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海首批十所剧院挂上统一铭牌,演艺大世界以标识度提升街区活力能级

上海首批十所剧院挂上统一铭牌,演艺大世界以标识度提升街区活力能级

昨天,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文化广场、林肯爵士乐上海中心等十家剧场单位首批获得演艺大世界铭牌和证书。这块亮闪闪的铭牌是演艺大世界品牌成立三年来对固定演出场所身份的认同,也是为进一步提升演艺大世界品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打造亚洲演艺之都核心示范区形成发展共识。

昨天,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率先将铭牌悬挂在剧场外观众入口的醒目位置。音乐厅总经理方靓告诉记者,铭牌并非“终身制”,挂牌的剧院将更加积极主动参与演艺大世界各项活动,为提升演艺大世界美誉度和影响力发挥作用。

上海首批十所剧院挂上统一铭牌,演艺大世界以标识度提升街区活力能级

提升标识度,塑演艺高地

节展活动遍布全年,演艺新空间遍地开花,全球首演首秀纷至沓来……在演艺大世界这个充满活力的街区,大戏全年驻演,新模式不断催生出文旅融合的新产品、新样式;观众天天有戏,坐着火车、打着“飞的”、拖着行李箱来看戏的观众已不稀奇;演员人人有戏,优秀人才汇聚,新人新秀在“初舞台”实现梦想;街区处处有戏,25个专业剧场,46家“演艺新空间”汇聚了各个门类的艺术表演形式。

“演艺大世界是什么?它是一个演艺文化品牌,更确切地说,它是一种市民百姓的文化体验。”黄浦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许艳卿说,演艺大世界是通过剧场、空间、剧目把观众连接在一起的,剧场和空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提升它们的标识度,能够让市民百姓更便捷地接触到剧场空间,也能够让演艺大世界的空间主体更踊跃地参与到城市文化建设中来,提供市民游客更丰富多彩的文化供给”。

作为演艺大世界最受年轻人追捧的演出场所之一,亚洲大厦“星空间”从一栋闲置的办公楼,到如今上海乃至全国演出密度最高的大厦,一年为演艺大世界贡献数千场商业演出。“星空间”成功的背后,是演艺大世界鼓励更多优秀本土原创剧目走进来,从海纳百川的“码头”向文化高地的“源头”乃至“潮头”拓展的最好印证。

“我们的观众群中,40%-50%都是冲着演艺大世界的品牌来的,在资源共享、观众聚集方面,演艺大世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平台作用。”“星空间”负责人、亚华湖总经理阮豪透露,今年星空间计划在现有小剧场的基础上再开一倍,打造同时段40个以上剧目同时同地演出的规模,以“天天演”来孵化更多国内优秀制作人、演员、舞台工作者。

上海首批十所剧院挂上统一铭牌,演艺大世界以标识度提升街区活力能级

天天有戏,全年有戏,攀“演艺潮头”

几天前上海按照名家名团、首演首发和市场口碑标准,遴选出394个重点项目编制并推出了2022年“演出月历”,提前向公众发布各大剧院的演出档期,丰润市民的文化生活。其中,演艺大世界区域内演出就占到了七成,包含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越剧经典作品《红楼梦》《梁祝》《西厢记》等近400个精品演出项目。

昨天记者进一步获悉,在即将到来的春节期间,海上京韵“瑞虎闹春”贺岁联合演出季上海京剧院新春京剧演唱会、独脚戏《石库门的笑声》、上海芭蕾舞团经典版芭蕾舞剧《天鹅湖》、上海木偶剧团海派多媒体皮影戏《九色鹿》、上海民族乐团《元宵节音乐会》等将在演艺大世界内上演,打造“天天有戏,全年有戏”的文化氛围。

昨天,第一届演艺大世界文创品设计大赛、2021演艺大世界短视频大赛的优秀作品进行了现场展示和颁奖。第一届演艺大世界文创品设计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120件,分别来自专业剧场、设计公司、热心观众等。2021演艺大世界短视频大赛共征集作品58件,有剧场生活的丰富记录,有娓娓道来的观演故事,更有对舞台和演出无尽热爱的真实经历。、

作者: 童薇菁

编辑:商慧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