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亡国之君中的清流:一代明君苻坚,为何输给昏庸腐败的东晋门阀?

淝水之战后,前秦江河日下,各族势力趁乱谋反。最终落得君亡国灭的下场。这是历史上最有“梗”的战役,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围棋赌墅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典故都出自淝水之战。

纵观历史,亡国之君不是昏庸就是暴戾。可众所周知,苻坚是一代明君。

亡国之君中的清流:一代明君苻坚,为何输给昏庸腐败的东晋门阀?

他在位时期打破胡汉隔阂,选贤举能,整顿吏治,富国强兵。相比之下,东晋门阀当权,士族声色犬马、不思进取,才是真正的昏庸腐败。

以多数败于少数,以贤明败于昏庸。前秦究竟输在哪里?

一、前秦虽看似统一,实则内忧外患

公元317年,历经两次大乱,西晋灭亡,晋室南迁。此后,中国北方陷入数百年的乱世之中。

战争不休,政权林立。诸胡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形成了影响力较大的十六个国家。以匈奴、鲜卑、羯、羌、氐这五族最为突出,故称“五胡十六国”。

亡国之君中的清流:一代明君苻坚,为何输给昏庸腐败的东晋门阀?

前秦是十六国当中最强大的政权,由氐族人建立。第四任国君苻坚励精图治,使帝国全盛,一统北方和西域,四方来朝多国称臣。但在当时,还有偏安东南一隅的东晋与之对立。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公元382年,苻坚召集群臣于太极殿,对他们说:“我继承皇位已有三十多年,先后灭了前燕、前仇池 、前凉、代国,四方安定。唯有东南一隅未沾王化,今天我们前秦已经全盛。我想亲率大军伐晋,建秦皇汉武一统天下之千秋伟业,群臣意下何如?”

朝廷当中大部分人持反对意见。其弟苻融认为,讨伐东晋有三难:

一是天道不顺,现在东晋局势安稳,不见衰亡的迹象。

二是晋国无开衅端,缺乏发动战争的理由。

三是自符坚承位以来四处征战,久战兵疲。好不容易与民休息几年,突然又要发动战争,如此穷兵黩武,民有畏战之心。

已故宰相王猛曾嘱咐苻坚不要贸然伐晋,他认为,晋室虽远在江南,但他们是华夏正统。应该与之世代修好。鲜卑、羌虏才是真正危害社稷的祸患。

但朝廷当中也有心怀鬼胎之人支持伐晋。比如鲜卑慕容家族,羌姚家族。他们都是被前秦灭国的贵族,尽管苻坚优待他们,但他们仍恨于前秦强大,自己无法复国。他们希望趁前秦伐晋、京畿守备空虚之际,里应外合,一举复国。

这种唯恐天下不乱、畏危不畏德的心理,正印证了王猛的预言。

前秦虽看似统一,实则内忧外患,胡虏各部尚未归心。同为胡人的苻坚在治理胡人这方面过于仁慈,后人评价他是“柔仁邀名”。他把亡国的贵族都招募于麾下,以国士优待。放任一千多名鲜卑人住在长安。为前秦覆灭埋下隐患。

二、“十丁抽一”,投鞭断流

苻坚不顾众臣反对,在前燕贵族慕容垂的怂恿下,决心赌上全副身家攻打东晋。他在全国推广“十丁抽一”的募兵制,再将公私马匹全部征用。凑足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

他自信地说道:把全军的马鞭投入长江,足以阻断江流!

亡国之君中的清流:一代明君苻坚,为何输给昏庸腐败的东晋门阀?

但这支军队的构成极其复杂。在男丁中取十抽一,没有经过多少训练就让他们上战场,战斗力能有多少?百姓有怨言会不会消极待战?

