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真实的慈安太后:一个被忽视的权力人物,她真的是被谋害而死吗?

1861年的热河避暑山庄,一个仅仅六岁的孩子身着龙袍坐在龙椅上左右不适,这是他第一次接受如此之多的大臣的跪拜,他显得很是慌张。而在他身后,一幕亮黄色的帘子后面,两位年轻的女人正在嘀咕着什么。

只见随着一声一声的嘀咕,一道道指令由太监转述给在场的大臣,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场景。帘幕后的二位女子,便是此时大清最有权势的两个女人——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

其实,看似风平浪静的两人此时早已经在内心埋下各自的想法。她们二位作为在封建王朝的后宫中笑到最后的人,又岂能与对方结有深厚的交情?这看似安定的朝堂之上实则处处都是明争暗斗、步步惊心罢了。

真实的慈安太后:一个被忽视的权力人物,她真的是被谋害而死吗?

后宫沉浮

1837年,大清满洲镶黄旗钮祜禄氏一门诞下一女,因家族门荫这个女孩一出生便注定她一生将不会在平凡中渡过。在她15岁时,便以姿色被皇帝奕詝看中,进入后宫。而也是在同一批人中,一位叫杏儿的女孩也因此得到皇帝宠幸入宫。

仅仅过了半年,咸丰帝便封钮祜禄氏为贞嫔,一个月后晋升为贵妃,这年夏天,16岁的钮祜禄氏一跃成为皇后,创造了半年时间从嫔妃一跃成为皇后的奇迹。

真实的慈安太后:一个被忽视的权力人物,她真的是被谋害而死吗?

钮钴禄氏的一路高升惹得后宫佳丽人人羡慕至极,其中要数触动最大的还是与她一同被选入后宫的杏儿。此时的杏儿已年满18,却还仅仅是个贵人,不仅在身份与皇后相差四级,在年龄上与皇后相比,自己也称得上是“大龄”妃子了。

对杏儿来说,这小小的“兰贵人”,绝不是她此行入宫的终极目标,失去年龄优势的她转而耍起了别的“滑头”。

在咸丰帝的一次出游中,兰贵人提前向太监打听到皇上的动向,亲自浓妆艳抹在皇帝的必经之路角落中轻声低吟。果不其然,懵懂的咸丰帝被她的身姿深深吸引着,两人完成了一次浪漫的邂逅。

真实的慈安太后:一个被忽视的权力人物,她真的是被谋害而死吗?

可此时的大清,南方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金田起义,咸丰帝正着手处理内政要务,即使兰贵人使出浑身解数,皇上对她也只是偶有临幸罢了。正所谓后宫佳丽三千,像兰贵人这样的妃子咸丰帝根本不缺。

很快,腾出手的咸丰帝便将宠爱寄托在丽贵人和一众汉族妃嫔身上,他将一众美人安置于圆明园中,每天处理完政事后便于她们戏于园中。兰贵人看了很是恼火,便向皇后钮钴禄氏告状。

可皇后虽然年纪小,但论精明城府,却丝毫不亚于年长的兰贵人。她对兰贵人的态度就是:既然皇帝喜欢其他嫔妃,我又如何左右呢?你此时向我告状,无疑是想让我向皇帝吹枕边风好让皇帝对我们心生厌恶罢了。

真实的慈安太后:一个被忽视的权力人物,她真的是被谋害而死吗?

她也拿出皇后的威严,对打报告的兰贵人说道:“后宫本就是各自争宠之地,你有怨言可直言皇上,皇上不也挺喜欢你聪明的劲嘛?”这无疑给了爱出风头的兰贵人一个重重的下马威。

六宫之首

其实,皇后钮钴禄氏虽然年轻,但有着超出年龄的成熟。她为了让后宫嫔妃相互牵制,只要有妃嫔冒犯到皇帝,她都会出面调解,后宫佳丽们对她无不是百依百顺,感恩戴德,即使她们争的头破血流,皇后也依然是整个棋局的操盘手。

在皇后的熏陶下,兰贵人也慢慢地学会了沉着、冷静、知性,像磁场一样吸引着咸丰皇帝,因时常临幸而被封为懿嫔,此时的皇后开始坐不住了。

真实的慈安太后:一个被忽视的权力人物,她真的是被谋害而死吗?

