人

古代社会,一向重视出身,尤其是九五之尊的皇帝,继位后,都疯狂地鼓吹母家的背景是何等的强大,雍正自然也不例外。雍正继位后,便称母亲乌雅氏家族是“本朝旧族,创世名家”,实际上,这个旧族和名家有点虚,是需要加引号的。

话说,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先祖生活在哈达地方(海西女真四部中的哈达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不久,乌雅氏一族便归顺了朝廷。

孝恭仁皇后的曾祖父叫额柏根,按雍正的说法,额柏根在小时候被太祖努尔哈赤抚养于宫廷,视为子侄一般。说实话,笔者对这个说法实在持怀疑态度,因为以乌雅氏的家族背景,努尔哈赤怎会瞧得上,十有八九是雍正杜撰出来的,反正他是皇帝,他是老大,他说啥就是啥。

相比之下,孝恭仁皇后的祖父额参(额柏根长子)就属实有点本事了。

这个额参,最初只是一个小小的膳房总领,就是管宫廷厨子的,但后来跟随超品公扬古利额驸上了战场,扬古利被藏在石头后面的敌军小卒用鸟枪给打死了,这让皇太极非常伤心。此时,打死扬古利的小卒暴露了,皇太极便令额参追之。第二天,额参不负众望,将小卒的尸首带了回来,皇太极非常高兴,便赐予额参男爵。

后来,额参又跟随清军南下,屡立战功,加封一等都尉,任佐领,成为正一品的内大臣。

但此时的额参不知是骄傲了,还是疏忽了,他犯了一个错误,因此丢掉了爵位,至于是啥错误,没说,只说是“缘事削爵”。

注:笔者认为额参这次错误不仅让其丢掉了爵位,对其家族也产生了影响,使得乌雅氏一族成为包衣,额参这支属于正黄旗包衣,还有一些亲戚被分到了镶蓝旗包衣。

果不其然,额参的儿子威武(孝恭仁皇后的父亲)只是一个小小的正五品包衣护军参领,不过,这一切都会改变的。顺治十七年(1660年)三月十九日,威武的妻子塞和里氏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为玛琭(乌雅?玛琭),此女便是后来的孝恭仁皇后,即雍正皇帝的生母。

从宫女到皇太后,她陪伴康熙五十年,第一胎便生下大清天子

从宫女到入列四妃的德娘娘

康熙十二年(1673年)二月是一年一度的宫女选秀月,又有一批宫女被选入了宫廷,其中就有威武的女儿乌雅氏,此时的乌雅氏才只有14岁(虚岁)。与乌雅氏一同入宫做宫女的还有一位万琉哈氏,她是五品郎中托尔弼的女儿,也是包衣出身,这位万琉哈氏便是后来的定妃,即清朝后宫寿命最长的那位。

此时的康熙多大,刚满二十岁,正是血气方刚之际,也是阳气最盛之时,碰到漂亮的宫女自然把持不住,很明显,乌雅氏就是一个漂亮的年轻宫女。

可能大家不太明白宫规,在清宫,皇帝是不会与宫女随便见面的,皇帝在御花园与某位宫女邂逅的桥段很明显不会上演。

那么,这些宫女又是如何上了龙床呢?这就需要有人引荐,谁呢?一般就是皇后或后宫之主,据史料显示,康熙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主持后宫期间便多次给老公康熙介绍漂亮宫女。当然,乌雅氏入宫较早,很明显不是孝懿仁皇后举荐的,孝诚仁皇后早在康熙十三年就难产而死。因此,孝昭皇后皇后举荐乌雅氏的概率是最大的。

从康熙十二年乌雅氏入宫,到康熙十七年乌雅氏生下皇四子胤禛,有五年的空白期,这五年,不排除乌雅氏有过一段时间的宫女经历。

乌雅氏的时代就要到来了,十年六胎的传奇就要上演。

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月三十日,19岁的乌雅氏第一次为康熙生下儿女,还是一个小皇子,取名为胤禛,这位便是后来的铁面君王雍正皇帝。

从宫女到皇太后,她陪伴康熙五十年,第一胎便生下大清天子

话说,这乌雅氏生育还是晚了一步,之前一年(康熙十六年),康熙已经大封后宫,分别册封了孝昭皇后、佟贵妃(孝懿仁皇后)和七嫔(安嫔李氏、敬嫔章佳氏、端嫔董氏、荣嫔马佳氏、惠嫔那拉氏、宜嫔郭络罗氏和僖嫔赫舍里氏)。

