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曹操发明个词语,把死亡讲得如此文艺,如今老人不忌讳还常挂嘴边

曹操发明个词语,把死亡讲得如此文艺,如今老人不忌讳还常挂嘴边

提到曹操,都会想到奸诈,唯利是图,挟天子以令诸侯等一系列反面词语,殊不知当时汉统衰落,诸侯兵器,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曹操和刘备一样也只是枭雄中的一员,他曾发明了一个成语来形容死亡,老年人不但不忌讳,还常挂嘴边。

古人对死亡的忌讳

对于古人来说,越是位高权重,年龄越大越忌讳死亡之类的字眼,虽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但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的情况与现代不同,没有很好的营养和生存环境,得重病之后治愈概率也远不及现在高。

曹操发明个词语,把死亡讲得如此文艺,如今老人不忌讳还常挂嘴边

再加上动不动就战乱死伤无数,战乱之后的瘟疫疾病更是没有任何对策,所以,古代人的平均寿命是相对较低的,能活个六七十岁就已经很长寿了,耄耋之年,期颐之年,那都是传说中的事情,所以对死亡很是忌讳。

王公贵族对这方面的言辞更是不待见,所以“各有各的死法”幼年离世称夭,成年人称谢世,皇帝称驾崩,王公大臣称薨,大夫称卒,士称不禄,可以说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回避死亡这个字眼。有的称呼甚至沿用至今,其中就有曹操创造的。

曹操的新词汇

曹操曾称死亡为百年,可以说是由曹操创造的,由于三国演义将曹操奸诈的一面无限放大,所以我们一提到曹操都表现出一种深恶痛绝,殊不知曹操乃真英雄也。

曹操发明个词语,把死亡讲得如此文艺,如今老人不忌讳还常挂嘴边

其实抛开有色眼镜看曹操,便知道其除了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之外,其实还是一位诗人,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横槊赋诗四处征战的曹操也会有借酒消愁的时候。即兴成诗,可见其造诣之高。

“官渡之战”作为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百年一词也是由曹操在大破袁绍军队之后提出来的。

当时的曹操势力不及袁绍,所以并不敢贸然出击,袁绍在早期的时候早就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步步为营,跟曹操玩起了消耗,两军形成对峙,这种对峙之下,本来实力较弱的曹操就是比不上袁绍的,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自己拖垮。

曹操发明个词语,把死亡讲得如此文艺,如今老人不忌讳还常挂嘴边

当时的曹操已然心生退役,但在部下的劝说下依旧在僵持,本来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但是袁绍那边出了问题,谋士许攸劝袁绍增兵驻守屯粮之地,但是感觉胜券在握的袁绍不搭理他,这下许攸不满意了,直接反手投敌,并且将这个缺陷告诉了曹操。

曹操也是抓住机会,烧掉袁绍粮仓,失去补给的法人袁绍军队溃不成军,曹操一方突然发起进攻,一战锁定了胜局。公元202年,曹操获得官渡之战全胜,驻扎于沛国谯县。看着自己的故乡人民饱受战火之苦,曹操有感而发,下达了《军谯令》。

其大致意思为,我起义兵抗敌,故乡人民饱受战火袭扰之苦,让我感到非常悲怆,将士阵亡而无后代之人,优待其亲朋,授予田地耕牛,让他们死后有个祭祖的地方。这样一来我便死而无憾了。

曹操发明个词语,把死亡讲得如此文艺,如今老人不忌讳还常挂嘴边

这道命令的最后一句为吾百年之后何恨载?曹操在这里用百年巧妙地表达了死亡的字眼,百年之后,指的是很多年之后,在这里曹操用来表示自己死亡之后,可以说这个时候曹操还是心系国家臣民的。

曹操的生死观

其实早期的曹操也是身怀一腔热血的有志青年,也曾思考上报国家,下安黎民,奈何生不逢时,当时的大汉皇帝就是这么不给力,十常侍乱政之后,董卓另立新帝,称霸朝政,霍乱后宫。文武百官敢怒不敢言,掩面涕泣却束手无策。

这时候曹操站了出来,愿凭一己之力,斩董卓之头,悬于东门,以报国家,这时候的曹操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力求手刃国贼,以命报国,诚可谓大丈夫,面对袁绍的优柔寡断错失良机,他愤然离席。

曹操发明个词语,把死亡讲得如此文艺,如今老人不忌讳还常挂嘴边

了解到手握兵权的重要性之后,他决定自己招兵买马,报效汉室,官渡一战,曹操获胜,除了发自肺腑的军谯令之外,曹操还曾写下“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的豪言壮语,这时候的曹操已经五十三岁却依然志在千里未曾想过自己百年之后的事。

但自从数战告捷,地位上升,成为魏王的曹操终究还是惧怕百年后的到来,为避免他人加害,给自己立了生性多疑的人设,才外还告诉手下吾好梦中杀人,惧怕他人趁熟睡暗害自己,竟手刃服侍自己多年的侍从,从这里看,曹操已经开始惧怕“百年”。

曹操发明个词语,把死亡讲得如此文艺,如今老人不忌讳还常挂嘴边

此外,自知逃不过死亡的曹操迫使汉献帝下令允许他的王位世袭,自己百年之后,也算是给子孙后代留下点东西,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有异曲同工之妙,最终曹操百年之后,曹丕继承了他的位置,甚至取代汉献帝自称皇帝。

百年之后这个说法多少有点传承的意思在里面,其实后来诸葛丞相在撒手人寰之际也曾有过这样的字眼,刘禅派李福前来问安时,说“丞相百年之后,谁可继之?”也就是说百年之后这个字眼其实在曹操之后已经有人再用了。

曹操发明个词语,把死亡讲得如此文艺,如今老人不忌讳还常挂嘴边

流传至今

而后时光流转,由于这个词语的委婉性,至今还被老人挂在嘴边,经常提到已经离世的人就会说“百年了”也有百年之后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的说法。

北方有些地区,如陕西,甘肃等若有年事已高的老人离世,便直接称其为老百年,这样听起来也就没有那么悲伤压抑,其实高寿老人离世本来就不是什么坏事,有的甚至是饱受病痛折磨从而脱离苦海,所以用老百年这个词大都是报喜丧。

曹操发明个词语,把死亡讲得如此文艺,如今老人不忌讳还常挂嘴边

在现在众多表示死亡的词语中,能够委婉且自然地表达的词语并不多,百年这个词可以说恰到好处。不但表现了对未来的美好展望,也是当时曹操对人民深深的喜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