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4名战士歼敌100余人,12名壮烈牺牲,此山为他们改名

刚开始的时候日本鬼子之所以能够势如破竹,一方面是他们的确蓄谋已久,另一方面就是实力确实更强。国难当头,我们国内虽然还有着很多的派系和势力,但大家开始集体抵御外侮的时候,日本鬼子就陷入了战争的泥淖。这个时候他们忽然发现,想和以前那样轻松嬴下战斗是不可能的事情了,相反的是对面的中国部队寸土必争,经常把他们打得伤亡惨重。

14名战士歼敌100余人,12名壮烈牺牲,此山为他们改名

虽然这时候的东北已经被日本人给占领,但抗联仍然在不停地给予日本鬼子沉重的打击。日本鬼子一直把东北当成他们在我们国家的后方,为此就派出重兵,寻找抗联主力作战。1938年初,双方就在抗联的秘密营地蓝棒山遭遇了,一场战斗就此打响。

14名战士歼敌100余人,12名壮烈牺牲,此山为他们改名

当时在这里负责守卫的,是李海峰率领的1连官兵。与他本人从小就随父亲狩猎,早早练就了一手好枪法一样,这个连的很多战士,过去在家里都有过打猎的经历,为此这个连也被称为“炮手连”。当时接到上级的命令,他们原本打算撤离此地,向上级指定的地方转移。但这个时候他们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接应上级派来的交通副官张风春。

14名战士歼敌100余人,12名壮烈牺牲,此山为他们改名

然而在转移途中,他们敏锐地发现,对面有400多面日伪军正在向着山沟围过来。其实他们当时包括连长、指导员以及张风春在内,满打满算也只不过14人,敌我力量相当悬殊,完全可以选择避其锋芒。

14名战士歼敌100余人,12名壮烈牺牲,此山为他们改名

但李海峰不能这样做,因为他知道沟里还有抗联的后勤机关,此外还有后方医院、被服厂等,这些后方人员没有上过战场,如果被敌人围住,那损失是根本不能承受的。为此他一方面命令手下的战士,占领小孤山的有利地形准备投入战斗,另一方面鸣枪示警报信,让后方机关抢时间赶紧转移。

14名战士歼敌100余人,12名壮烈牺牲,此山为他们改名

敌人听到枪响,当即就加快了行军的速度。眼看敌人放近了,李海峰一声令下,14支枪齐刷刷地朝着敌人射击。日本鬼子丢下一堆尸体赶紧后退,他们很快就调来了重武器,向着李海峰所在的山头发起猛攻,在敌人凶猛的火力压制下,部队的机枪手很快牺牲了,而他本人也被炸断了两条腿。

14名战士歼敌100余人,12名壮烈牺牲,此山为他们改名

这场战斗从黎明一直持续到下午,他们打死日伪军100余人。李海峰一看除了3名伤员以外,只剩下了张副官。估摸着后方机关应该已经安全撤离,他当即下了命令,要求张副官带领伤员转移,而他则用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参加这次战斗的14名官兵,有12人牺牲在了小孤山,周保中总指挥为了纪念这次战役,就将此地改名为“十二烈士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