虽然乌雅氏刚生下了皇子,但从出身上,与孝昭、彤贵妃自然不能比,从资历上,也不是荣嫔、惠嫔几个的对手。不过,康熙实在是太喜欢乌雅氏了,生下胤禛后不久,乌雅氏再次怀上龙胎,于是,康熙便特例在康熙十八年,将乌雅氏单独册封为德嫔。(注:康熙册封后妃喜欢一批一批地来,极少单独册封某个妃子)

康熙十九年二月初五日,已封德嫔的乌雅氏生下康熙皇六子,取名为胤祚。

要说,康熙众多儿子的名字,寓意非凡又好听,但胤祚这个名字却是最牛的,怎么牛呢?大家可以查一下“祚”的寓意,除了福气与保佑之外,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帝位。虽然此时康熙已经立胤礽为太子,但将这样一个名字给某个皇子,要么喜欢这个皇子,要么就是喜欢这个孩子的母亲。

可惜的是,胤祚只活了六岁便夭折了,要不然,肯定也是后来夺嫡斗争的一员猛将。

康熙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乌雅氏再次迎来高光时刻。这一天,康熙第二次大封后宫,佟表妹(孝懿仁皇后)被封为皇贵妃,孝昭的妹妹钮祜禄氏被封为贵妃(温僖贵妃),然后就在四妃,分别是惠、宜、德、荣。

此时,22岁的乌雅氏已经超过了荣妃马佳氏,在四妃中排第三位,居永和宫。

注:这一年册封的六个妃子,才是康熙真宠爱的女人。佟皇贵妃自不必说,不仅是康熙的表妹,还是六宫之主,温僖贵妃身为康熙的妻妹也是不遑多让,生下了皇十子胤誐与皇十一女,剩下的四妃,那就更不用说了,惠妃生了两个,宜妃生了三个,德妃生了六个,荣妃生了六个。这六个女人加起来一共为康熙生了二十个儿女,足见康熙对她们的宠爱。

注:康熙四妃(惠、宜、德、荣),有三个是包衣出身,只有荣妃(马佳氏)出身八旗,也就是说,惠妃、宜妃与德妃都是宫女出身。

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乌雅氏又为康熙生下皇七女,只可惜,这位皇女只活了两个多月便夭折了。

康熙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二日,乌雅氏再接再厉,又生下了皇九女,这位皇女出生不久便被送到了仁宪皇太后(孝惠章皇后)宁寿宫抚养。因此,这位皇女从小待遇就比其他姐妹要好。而且,皇九女从小就非常聪明,“聪慧夙成”、“性自悦乎诗书”,真的是一个很有才华的皇家女。

康熙对这个女儿也非常喜爱,不舍得其远嫁蒙古,便将其嫁给了舅舅佟国维的孙子舜安颜,康熙年间,有皇亲国戚背景的佟家树大根深,有“半朝”之称,将女儿嫁入佟家,足见康熙对这个女儿的重视。不过,皇九女也是一个薄命女,只活了20岁,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公主还是中暑死的。似乎,雍正对这个妹妹也非常重视,继位后将其追封为固伦温宪公主。

不过,乌雅氏的生育之路还没有结束。

康熙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乌雅氏生下皇十二女,这位皇女也是短命,只活了12岁。

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初九日,29岁的乌雅氏最后一次生育,生下了皇十四子胤祯。令人想不到的是,就是因这个小儿子,让乌雅氏与大儿子雍正决裂了。

从宫女到皇太后,她陪伴康熙五十年,第一胎便生下大清天子

注:康熙的子女抚养问题,康熙初期,一般会将子女交给宫外大臣抚养,比如说皇长子胤禔与皇三子胤祉(大阿哥养于内务府总管噶禄处,三阿哥养于内大臣绰尔济处),有的也会交给宫中长辈抚养,比如说皇五子胤祺是被仁宪皇太后养大,皇十七子胤礼是淑惠妃抚养,有的还会交给其他妃嫔抚养,比如说皇四子胤禛被孝懿仁皇后(时为皇贵妃)抚养,皇十三子胤祥被德妃抚养。只有皇次子胤礽幸福,被康熙帝亲自带大。

与皇帝决裂的圣母皇太后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病逝于畅春园,七天后,雍亲王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

