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骗过了司马懿吗?司马懿临死前一语道破玄机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的雄才大略给读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人一生之中交战过数次,却都没将对方彻底打败过,给人一种英雄间惺惺相惜的感觉。

诸葛亮自受刘备邀请出世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足智多谋,经常以各种计策做到出其不意,其中空城计最富盛名。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骗过了司马懿吗?司马懿临死前一语道破玄机

空城计讲的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大败后,由于他的部队没有及时撤离,就要被司马懿的15万大军追上,彼时诸葛亮身边只有2000左右的官兵。

诸葛亮灵光一闪,设下著名的空城计,多疑的司马懿感觉城中有埋伏,便随即撤兵,诸葛亮躲过一劫。但司马懿撤退的原因真的是被诸葛亮骗了吗?

卧龙出山,锋芒毕露

刘备一直有匡扶汉室的心愿,他先与关羽,张飞两人桃园结义,但一直缺少谋士,他费尽心思招到徐庶后,却不想曹操软禁了徐庶的母亲,以此勒令徐庶去给他当谋士。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骗过了司马懿吗?司马懿临死前一语道破玄机

忠孝两难的情况下,徐庶选择尽孝,刘备只好放他去敌营,不过徐庶临走前将诸葛亮推荐给刘备,让刘备去隆中寻找卧龙先生,请他出山。

“卧龙”便是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才面见刘备,他在深林的茅庐里与刘备对坐而谈,为刘备清楚地描述当今天下的局势,并在三足鼎立的局面尚未形成时,就提出“三分天下”的设想。

听诸葛亮的言论,刘备越来越觉得这位卧龙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心中一直以来的疑惑瞬间如拨云见日般解开,听诸葛亮一席话,如醍醐灌顶。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骗过了司马懿吗?司马懿临死前一语道破玄机

虽然刘备拜访三次才得以见到诸葛亮,但当诸葛亮出山后,他忠心侍主,对刘备再也没有傲慢的样子。

关羽、张飞见诸葛亮前两次都不见刘备,觉得诸葛亮故意使他难堪,所以当诸葛亮出山后,两人心中都对他很不服气,尤其当刘备将军事大权交予诸葛亮,使得诸葛亮可以随意指挥他们时,心中的怒火更加旺盛。

诸葛亮出山后的第一场战役,就面临曹操手下夏侯惇这员大将,刘备仅占据新野这一弹丸之地,而夏侯惇带领着10万大军向新野杀来。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骗过了司马懿吗?司马懿临死前一语道破玄机

诸葛亮气定神闲,他吩咐关羽和张飞各自率兵埋伏等待,命赵云诈败夏侯惇,将他引到博望坡的包围圈,届时关张二人杀出来火攻夏侯惇。

诸葛亮的出其不意大败夏侯惇,他和官兵被大火烧得不胜其扰,最终只得溃逃,这一战也使得关张二人对诸葛亮佩服不已,从此二人对他敬重有加。

葛亮在各大战役中频繁用计,不断击退曹操的大军,甚至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差点把曹操杀死,不过关羽因念及旧情,将他放走。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骗过了司马懿吗?司马懿临死前一语道破玄机

随后的几年里,在诸葛亮的带领下,天下竟真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蜀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诸葛亮有不世之功。

但刘备去世太早,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病入膏肓,他自知自己时日不多,便把诸葛亮召见到白帝城,在此地把儿子刘禅托付给他。诸葛亮在刘备的病榻前放声大哭,他向先帝发誓要为汉室中兴竭尽全力,至死不休。

巧施妙计击退雄兵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刘禅,进行第一次北伐,派马谡镇守街亭,马谡却十分自大,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安排,最终弃道上山,大败而归。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骗过了司马懿吗?司马懿临死前一语道破玄机

街亭失手打乱了诸葛亮的全盘计划,他只得宣布撤军,安排好几路大将撤退后,诸葛亮在西城安排最后事宜,不料司马懿率领15万大军直扑而来。

此时,诸葛亮身边只有几千人马,若是迎敌根本抵不住司马懿大军的进攻。而司马懿快要兵临城下,诸葛亮想跑也来不及,他此时已经浑身疾病,司马懿的铁骑定会弹指间追上自己。

诸葛亮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在绝境中,他想到一计。当即吩咐诸将把旌旗隐蔽,大开四个城门,命令如果有擅自出入和高声喧哗的人,立即将其处死。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骗过了司马懿吗?司马懿临死前一语道破玄机

随后诸葛亮安排城内的老人和小孩在城门外洒水扫街,自己则坐在城门上,面前摆一古琴,古琴旁边的香炉烟雾缭绕,两个书童站在他两侧,为他扇扇。

诸葛亮气定神闲地弹着琴,琴音袅袅,等待司马懿大军赶到。司马懿带兵来到城门前停下,他看到诸葛亮正面对自己弹琴,城门大开,城门口仅有几个老人和孩童,城内一片寂静。

司马懿素知诸葛亮平日里做事谨慎,不会轻易把城门大开以迎敌,料想其中应有埋伏。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骗过了司马懿吗?司马懿临死前一语道破玄机

当他听到诸葛亮的琴声时,顿时觉得琴声铮铮如惊涛拍岸,好像指尖有雄兵百万,只有极为自信的人才能弹出这样极为平稳的琴调,他认为诸葛亮的身后的城中必然有大量伏兵,才能做到如此胸有成竹。

司马懿立即命令军队后队改前队,兵退北山,正当身边军官犹疑之时,诸葛亮的古琴突然断弦,发出刺耳的声音。司马懿听到后以为这是诸葛亮命令伏兵出城迎敌的号令,便又大喊撤退,大军立即向回撤退。

壮志未酬身先死

司马懿的撤兵过于草率,让人怀疑他并不是忌惮诸葛亮有兵埋伏,诸葛亮驻守的城池十分小,容纳不了太多士兵,即使司马懿带领大军横冲直撞,也能将城池踏平。

而且司马懿完全可以先带一小队人马先行进城刺探敌情,待小队发现城中无伏兵,大军即可闯入城池。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骗过了司马懿吗?司马懿临死前一语道破玄机

他也可以向诸葛亮放箭来试探,或对诸葛亮围而不打,数日之后,诸葛亮便会不战而降。但司马懿撤兵毫不犹豫,好像诸葛亮认定司马懿多疑而不敢向前,司马懿深信诸葛亮不是用计一样。

司马懿死前的一句话道破了其中玄机,司马懿死前表明:“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恐惧。”

这表示司马懿其实在第一时间就看穿了诸葛亮的计谋,但他是临危受命,权利不稳,如果当即除掉诸葛亮,曹魏将再没有对手,将会面临兔死狗烹的结局,留诸葛亮活命,他就可以一直掌兵,直到最后慢慢丰满自己的羽翼,一举夺权。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骗过了司马懿吗?司马懿临死前一语道破玄机

如果没有和诸葛亮的持续对抗,司马懿便不能养精蓄锐,想推翻曹魏的江山更是痴心妄想。

在之后的对抗中,诸葛亮接连五次北伐,大多以失败告终,司马懿一直采取拖延的战术,硬生生等到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而病死,诸葛亮的后半生如他在白帝城向先帝发誓的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