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发现骨头,揭示你的生活。

作者:科学网

通过从166位古人的骨骼和牙齿中提取DNA信息,通过基因组测序仔细分析了东亚人群的历史。

作者 甘晓

"黑眼睛,黑发黄皮,永远远离龙的继承人。我们中国人常常为"龙的继承人"的血统感到自豪。

回到过去,谁是我们的祖先,作为东亚人,我们是如何来到这里的?各民族之间有什么关系?

2月22日,学术期刊《自然》刊登了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王传超教授与哈佛医学院教授大卫·赖希合作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涉及来自全球43个单位的85位合著者,通过从166个古代人的骨骼和牙齿中提取DNA信息,使用基因组测序来微调东亚人口形成的历史。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发现骨头,揭示你的生活。

论文网页截图

"雪球"类型"查询"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柏拉图的终极哲学命题至今仍困扰着人类。近年来,人类学家试图在先进的生命科学技术的帮助下,从进化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2015年前后,对东亚个人生活充满好奇的王传超带领团队启动了研究项目。"最初,我们的计划是在全国各地的考古遗址中寻找古代骨骼,牙齿等样本,以提取DNA,对其进行测序,并揭示它们的遗传关系。王传超对《中国科学日报》记者。

研究小组在中国陕西和中国台湾的考古遗址中获得了大量古代样本。然而,样本讲述的古代故事并没有给研究人员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于是,他们放眼了更广阔的地理空间区域,从中国扩展到周边的俄罗斯远东、日本等地,加入研究团队的队伍也在不断增加。"例如,你想知道一群人在大约5000年前,也许是6000年或更远的地方,你需要关于他们周围人的信息。"王传超说。

对来自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样本的分析揭示了与贝加尔湖附近古代人类更密切的关系,这激发了他们进一步追求它们。

"从地理上看,俄罗斯远东地区几乎是人类迁徙的终点,再是北方和东方都不适合生活在白令海峡和太平洋。王传超和研究人员分析。他们推测,古代人类可能来自贝加尔湖以西的蒙古高原,并且该群体很可能穿越了整个蒙古高原并与欧亚草原相连。

2019年,王传超邀请蒙古国的研究人员加入团队,从当地考古遗址获取样本,验证这一假设。

在这项为期六年的研究中,研究团队像滚雪球一样扩大了对科学问题的不断质疑,最终,来自全球43个单位的85位合著者完成了这项工作。

最大的"东亚"考古学

研究得出了"汉藏同源"、"南岛与壮壮同源"等重要结论。"DNA结果显示,大约5000年前,黄河流域的祖先与中原和青藏高原的人们有着同源的关系,这表明他们都是中原汉人和藏缅族人口的祖先。王传超解释道。这一结论也验证了语言学上的"汉藏同源"理论。

同时,该研究还为南岛语言人口起源于中国大陆南部的假设提供了直接证据,即"与强者起源相同"。研究人员认为,起源于中国大陆南部的祖先很可能通过东南沿海到达台湾,并迁移到东南亚和大洋洲。

此外,对贝加尔湖和蒙古高原的调查驳斥了语言学假设,即"西辽河农业人口的扩张促成了原始横贯美洲的传播"。这是由于对古代DNA的分析发现,8000多年前,在蒙古高原、贝加尔湖到黑龙江盆地广袤的狩猎采集人口广袤土地上,确实是蒙古族和通古斯族人的祖先,但2000多年前并没有受到农业人口的显著遗传影响。

据了解,这是目前东亚地区最大的考古基因组学研究。"东亚报道的古代基因组样本数量是过去国内研究机构公布的样本总数的两倍,我们希望改变东亚,特别是中国考古基因组学研究长期滞后的情况。"王传超说。

第二代测序工作

在研究人员看来,这项研究的成功直接归功于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

王传超有一种很深的感受,2000年左右的基因测序每个位点花费大约1美元,测量一个人类基因组的成本高达20亿美元、30亿美元,而现在的成本仅为3000元。

2010年左右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效率并降低了成本,为古人类学研究的新世界打开了大门。

"可想而知,古人类死后被埋在土壤里,他们的DNA不断降解、腐蚀,土壤中有许多微生物和病原体。"当我们今天挖掘它们时,我们实际上是试图从一堆退化,受污染的骨骼中恢复这个人的DNA信息,新的测序技术帮助我们从大量数据中获得有用的信息,"王说。"

此外,超净实验室也是古人类学研究的"标准",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于2017年设立了这一"利器"。研究人员需要穿上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手套、兜帽,经过风雨才能进入"时空隧道",才能遇见古代人类。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发现骨头,揭示你的生活。

王传超等人在古DNA超网实验室工作(研究团队合影)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杨益民评论说:"这只是故事的开始,随着更多古代基因组结果的发表,相信过去1万年来人类在中国土地上的迁徙将变得更加清晰。"

相关: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336-2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