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阳光照耀公共服务到每一个角落
几支医疗队赶到深山高原为当地患者开展白内障康复手术,"滑索桥"工程让西部偏远山区沿江地区告别"滑溜时代"......近年来,中国在交通、通讯、医疗、养老、教育等诸多领域为人民群众推出了大量特殊公共服务项目,力争让公共服务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个角落。
公共服务事关民生,暖暖暖暖,全家无忧。为了改善偏远山区人们的出行条件,经过几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公益"慢车"多年来价格没有上涨,为了解决当地牧民的用油问题,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修建了加油站, 最低温度为零下40摄氏度,是"终身禁区"。
特殊公共服务符合群众的期望。"深山基站""小品种药品集中生产""信息老龄化""重度残疾儿童教育关爱"等专项公共服务,针对解决民生难痛。公共服务不断将覆盖面延伸到特殊地区、特殊人群,在给人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牢固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出入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少做;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基础公共服务项目,重点抓好老少贫地区、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等,成效显著。但与此同时,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依然明显,公共服务质量仍有待提高。
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应以"需要"一词开头,以"良好"一词结尾。要努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促进资源向基层、农村覆盖、边远地区和困难人群推广。这样的基本公共服务会更有温度和力量,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更方便。
记者:刘扬轩、张玉杰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