1855年的一天,咸丰帝由于前夜幸临懿嫔而拖延早朝,皇后得知后,穿好着装亲自前往懿嫔宫前在门外下跪背诵祖训。咸丰帝听后,顿时睡意全无,慌忙整理着装戴冠上朝。

待皇上走后,皇后又将懿嫔拉回自己的宫殿,对她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可就在此事过后不久,懿嫔便诞下咸丰帝唯一的皇子,她的身份也一跃两级,成为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可此时皇后在咸丰帝心里的地位依旧是六宫之首,任何人都无法撼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方太平天国的势力越来越大,西方列强也再一次将矛头对准大清,繁杂的政务压得咸丰帝抬不起头来。此时的懿贵妃开始凭借识字读书在政务上协助咸丰帝,她逐渐感受到大权在握的快感。

真实的慈安太后:一个被忽视的权力人物,她真的是被谋害而死吗?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逃往热河避暑山庄的咸丰帝自感无力回天将政务都推给懿贵妃处理,自己则每日昏沉,将“且乐道人”四字悬于房梁之上。

皇后得知后,亲自面圣责问,还命人将牌匾取下砸掉,慈安的所作所为完全超出一个23岁女子的眼界,也正是如此她得以年纪轻轻稳居正位不倒。

两宫之争

1861年,病重期间的咸丰帝立下遗嘱,将大权托付给皇后和懿贵妃,并授命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人为托孤大臣,将皇位传于懿贵妃之子载淳。载淳即位后,尊皇太后钮钴禄氏为慈安太后,生母叶赫纳拉氏为慈禧太后。

真实的慈安太后:一个被忽视的权力人物,她真的是被谋害而死吗?

可好景不长,咸丰帝驾崩不久,顾命八大臣与两宫皇太后的矛盾日渐凸显。双方不仅对彼此召命不满,甚至多次唇枪舌剑展开骂阵,性格温和的慈安屡次落败,可强势的慈禧却硬是将八大臣骂了回去。

1869年,慈禧的宠宦安德海以采办皇帝亲政礼为名出宫南下,一路上作威作福,招摇过市。行至山东时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查办,当奏折呈给慈安太后慈安二话没说便同意丁宝桢以破坏祖制将其就地正法的决议。

真实的慈安太后:一个被忽视的权力人物,她真的是被谋害而死吗?

此时的慈禧却因疾病未参与其中,等到大病初愈后,才得知自己的心腹被慈安太后处死,自己颜面尽失。

同治帝选后之时,慈安与慈禧二人又发生了争执。慈禧中意的富察氏容貌俏丽,机智俏皮,宛如当年的自己,可她并未拿到玉如意,反而是慈安中意的阿鲁特氏得到同治帝的垂涎。

同治帝虽为慈禧的亲生子,却从未对强势的母亲产生过一丝好感,反而与温顺的慈安太后走得很近。安德海的死、选后的争执加上同治帝的疏远,慈禧与慈安两人又结下了怨恨。

真实的慈安太后:一个被忽视的权力人物,她真的是被谋害而死吗?

慈禧对慈安的不满不好直接表露出来,便把怒火转移给儿子和儿媳身上。不仅一次在众人面前数落皇上,还经常掌掴皇后。

最终同治帝因逃出皇宫整日混迹青楼之中,染梅毒而死,年仅十九岁;皇后阿鲁特氏也因不堪凌辱悬梁自尽,年仅二十一岁。同治帝死后,两宫皇太后又立年幼的载湉为帝,是为光绪帝。二人再度垂帘听政。

1881年4月8日,一向健壮的慈安太后在宫中薨逝,年仅四十五岁。如此之突然,令朝野震惊,海内瞩目,一时间传言四起。一种说法是慈安在与慈禧大吵一架后服毒自尽了。

真实的慈安太后:一个被忽视的权力人物,她真的是被谋害而死吗?

可对于经历过太平天国运动、英法联军入侵和顾命八大臣威胁的一国太后,怎会因为一场吵架而选择自杀呢?因此有人揣测,慈安是突发恶疾暴毙的。

据记载,慈安曾在26岁时突发疾病,以至于不能讲话,被太医医治了一月之久。33岁时再次复发,不省人事,经抢救后得以脱险。

经现代医学推测,慈安太后的病症很可能是脑溢血,由于病发突然,加上医疗条件有限,慈安在一天内暴毙而亡便也说得通了。

真实的慈安太后:一个被忽视的权力人物,她真的是被谋害而死吗?

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慈禧与慈安积怨已久,很可能是慈禧暗中命人用剧毒谋害慈安,可老谋深算的慈禧为什么偏偏挑慈安身体无恙时下毒呢?等慈安生病时趁机下手岂不是滴水不漏?

最终,不管慈安太后的死因是什么,有两点是可以认定的:第一,她的死的确太突然,显得蹊跷,引得人们众说纷纭,加深了人们对她与慈禧二人扑朔迷离的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第二,慈安死后,大清朝从“两宫垂帘听政”变成了“一宫垂帘听政”,慈禧对权力的贪念再也无所顾忌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