再者前秦毕竟是氐人建立的朝廷,但氐人占比不足十分之一,汉人和其他胡族占了大头,大一统的国民意识尚未形成,多数人的观念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徒有一族一家之殊荣。

再加上皇恩不下乡,所以自愿卖命的就更少了。这支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可想而知。

公元383年。前秦建元十九年,东晋太元九年。前秦军兵分三路南下,西路攻打汉水;东路攻打彭城;中路苻坚亲率,直指淮南寿阳。

当苻坚与淮北地方军会和之际,抵达前线的部队已有30万人。后方还有50万未南下,若是等到这80万大军全部集结,东晋恐无回天之力。

前秦大军压境,建康城内人心惶惶。朝廷委派谢安、谢玄叔侄二人主导防务。当此危难之际,谢安淡定自如,甚至玩起了围棋赌墅。

那是因为谢安对叔侄二人联手组建的“北府军”信心满满。早在四年前彭城之围的时候,谢氏就跟前秦军队有过交手。那时徐、兖州聚集着大量的北方流民,若不治理,既成祸患。遂将其收编,为北府军。

没想到的是,这支部队在彭城、三阿屡战屡胜,得到了朝廷的赏识和重点培养。成为淝水之战的抗北主力。

亡国之君中的清流:一代明君苻坚,为何输给昏庸腐败的东晋门阀?

三、东晋的战略部署

以八万对八十万,每场战斗都只许胜不许败。而且必须速战速决。兵力和国力上的劣势注定让东晋打不起消耗战。

主导军务的谢安决定调兵到最重要的地方。洛涧这个战略要地在十月被前秦所占,有了这个据点,前秦军就可以沿江封锁,使晋军处于被动。

谢玄逐令鹰扬将军刘牢之带领五千精锐北府兵,强渡洛水。东晋军以少胜多,一在于善于奇袭。刘牢之的部队是夜间突袭的,那时候驻守洛涧的秦军多为新兵。很多人没有做好战斗准备,一听敌军袭来就作鸟兽散,被刘牢之的军队斩杀上万。

二在于情报准确,苻坚的太过信任敌人。直接把襄阳之战中被俘的东晋守将朱序派去劝降。此人对苻坚阳奉阴违,直接把前秦的守备虚实透露给了谢玄,这才有了洛涧大捷。

谢玄谢石随即直抵淝水东岸,与秦军隔岸相对,决战拉开帷幕。

亡国之君中的清流:一代明君苻坚,为何输给昏庸腐败的东晋门阀?

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淝水的另一边是苻坚、苻融亲率的28万前锋,他们占据寿阳,此城是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控制着汝水、颖水、淮水等水道。

苻坚与苻融登上寿阳城头,远望八公山,见对岸草木阴森齐整,以为全是晋兵阵列,面露惧色。至此,前秦军已陷入被动局面。

苻融将这28万兵力沿江布防,巩固防线,等待后方的军队集结,双方谁也不敢打谁。

为了打破僵局,谢玄装出一副急不可耐想速战速决的姿态,派遣使者请求苻坚稍退几步,给出一小片渡口,好让他们决一死战。

意想不到的是,苻坚居然答应了晋军的请求。他原计划是先退后几步,等晋军渡河过半,再派出骑兵将敌军主力全数掩杀。

殊不知,此时的他早已众叛亲离,之前被俘的晋将朱序、徐天喜等人趁秦军撤退之际。在阵前制造哗变,大喊:秦军败矣!

缺乏组织性的秦军立马乱成一片,后撤演变成踩踏,秦军一路逃命,听见风声鹤唳便以为是晋军杀来。

晋军北府兵一举渡河,重演洛涧之战的那一幕,收复寿阳。并乘胜追击,使黄河下游皆为晋土。苻坚之弟苻融,在乱中被杀。

谢安、谢玄之所以能胜,在于他在各个关键节点制造胜利,不断累积,达到扭转战局的境界。淝水之战更是摸透了80万大军尚未集结完毕的实际情况,击其先锋,破其锐气,为东晋赢得了数十年的安稳。

亡国之君中的清流:一代明君苻坚,为何输给昏庸腐败的东晋门阀?

苻坚虽有八十万大军,但放任心怀鬼胎的异族去领军,而自己的嫡系部队只有五分之一。在全国内忧外患之际孤注一掷去攻打东晋。

更要命的是中了敌人的诡计,没等五根手指握成一个拳头就把滩头渡口都给送了。

文/和平之风

参考资料:

1、《中国历史上首次胡、汉王朝间的全面战争——以探寻淝水之战晋胜秦败的直接原因为中心》,李椿浩

2、《淝水之战中的谢氏家族》,方亚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