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长枪阵天克骑兵,为何宋朝不发展长枪阵?长枪真的敌不过大刀吗?

众所周知,在两宋时期,北部的燕云十六州被石敬瑭割让给了契丹。

那一地区正是当时最好的良马出产地,宋朝三番五次征讨也未能将其重新纳入统治区域。燕云十六洲落入敌手,对宋朝的马政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再加上连年征战,宋朝军队难以组建起大规模骑兵,只能以步兵御敌。

但是在这一时期,宋朝军队并没有发展出像马其顿军队那样的长枪阵?这又是为何呢?难道西方人比较有智慧吗?还是因为宋朝军队有更好的拒马方法?

长枪阵天克骑兵,为何宋朝不发展长枪阵?长枪真的敌不过大刀吗?

一、马其顿长枪阵为何物?

马其顿军队使用的长枪阵又被称为马其顿方阵,在历史上赫赫有名,被西方学者称作是在冷兵器时代里,步兵对抗骑兵的最佳方法。

联想到两宋时期的屈辱历史,所以人们才会有这般疑惑,如果宋朝采用马其顿方阵来对抗骑兵,是不是结局就会好很多?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要想搞清楚为何宋朝不采取马其顿方阵进行对敌,首先我们得了解马其顿方阵到底是什么?

马其顿王国是古代欧洲的一个国家,大概位于如今的希腊境内。在公元前359年时,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为了挽救四面受敌的国家,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改革就是创立了马其顿方阵。这一方阵一经创立就在战场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不仅帮助马其顿王国打败了入侵的敌国,还成为了其对外扩张的主力军。

长枪阵天克骑兵,为何宋朝不发展长枪阵?长枪真的敌不过大刀吗?

在一个马其顿方阵中,重装步兵,也就是手握长枪的步兵的人数一般为1024人。这些士兵每人配备一支萨里沙长枪、一支标枪,一把短剑,一个凹形铜面盾以及铜盔,一般只有位于前两排的士兵才会穿戴胸甲和护胫甲。并且这些士兵都是当时贵族精英,从小接受了系统化的军事训练,军事素养极高。

这支重装步兵配备长枪盾牌,面对呼啸而来的骑兵,握紧手中的盾,将长枪指向敌人。敌方的骑兵看到这些明晃晃的枪头,无论是人还是马,都会形成恐惧心理,从而削弱冲击的势头。

因此只要稳扎稳打地结成方阵拒敌,一般都会取得不小的战果。而且培养一个骑兵的费用,要远远大于培养一个步兵的费用,难以攻破的长枪阵自然会让骑兵统帅知难而退。

那么既然长枪阵这么好用,为何在中国的两宋时期,没有采取这一方法去对抗敌方的骑兵呢?

难道是因为那一时期信息闭塞,导致中国的古人无从得知马其顿军队的这一对敌方法,而自身在长期的对敌中,也没能想出来类似的战法,才没能普及长枪阵呢?

长枪阵天克骑兵,为何宋朝不发展长枪阵?长枪真的敌不过大刀吗?

二、历史上的“长枪阵”

要想搞清楚这一问题,首先我们得知道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类似马其顿长枪阵的对敌方法。

翻开历史记载,我们发现了“枪”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吕氏春秋》中记载:“未有蚩尤之时,民固剥林木以战矣”。这个记载说明早在远古时代,先民们就开始用树枝等材料,制造简单的长矛来进行战斗。而等到商周时期,长矛便开始演变为长枪,开始带有鲜明的攻击性。

但是在春秋时期,当时的各国军队并没有步战的传统,大多是乘坐战车进行战斗,以至于战车的多寡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标志。

所以这一时期长枪阵并没有产生的土壤。直到春秋晚期,晋国一个叫做魏舒的人“毁车为行”,发明了魏舒方阵,这才结束了中国数百年的车战历史,开始转入步战时期。

长枪阵天克骑兵,为何宋朝不发展长枪阵?长枪真的敌不过大刀吗?

也是在这一时期,长枪开始发挥出其耀眼的光芒。从各地出土的文物中,也可以看出在春秋战国时期,军队中大量地装备了长矛、长枪,长戟等枪形武器,并且长度都达到了三到五米的距离,这么长的武器也只能以方阵的形式进行使用。

例如当时十分出名的魏武卒就是纯粹的步兵方阵。

等到了秦朝一统天下之时,秦军就已经学会了将长枪和盾结合起来,用以拦阻敌军的进攻。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纯粹的长枪方阵越来越难寻踪迹。

在后续王朝的军队中,步兵都是配备着短枪,大刀,弓箭,盾牌等武器,很少会出现单纯的配备长枪的军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枪阵逐渐被中国军队所抛弃了。

等到了宋朝时期,即使骑兵横行中原大地之时,也难以见到长枪阵的重现,这又是为什么呢?

长枪阵天克骑兵,为何宋朝不发展长枪阵?长枪真的敌不过大刀吗?

三、宋朝为何不用长枪阵?

实际上,宋朝不用长枪阵的原因与中国的战争传统有关。

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原大地纷争不断,在漫长的战斗历史中,中国军队已经发展到了极为成熟的阶段。在战场上很少出现单个兵种进行作战的情况,一般都是多兵种进行结合,讲究灵活多变,像长枪阵这种较为笨拙的战术很快就被淘汰了。

而且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军队越来越注重远程火力。从战国时代开始,中国军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士兵都配备了弓弩,而到了宋朝时期,这一数据更是达到了三分之二。

在这一背景下,结阵据守的长枪阵根本防不住呼啸而来的箭雨。

长枪阵天克骑兵,为何宋朝不发展长枪阵?长枪真的敌不过大刀吗?

更何况宋朝军队所面临的骑兵并非是单纯的重甲骑兵,而是精于骑射的轻骑兵。这些骑兵往往不会发起大规模冲锋,乖乖往枪口上撞,而是来去如风,不断的进行侵扰。

而且,这些骑兵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劫掠”,他们往往不会选择宋军聚集的地方去,而是不断的劫掠宋朝的一些村镇,小城,令宋军疲于奔命。

宋朝军队面对这些骑兵时,如果采用长枪阵这种战术,只能是被这些骑兵绕着不断的放箭,成为一个不能动弹的活靶子。

在当时,宋朝军队能采用的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据城而战,凭借坚城阻拦这些骑兵的南下。在这一时期,贸然的出城与这些骑兵进行野战是十分不明智的,因此宋朝军队未能普及长枪阵。

长枪阵天克骑兵,为何宋朝不发展长枪阵?长枪真的敌不过大刀吗?

那么宋朝就没有克制这些骑兵的战术吗,其实是有的。

为了对抗这些精于骑射的骑兵,宋朝军队发明出了一种堪称武装到牙齿的盔甲—步人甲。一旦在野外遭遇敌军,这些宋军就可以立马围成一圈,外围便是这些披着重甲的步兵,而里头便是弓弩手,依靠这样的阵型来抵御住骑兵的冲锋与侵扰。

所以,宋朝为何不普及拒马的长枪阵,是因为这种长枪阵在面对精于骑射的轻骑兵时,根本发挥不出太大的作用,选择与骑兵进行野战也是十分不智的决策。

在缺乏足够的反击能力时,宋朝军队以其结阵拒马,不如据城自守。

文/乐宇

参考资料:《马其顿方阵战术系统研究》,李铭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