按道理,儿子做了皇帝,当娘的应该高兴才对。然而,接下来,乌雅氏的一系列表现,便让人眼镜大跌,也让雍正背上了逼母的骂名。

首先,乌雅氏便哭着闹着要为先帝康熙殉葬。这让雍正着实有点难堪,自己做了皇帝,母亲却要殉葬,于是,雍正便称如果乌雅氏殉葬,自己皇帝也就不做了,也追随父皇而去,乌雅氏这才作罢。

其次,新帝登基一般会先去给皇太后行礼,但乌雅氏却拒绝儿子雍正的行礼。也就是说,她不承认这个皇帝,这就让雍正太尴尬了。自己母亲却不承认自己当皇帝,于情于理都讲不通啊,最终在雍正的苦苦哀求下,乌雅氏才勉强接受。

再次,拒绝皇太后徽号。雍正继位后,尊封母亲为圣母皇太后,徽号为仁寿,这对任何一个女人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事情,但乌雅氏却以在康熙丧期为理由,拒绝上徽号,说实话,还是不承认雍正这个皇帝。

最后,就是迁宫问题。乌雅氏一直居住的寝宫是永和宫,雍正继位后,已是皇太后的乌雅氏自然应该搬到宁寿宫居住,但乌雅氏却拒绝迁到宁寿宫居住,最终,雍正也拿这个母亲没有办法,乌雅氏至死,也没迁出永和宫。

从宫女到皇太后,她陪伴康熙五十年,第一胎便生下大清天子

其实,这一切的一切在于乌雅氏的小儿子胤祯(胤禵)。

康熙继位后,雍正立刻将弟弟胤禵从西北战场召回,随后将其幽禁于景陵,看到小儿子受到这样的待遇,乌雅氏怎会高兴?而且,或许在乌雅氏心中,小儿子胤禵才是康熙合法的继承人,即使是大儿子做了皇帝,自己也是不能接受的。

碰到这样的母亲,雍正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其实,此时雍正最想的也不是自己的生母乌雅氏,而是另外一个女人,她就是曾抚养自己十年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佟佳氏虽然只是自己养母,但对小时候的雍正却是关怀备至,使其体会到如亲母一般的感觉,此时的雍正,多希望养母佟佳氏能在人世啊!

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二日,永和宫突然传出皇太后乌雅氏病重的消息,雍正立刻赶到永和宫,昼夜侍奉汤药,但当天夜里丑时(五月二十三日一点到三点),乌雅氏便去世了。

大家可以发现,从发病到去世,只一天的时间,可以说是猝死。

从档案来看,乌雅氏也没有严重的病症啊,为何会突然离世呢?又是怎么去世的呢?不得不令人展开想象空间,在政敌的发挥下,便出现了雍正逼母的说法,比如说逼其撞柱身亡,为此,雍正也在《大义觉迷录》中解释了一番,却是欲盖弥彰。

以笔者来看:雍正没有逼死生母乌雅氏的必要,相反,乌雅氏之死反而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名声,推测乌雅氏应该是自杀身亡,乌雅氏还是与儿子雍正决裂了。当然,乌雅氏也存在与康熙合葬的念想,因为如果康熙地宫关闭,乌雅氏需要单独葬在皇后陵。

从宫女到皇太后,她陪伴康熙五十年,第一胎便生下大清天子

虽然母亲与自己决裂了,但雍正却依然为其大办丧事,将丧事地点选在了景山寿皇殿,这可是雍正他爷爷顺治帝当年治丧的场所,雍正这是让母亲享受到了帝王待遇,可谓给足了面子。

雍正元年八月,雍正为母亲乌雅氏上谥号为孝恭宣惠温肃定裕赞天承圣仁皇后,九月初一,乌雅氏与康熙帝合葬于景陵地宫。后来经过乾隆与嘉庆加谥,最终谥号为: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子辰说: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可以说是清朝后宫史上的一位传奇女性,她被康熙帝极度宠爱,十年生了六个儿女,却因新皇帝的继位,与儿子雍正决裂。因此,关于这个女人,也有两种风向,粉四爷雍正的,为雍正抱屈,为啥同是一个母亲的两个儿子,区别会如此之大,粉十四爷的,就会为乌雅氏的行为点赞,是非曲直,当由人们自去评说。

参考资料:《清史稿》《八旗通志》《康熙朝实录》《雍正朝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