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范仲淹提拔一个家族,比杨家将更猛,若宋钦宗会用,靖康之耻可免

世人皆知杨家将,无人问津种家军。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名人在其中浮浮沉沉,有名震天下的秦始皇嬴政,有写下著作《史记》的司马迁,更有当时独当一面的杨家将。

可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总会有一些名人,他们默默无闻,不求被人铭记,只求自己能为祖国和人民做出奉献,哪怕一辈子忍姓埋名他们也愿意。

当今时代,有许多电视剧是关于刻画杨家将的,杨家将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又有谁知在北宋时期,另一个作战英勇的种家军呢?

范仲淹提拔一个家族,比杨家将更猛,若宋钦宗会用,靖康之耻可免

种家军的创建

公元1038年,西夏李元昊称帝,并不甘屈与北宋的压迫,于是,发兵北宋,令人没想到的是,北宋军队很快地就溃败下来,不敌西夏。

当时,朝野震惊,皇帝立马召范仲淹回京,并命令他掌管军队,使其击败西夏军队。范仲淹接到命令后,立刻赶往边疆镇守。并在此期间,范仲淹遇到了种世衡。

种世衡是种家军的鼻祖,是种世衡一手创建了种家军。也就是在这时范仲淹得知种世衡的才能后,提拔了这个当时的年轻人,可没想到种家人会一代接一代的守卫这边疆。

范仲淹提拔一个家族,比杨家将更猛,若宋钦宗会用,靖康之耻可免

灭国前仍忠诚

元符三年,宋徽宗继位,宋徽宗这个人喜欢笔墨纸砚,琴棋书画,画的一手好画,写的一手好字。可惜的是,对治国这方面是一窍不通,刚刚继位就将国家治理得一塌糊涂。

到了徽宗这一代,种家军领头的是种世道。到了这一代,其实,种家军已经守护宋朝近百年了,他们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只为守护北宋王朝。

刚刚继位的徽宗对治理国家一窍不通,甚至妄想能收复被西夏侵占的土地,可没想到,西夏军队如此之猛,根本不给其反应的机会,西夏军队直逼南方,这让宋徽宗吓破了胆,直接将自己的位子让给了自己的儿子宋钦宗。

范仲淹提拔一个家族,比杨家将更猛,若宋钦宗会用,靖康之耻可免

宋钦宗则直接将种师道叫来,此时的种师道已退隐多年,但他听到皇帝的召唤后,还是义无反顾地带领种家军,来守护北宋的领土不受西夏侵犯。

可当种师道来到汴京时,宋钦宗却正在和金人议和,并将割让河北三镇给西夏,种师道听闻此事后,气愤不已,我堂堂一个大宋王朝,怎能听从小小西夏来此猖狂。

这时,主和派听说种师道来了,竟说:局势已定,议和协议已签,如若敢违背,将被诛灭九族!

范仲淹提拔一个家族,比杨家将更猛,若宋钦宗会用,靖康之耻可免

可就是这样威胁种师道,种师道仍然不惧,找了几个主战派的大臣,联名上书宋钦宗,并从各个方面分析了现在的形势。

从政治上来说,现在一签这个协议,那么明天就会有另一个协议,后天就又会来一个协议,种师道明确的告诉宋钦宗一味的逃避是不行的,要勇于去面对他。

另一方面,金人孤军深入,又再次耽搁了这么多天,已经是弹尽粮绝。并还去抓了几个金人士兵,剖开肚子一看,都是黑豆,说明他们已经没有粮食了。此时,正是进攻的最佳时机。宋钦宗被他说动了,并决定不和转战。

范仲淹提拔一个家族,比杨家将更猛,若宋钦宗会用,靖康之耻可免

最可惜的是,就在这种国家危机存亡的时刻,竟然还有小人怕种师道抢去了大功劳,然后,对宋钦宗商量着要去劫营,可没想到,劫营失败。

这件事,直接让宋钦宗崩溃,直接将主站的种师道免职,但是在其他人的劝说下,还是将种师道官复原职了,但却没有给他一兵一卒。

当金人大举进攻之时,种师道不计前嫌来帮忙,请求增派沧州人手,可宋钦宗不听,导致许多优秀的将领战死。

此时,北宋的希望已经是彻底地破灭了。种师道也是悲愤交加,,不久后就去世了。北宋也在随后被亡朝了。

范仲淹提拔一个家族,比杨家将更猛,若宋钦宗会用,靖康之耻可免

三代种家军守护北宋百年

种家军三代人,守护了北宋近百年,第一代,幸得范仲淹赏识,种世衡提出修建清涧城,由于城处边疆地带,没有什么人,于是,种世衡命士兵开垦两千多亩土地,招募商人和农民来此地居住,并教他们习武射箭,这就是初代的种家军。

清涧城中的男女老少,不论是谁,拿起弓箭就可以射杀西夏人。这为以后的种家军建立打下了基础。

第二代的种家军,主力就是种世衡的子女和清涧城的男女老少。都说虎父无犬子,种世衡有八个儿子,其个个都是好将领。但种诂、种诊、种谔这三人更为出名,曾威震边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范仲淹提拔一个家族,比杨家将更猛,若宋钦宗会用,靖康之耻可免

宋神宗熙宁年间,种诂曾在镇戎筑城,多次防御西夏和羌族的侵犯。种祯不仅擅长防守,还擅长家进攻,他曾用三千人马,耍得敌军万人团团转,可谓是奇兵。

在种家第二代人中,种谔可以说是最出色的,他有着不输于种世衡的心志与胆量。

在他刚刚接手清涧城时,西夏人听说老种去世,便来犯,可没想到,他的儿子种谔更猛,种谔不仅将西夏人打退,更是劝降了不少人。同年,西夏军来犯定川,朝廷派种谔前去,种谔不负众望,一举攻破敌军8万人,将其击退。

范仲淹提拔一个家族,比杨家将更猛,若宋钦宗会用,靖康之耻可免

第三代的种师道更是如此,但可惜没有遇上明君,多次上书,皇帝不听,最终一气之下,饮恨而去,北宋也随着种家军的衰落而被灭朝。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总会有明君,也总会有昏君,总会有忠于国家的忠臣,也总会有狡诈的小人。

历史如此,我们也无法评判。种家军虽不像其他的人那么出名,可他却是实实在在地守护了北宋近百年,从第一代的种世衡到第三代的种师道,一代又一代人,子承父业,守护着北宋这一寸寸土地,是需要多么大的毅力。

范仲淹提拔一个家族,比杨家将更猛,若宋钦宗会用,靖康之耻可免

是北宋欠种家军的,种家军为北宋做了多少,将自己整个家族都贡献给了北宋,可当宋徽宗与金人议和之时,却被一个小小宦官威胁灭族,他可知道若不是有种家军,哪里来的北宋?

此时的种师道该多伤心啊。如若当时徽宗或者是钦宗,不管是谁,能听一次种师道的话,那么北宋就不至于被灭朝,靖康之耻也便可以免了。可谁让造化弄人,他们偏不听,最终只能落得这个下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