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最年轻的兵团司令员,61岁代叶帅执掌三军,儿子是中将

在我们国家和党为了建立新中国努力革命奋斗的几十年间,涌现出了无数仁人志士,其中有着奋勇争先的战士,也有着用兵如神的将军;有着经验丰富的革命先锋,也有着年轻有为的传奇司令。

1949年解放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我军成立四大野战军,共44个军被划分为13个兵团方便作战。这些兵团的司令员都是人中之龙,个个精明能干,智勇双全。

在这群新中国的革命先锋里,有一位大将更是引人注目,他就是陈锡联。陈锡联出生于1915年,解放战争统领兵团时仅有34岁,是最年轻的兵团司令员。

他是最年轻的兵团司令员,61岁代叶帅执掌三军,儿子是中将

陈锡联一生历经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见证了我党和国家许多转折点和伟大历史时刻,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作战勇猛,在军中打出名气

1915年,陈锡联生于湖北著名的将军县——红安。他年仅14岁时就加入了工农红军,是个不折不扣的小战士。当时人们更没有想到,这个小战士还会成为最年轻的兵团司令员。

别看陈锡联年龄小,在革命战争中的勇敢和热情可是出了名的。刚入伍两年,营长就在战斗总结大会上赞扬道:“别看陈锡联年纪小,个不高,打起仗来可不怕死,一股脑地往前冲。”

他是最年轻的兵团司令员,61岁代叶帅执掌三军,儿子是中将

长此以往,多次战斗后,陈锡联就在军中赢得了“小钢炮”的美誉。在双桥镇战役,火峰山战役中,他都奋勇冲锋,为战斗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如每个勇敢无畏的革命先辈一般,陈锡联坚定不移地跟党走,相信着最后的胜利属于红军,所以才会在战斗中不惧牺牲。陈锡联身上有的正是那个年代我党革命战士的缩影,勇敢无畏,信仰长存。

不久后,表现突出的陈锡联就在红四方面军担任了团级别的政治委员,参加了反围剿、反三路、六路围攻战役,屡建战功,被李先念称赞为“特能打仗,打仗不要命”。

他是最年轻的兵团司令员,61岁代叶帅执掌三军,儿子是中将

说起陈锡联的“不要命”,“飞刀斩指”的故事令人津津乐道。一次激烈的战役后,陈锡联的手指受伤严重,卫生员处理后收效甚微。不久后手指就因为缺氧而坏死。他一气之下喝了两口酒,一刀斩下坏死的手指。

当然陈锡联也不是莽夫,作为一个出色的领导者,他粗中有细,经常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谈到战斗,他说要勇敢再勇敢;谈到指挥,他却要部署更加周密,侦查更加细致。

奇兵频出,战功赫赫

陈锡联在当上政委几年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成为了刘伯承元帅帐下的一名骁将。在最艰苦的抗日战争这几年,陈锡联更是用行动证明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智慧与担当。

他是最年轻的兵团司令员,61岁代叶帅执掌三军,儿子是中将

抗日战争初期,陈锡联被委以重任,担任刘伯承129师的先遣团团长,直接受师长指挥。作为先锋队,他被赋予可以先打仗再报告上级的权力,由此可见他在军中的受重视程度。

当然,陈锡联也没有辜负党和领导们的信任。几个月的时间,他就带领着769团屡建奇功,在多次战役中给予了日寇沉重的打击。自此陈锡联开始在军中崭露头角,用战功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说起陈锡联的用兵智慧,奇袭阳明堡是他军事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他战功册上分量最重的那一页。

他是最年轻的兵团司令员,61岁代叶帅执掌三军,儿子是中将

1937年10月11日,丧心病狂的日军向我国山西忻口发起了猛烈进攻。中国则派出了国民党部卫立煌率领的国民革命军以及朱德元帅率领的八路军进行抵抗。

而陈锡联,在此刻正带领着769团在阳明堡镇周边进行防守部署。被示意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出击的陈锡联胆大心细,在对阳明堡镇多日的侦查和防守部署后,作战经验丰富的他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原来,抗日战争时期,制空权基本掌握在武器装备更先进的日本军队手中,我们的战士经常会因为天空中突然出现的战机而受伤甚至牺牲。所以战争中找到敌人的空军基地刻不容缓。

他是最年轻的兵团司令员,61岁代叶帅执掌三军,儿子是中将

而在阳明堡,陈锡联每天都会观察到有敌军战机几架几架的起飞或降落。陈锡联由此判断出,阳明堡镇附近,很可能就有着敌军的空军基地。

如果将敌军的机场摧毁,那我们的战士,将会减少多少牺牲啊!勇敢果决的陈锡联明白,这件事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

事不宜迟,摸清日军机场只有两百多人守卫时,他果断制定战斗方针,采用损失最小的夜袭战斗方式。趁日军放松戒备,带着勇猛的人民军队攻入了机场。

他是最年轻的兵团司令员,61岁代叶帅执掌三军,儿子是中将

作战勇敢的八路军很快和日军形成了鲜明对比。经过一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日本军队死伤无数,我军顺利拿下阳明堡机场,将敌机干净利落的摧毁。等到日军主力赶到,留给他们的只有失败和一片废墟。

这次战役打响了我军抗日大捷第一枪,鼓舞了中国军队的士气和中国人民的信心。人民军队的威望日益增长,陈锡联更是战功赫赫。就连元帅见到他,也称赞一声:“陈锡联能打仗,是个难得的将才。”

老而弥坚,代叶帅执掌军权

新中国成立后,陈锡联做到了国务院副总理,深得毛主席的器重,可谓是荣誉等身,同时他也将自己的智慧用在了为国为民上。

他是最年轻的兵团司令员,61岁代叶帅执掌三军,儿子是中将

在1976年,周总理、朱德元帅、毛主席相继去世,祖国正是风雨飘摇的时候。时局动荡,伟大的祖国缺少了主心骨后亟需强有力的领导人物来稳定局势。

而越是这种艰难的处境,我党和革命老前辈们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魄力,带领中国继续走上了无比正确的道路。

此时的叶剑英元帅作为中共元老,他在迷雾般的局势中开辟出一条道路,更是慧眼看中了陈锡联,让陈锡联代自己主持中央军委的工作,使得当时的局势可以平稳过渡。

他是最年轻的兵团司令员,61岁代叶帅执掌三军,儿子是中将

虽然陈锡联身兼要职,能力突出,但此时的他已经61岁了,并且和开国上将比,仍是资历尚浅。因此很多人质疑这个决定的正确性。但历史不会说谎,在历史的长河中,真理会在大浪淘沙中展现出金子的本色。

陈锡联没有辜负主席和元帅的期望,已经是中央军委常委的他,各项军中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执掌三军,保护国家安全度过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年代。

同时,陈锡联不仅在人生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教育子女也不遑多让。他的儿子陈再方考入了北京大学,毕业后跟随着父亲的光荣传统加入了人民解放军,并通过出色的表现晋升成为了一名中将。

他是最年轻的兵团司令员,61岁代叶帅执掌三军,儿子是中将

从小战士到开国大将,从最年轻的兵团司令到主持中央军委工作,陈锡联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但细细品读后我们不难发现,没有什么天生的主角,只有热血为国,信仰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在为祖国奉献着自己的一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