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作文素材 | 汉姆生 | 19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周末好文)

为了他划时代的巨著《土地的成长》。 -------- 获奖理由
作文素材 | 汉姆生 | 19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周末好文)

全文共2578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作文素材 之 汉姆生 | 19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解读(周末好文)

克努特·汉姆生是诺贝尔文学奖史上又一位挪威小说家、戏剧家和诗人,他的一生充满动荡,由于家境贫寒,自幼过着颠沛流离、饥肠辘辘的生活,而晚年由于支持纳粹党的言论,被禁于奥斯陆一家老人院,并于此地逝世。

然而命运的多舛并没有使这一伟大的文学家就此消亡,甚至挪威人民都一分为二的看待汉姆生:批判他的政治观点,纪念他的文学遗产。

汉姆生自幼被文学创作深深吸引,他认为“语言肯定会有音乐那种和谐的效果。任何时候,作家都应不断寻找感人的语言,并用得恰如其分而催人泪下。好的语言具有色彩、光亮和味道。作家的使命就是驾驭语言,发挥它的作用,而不是让它显得无力──这一点是绝对不可忽视的。作家必须能够在浩翰的语言海洋中游泳,必须能够信手拈来,挥洒自如。他不仅要知道文字的表面意思,更要掌握它的内涵。一个字往往有言外之意,潜在意义,还有旁敲侧击的意思。”

作文素材 | 汉姆生 | 19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周末好文)

汉姆生反对新浪漫主义,同时在尼采的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下,主张回归自然,反对欧洲的现代文明,提倡心理文学。

此外,汉姆生的写作风格受到了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影响,多用幽默的语言来讽刺当时的美国社会(《现代美国的精神生活》)。

1890年,他以小说《饥饿》立足于文学界,一生拥有著作《神秘》、《牧羊社》、《维多利亚》以及《大地的成长》等。

他的作品对二十世纪欧美文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他的作品对人类的本性的认知开辟了一个新的角度,因此极具革命性。

作文素材 | 汉姆生 | 19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周末好文)

然而这样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由于政治错误而晚年不善而终。

他曾一度发表支持希特勒侵略行为的文章,甚至在德国侵略挪威后,依然保持自己的观点。

直至1945年,挪威解放,汉姆生被判叛国罪,被迫进行精神检查,并最后得出“他已永远失去了正常的精神机能。”的结论,不仅判处他支付给政府一笔巨款,同时将其囚禁于奥斯陆一家老人院直至逝世。

在他生命的最后,创作了一部《在畸形的小道上》来对精神医生进行反击,可见其写作欲望之强和其思想心境之悲。

作文素材 | 汉姆生 | 19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周末好文)

《大地的成长》讲述了主人公艾萨克独身来到荒山中,通过自身漫长的开垦,他拥有了足够维持生活的房屋和牲畜。

正当他需要一位女主人的时候,兔唇的英格尔出现了,尽管她外貌有缺陷,但却是一位勤劳朴实的女人。

艾萨克和英格尔平静而安稳的过着日子,直到嫉妒成性的奥琳出现,她告发英格尔早年杀婴 -- 当英格尔发现她刚刚出生的女儿也是兔唇时,为了不让女儿长大遭受自己的经历,而将其杀死。

因此英格尔被捕入狱,艾萨克在等待妻子的日子里煎熬生活,直到神秘人吉斯勒出现。

吉斯勒可怜艾萨克,因此帮艾萨克四处奔波英格尔的事情,终于英格尔被减刑释放,然而她变了。

在监狱的日子里,她学会了很多知识也体验了城里的生活,她逐渐看不上乡村的单调和乏味。

作文素材 | 汉姆生 | 19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周末好文)

在整个过程中,他们的孩子逐渐长大,其中尤以大儿子和二儿子最为突出。

大儿子如母亲般聪明而虚荣,在城里从事体面的工作,但是对务农一点都不了解,在花光父亲的钱财之后,为了拥有漂亮的皮包去往美国,便再也没有回来。

而二儿子则与父亲极其相像,他勤劳而务实,用双手满足自己的生活,同时也享受着自然带给他的愉悦。

除了一家人的生活之外,还有很多旁系的故事来讲述那些“大地的过客”。

作品最终以“英格尔以前曾经历过一段惊涛骇浪的旅程,那段日子她住在城里,而今已经回到了家中;大千世界中,蜂拥着无数细小的微尘 -- 英格尔也是其中的一粒。人无非就是这样微不足道的一粒灰尘。然后夜晚来临了。”作为结束。

作文素材 | 汉姆生 | 19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周末好文)

《大地的成长》像是一部纪录片,对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娓娓道来,没有评论也没有抒情。

从一个人到两个人一个家,逐渐不仅牛羊多了起来,而且外界也渐渐有人介入,进而与外界的世界相连,人们开始受到城市生活的影响进而有了不同的选择和归宿,这部作品展现了“这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变成了路”的人类社会发展史。

这部作品中每一个男性都有着汉姆生的影子,汉姆生像主人公艾萨克一样喜爱质朴的田园生活和自然风光,而神秘人吉斯勒则是他内心的纠结和忏悔。

作者表达出了对工业社会强烈的鄙夷。

确实,科技的发展逐渐让人们之间的感情疏远化,例如手机和游戏机的存在,让现在的人们陪伴身边亲近的人的时间越来越少,逐渐的人类不再是使用工具的动物,而是被工具支配的动物。

作文素材 | 汉姆生 | 19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周末好文)

另外,商品的快速复制性和消费的快速化,使得人们更多的为了物质价值努力奔波,而越来越少有人愿意耐下心来读读书或者陪家人坐一坐。

这部作品的叙事风格也是清新简朴的,但是作者对于乡村的生活却刻画的极其生动和深刻,很具有代入感,然而可以产生共鸣的读者却少之又少。

的确,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很多的结局都是归于田园的隐居生活,可见这种安逸而质朴的生活是现代人所向往的。

但是这部作品中,讲述了如何打桩建房屋、如何养殖和耕种等,这近似科普一般的文字,与现代人们所向往的理想化、浪漫主义的田园生活产生了些许出入。

现代人们所向往的“返璞归真”貌似需要建立在有足够的经济基础之上,要拥有田园和别墅,而又有几人想象过那房屋是如何落成的呢。

相比之下,汉姆生笔下的田园生活是怎样的简单真实而无比珍贵呢。

作文素材 | 汉姆生 | 19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周末好文)

不可否认这部作品的伟大和成功,但是这类似纪录片甚至流水账式的描写,对于如今的读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它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可以说这部作品是需要读者静下心来慢慢品读和进入的。

另外,作者在赞美褒奖自然和劳动者,肯定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的同时,也表达出了作者保守和局限的思想,这种局限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对女性的鄙视。

这部作品中的男性角色大多具有优良的品质,例如主人公艾萨克质朴勤劳、神秘人吉斯勒聪慧包容、二儿子塞维特单纯传承,甚至大儿子艾勒斯都是单纯善良的,尽管他无能无谋、懒惰虚荣,也是遗传了母亲的特性。

而对于女性的描述就显得没有这么宽容了,她们是欲望的象征,向权势和金钱妥协。

另一个方面是将城市和乡村摆在两个对立面,貌似所有接触过城市的人都会变得浮躁势利。

然而这两者就必须是不相容的么?

一个人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源于其内心的指引,而不是他生活在什么环境和他经历了哪些过往,也许这些会对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有所影响,那也是逐渐渗透的,也是相互交融的。

倘若事物都是随着其所处的和经历的环境而变化,又何来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呢”?

作文素材 | 汉姆生 | 19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周末好文)

本文由如意王工作室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