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包拯的首席智囊,为何却被推上虎头铡问斩,其中的原因很无奈

包拯包青天的形象为大家熟知,民间盛传着他的一些为民除害,办案神速的事迹。最著名的当属斩杀驸马陈世美。“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在人间”这一首歌谣便可以看出民众对于包拯的信任与敬佩之情。

而包青天能够办案迅速,当然也离不开他的智囊团相助。最为人们所了解的就是他的左膀右臂展昭与公孙策,这两人一文一武与包拯一起守卫着社会的正义。但其中一位却因为某些无奈的原因被推上虎头侧问斩这就是—公孙策。

他是包拯的首席智囊,为何却被推上虎头铡问斩,其中的原因很无奈

再世诸葛,仕途不顺

公孙策与包拯一样出生在泸州。两人虽是老乡家境差距却十分明显。公孙策家境十分优渥在泸州当地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从小生活在富贵生活之中的他并不像其他纨绔子弟一样只会吃喝玩乐,反而熟读古书,机智过人。

公孙策不仅机智过人,而且精通医术常常为当地的百姓免费看病。因为他的足智多谋,他也被当地的百姓称为“再世诸葛”,这个称谓也可以看出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再世诸葛,却屡屡仕途不顺。这其实与他自己的一些生活脾性有关。

他是包拯的首席智囊,为何却被推上虎头铡问斩,其中的原因很无奈

公孙策的家境使得他为人处世都略微高傲,平常说话语气十分傲慢,对于一些他看不起的人他总是出言嘲讽。这些使得他的人缘越来越差,仕途上当然会不顺。

公孙策眼比天高,旁人称赞他为再世诸葛使得他变得放纵起来。他觉得北宋找不出任何一个可以和他相比较的人。

直到遇到了包拯,他才幡然醒悟。在机缘巧合之中,两人共破同一案件。包拯在破案时所表现出来的沉着泠静、有条不紊梳理线索这些使得公孙策臣服于包拯。

双剑合璧,维护社会正义

包拯看着公孙策刚刚的表现对他十分感兴趣,就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希望他可以加入到开封府。仕途不顺的公孙策怎么会轻易拒绝?

他是包拯的首席智囊,为何却被推上虎头铡问斩,其中的原因很无奈

更何况包拯是目前唯一让他信服的人,他果断地答应了包拯的请求,自此以后公孙策就成为了开封府的主簿师爷。

公孙策的加入让包拯破案各是如虎添翼。众所周知包拯身边有展昭这样武功过人的高手保护着包拯的安全。

公孙策并没有辜负自己再世诸葛的称谓,他常常在包拯遇到问题时为他想出办法来排忧解难。这三人各自发挥自己的力量,来维护北宋的社会正义。

在“狸猫换太子”一案中,包拯要审理郭槐。郭槐是北宋宦官,更是包拯的救命恩人。虽有恩情,可包拯明白此案的重大关乎皇家血脉。

他是包拯的首席智囊,为何却被推上虎头铡问斩,其中的原因很无奈

包拯在夜间审理郭槐,可他老奸巨猾不露一点瑕疵,让包拯很是无奈。包拯找到公孙策向他诉说了苦闷。

公孙策一边安抚包拯,一边已经在悄悄想方法。第二日公孙策带着图纸找到了包拯。图纸上面是他亲手手绘的刑具,他为此取名杏花雨。而郭槐因受不了杏花雨的刑罚,在当夜就交代出了事件的全部经过。郭槐最终被包拯铡死。

公孙策的第二个伟大发明就是设计开封府龙虎狗三口铡刀。当时包拯奉宋仁宗的命令去陈州调查国舅安乐侯庞昱放粮一事,但包拯的身份地位是无法与安乐侯相比的,以至于他没有实权、难以服众无法再去深入调查。

他是包拯的首席智囊,为何却被推上虎头铡问斩,其中的原因很无奈

宋仁宗听闻此事之后,赐他“御札三道”口谕。这个御札三道就相当于圣旨。有先斩后奏的权利,但遗憾的是只可使用三次。

公孙策知道后,就建议包拯将这三道口谕具体放在刑法上。在公孙策指挥下,三道口谕变成了龙虎狗三口铡刀。

而龙头铡可铡皇亲国戚;虎头铡可铡各层的贪官污吏;狗头铡则铡杀的是民间的恶霸土匪。这三展铡刀立在开封府内,而包拯也继续调查发现安乐侯贪污赈灾钱财就用龙头铡处他死刑,而在这之后最出名的当属斩杀驸马陈世美了。

他是包拯的首席智囊,为何却被推上虎头铡问斩,其中的原因很无奈

这两人被铡杀使得朝堂和民间都见识到了这三站铡刀的威慑力,一时间北宋社会安定,没有官员顶风违纪。但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创立这三展铡刀的公孙策最终会死在虎头铡下。

包庇女儿,被送到虎头铡铡杀

公孙策也在一次又一次的事情中展示着自己的足智多谋,仕途上也有了起色。而公孙策在私下里迎娶娇妻,并生下一女,一家人的生活可谓蒸蒸日上。

可厄运就在这时候发生了:公孙策的妻子与女儿貌美如花,这使得许多纨绔子弟看上了女儿的美貌,便经常上门求亲。

他是包拯的首席智囊,为何却被推上虎头铡问斩,其中的原因很无奈

他自然明白这些人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也知晓他们心中所想。公孙策断然拒绝了所有来上门求亲的人。

这个行为自然引起了这些人的不满,又加之公孙策常年帮助包拯惩治恶人,自然也树立了许多敌人。于是他们就一起作恶掳走了他的女儿,杀害了他的妻子。

包拯听闻此事后勃然大怒,将为非作歹的恶徒都用法律处置了。可他的女儿却没有一点下落,自此公孙策就走上了漫长的寻女之路。

他跟随包拯一边破案,一边到处找寻女儿的踪迹。直到在处理一场杀人案时,凶手遗落在现场的荷包和自己女儿的一模一样。

他是包拯的首席智囊,为何却被推上虎头铡问斩,其中的原因很无奈

公孙策擅自做主地拿走了荷包,一股不好的情绪涌上心头。他推测到女儿可能就是幕后的凶手。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得女儿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

一切还得从头说起,当年那群恶霸掳走他的女儿后,就将她送到了贼寇江龙那里,教给她一些杀人的方法。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公孙策自己将他的女儿处死。而贼寇们知道包拯已经调查到他们身上了,就让公孙策的女儿出面向公孙策求情,拿走重要的物证并将物证销毁,这样即便是断案如神的包拯也就没有一点办法来审判他们。

他是包拯的首席智囊,为何却被推上虎头铡问斩,其中的原因很无奈

女儿的出现以及求情让公孙策迷失了心智,他深知自己亏欠女儿甚多。于是他就将现场的重要线索—荷包自己销毁。

而这使得江龙这样背负三十几条人命的恶霸就这样逃脱了。包拯在知道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即使明白他是因为女儿但公孙策造成的恶劣结果还是不能避免。

包拯最后还是依照包庇罪将公孙策用虎头侧问斩。公孙策死在自己创办的刑法之下,这背后的原因竟是这样的无奈。

但哪有父亲可以亲手送自己的女儿面临灭顶之灾呢?如果公孙策当时没有摧毁证据,那么现在他还是包拯的左膀右臂,是朝廷的功臣,可一切都回不去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