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代刀神”于德元:淞沪会战时,一口气砍杀13名日军,活到90岁

1937年8月13日,日军停泊在黄浦江上的军舰,炮击了闸北区的中国军队,中国军队和驻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一部,在上海的八字桥附近交火!

自此,八年抗战中牺牲最大、战斗最为惨烈的“淞沪会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一代刀神”于德元:淞沪会战时,一口气砍杀13名日军,活到90岁

图 | 淞沪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

不过,此次战役与平津地区作战时中国军队几乎完全处于被动的态势不同,驻扎在上海的中国军队,对日军的入侵是早有准备的,提前一年就在上海外围做了相应的防御部署!

按照国民政府的预定计划来看,如果双方一旦开战,那么中国军队便可以凭借着优势兵力,将驻扎在上海虹口的日军赶入黄浦江,以扫除日军对中国政治经济中心的江苏和浙江地区的威胁!

8月14日,国民党军队中最为精锐的第87师和第88师,率先向日军发起了进攻。

这两个师,是防御上海的第一批部队,原为国民政府的警卫部队,同时也是由德国顾问训练出来的“样板师”,全师清一色的全制式德国武器装备,战斗力很强。

不过,看似中国军队在人数上占据了很大的优势,战斗力也不差,但实际上却处于劣势!为何呢?

“一代刀神”于德元:淞沪会战时,一口气砍杀13名日军,活到90岁

在当时,据守虹口一带的,是日军海军陆战队各部总计5000余人,此外还有3000多名的“浪人”,也就是俗称的“日本武士”。

除此之外,日军还能得到停泊在黄浦江上的日本第三舰队的20余艘大中型战舰上300多门舰炮的支援,以及从日本本土飞来的轰炸机、战斗机的空中支援。

日本海军陆战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其工事构筑甚为坚固,火力配置合理,还有坦克和装甲车辆作为游动火力点。

最重要的是,日军步兵还配属了37毫米口径的平射炮,这种火炮虽然威力有限,但对我方的重火力点,却是个不小的威胁。以至于在实际作战中,我军机枪一开火,很快就被压制住了,几乎没办法组织起火力实施反制!

第87师和第88师,虽然是德系装备的“王牌师”,但其装备的大口径榴弹炮,不仅数量极少,还缺乏特种弹药。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作战,中国军队的进攻部队,一度伤亡惨重,仅在14日当天,五二七团就有7名连长先后壮烈殉国。

此外,第88师264旅的指挥所遭到日军炮击,旅长黄梅兴少将阵亡,而他也是淞沪会战期间阵亡的第一名将官!

“一代刀神”于德元:淞沪会战时,一口气砍杀13名日军,活到90岁

然而尽管如此,中国军队士气高昂,视死如归,不计伤亡向日军展开轮番攻击。

在我军强大的攻势下,驻沪日军不得不向英租界后撤,结果被英军缴了械。

然而随后不久,日军第十一师团和第三师团在上海北部的川沙口和吴淞附近登陆,试图从我军背后实施包围。

由于我军在沿海的守备力量较弱,因此日军很快便登陆成功,并设立滩头阵地,抢占罗店等地。罗卓英将军率部赶到时,罗店已经失陷!

随后,罗卓英便立即命令第十一师将其夺回,在之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罗卓英指挥部队与日军反复争夺罗店、浏河一带。

此次战役甚为激烈,罗部损失惨重,而此次战役之后,罗卓英也成了中国人心中的一代抗日名将,并先后被升任为第十六军团长、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等职。

此时,淞沪战役陷入胶着状态,日军在不断增兵,到了9月后,日军完全夺取了制空权,并切断了我军的补给线。在当时,很多部队一天只能吃一顿饭,武器弹药更是难以得到补充!

在此等情况之下,中国军队不得不停止主动进攻,转入防御阶段!而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部队也在源源不断地向上海赶来,其中就包括杨虎城将军的西北军!

而我们本文的主人公于德元,就是西北军杨虎城特务团三营一连的少尉连副。

“一代刀神”于德元:淞沪会战时,一口气砍杀13名日军,活到90岁

图 | 于德元老英雄

淞沪战役打响后,杨虎城奉命抽调十七路军精悍力量组成了赴淞沪“增援团”,于德元就在其中!

据记载:该增援团总计有1800余名战士,每个人身上装备得有8斤重的大刀一把,六颗手榴弹和一挺机关枪。他们在抵达上海后,被编入第88师,主要任务是防守外滩阵地!

不过,外滩阵地地势低洼,战士们构筑防御工事时,其战壕挖了还不到一米,就开始渗水。没办法,战士们只好站在齐腰深的水中与敌人作战。

尽管环境很恶劣,但于德元和战友们却毫无怨言,依旧与敌人做着最残酷的对抗。

但日军的火力还是太猛了!于德元他们面对的,是装备精良并配有飞机、坦克、大炮的精锐日军,战斗刚一打响,身旁的战友们便不断受伤、牺牲,战壕里的水都被鲜血染成了酱红色。由此可见战斗的激烈程度!

然而尽管如此,于德元和战友们并未被鲜血吓到,而是义愤填膺地大喊道:“决不能让日本人将阵地攻下来!”

对于日寇的飞机大炮,于德元和战友们丝毫不惧,此时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消灭日寇!

战斗依旧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敌人的飞机大炮正在撕扯于德元和其战友们驻守的外滩阵地,一枚枚炮弹打在阵地上,顿时火光冲天、焦土横飞……

“一代刀神”于德元:淞沪会战时,一口气砍杀13名日军,活到90岁

就在这时,一颗子弹突然从于德元的头顶划过,于德元只觉得额头一热,两眼顿时一片模糊,子弹将他的头皮揭去了一层,鲜血糊住了他的眼睛!

现在战事吃紧,于德元哪里还顾得上包扎伤口,简单擦拭后,便继续持枪与日寇作战。

在接下来的几次战斗中,于德元的左腿和脖子先后挂彩,身上已是多处受伤!但此时的他,完全顾不上这些,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誓与阵地共存亡!

在后勤补给线被日军切断的情况下,于德元和战友们的武器弹药一直难以得到补充,在经过一番激战后,他们就已经陷入弹尽粮绝的困境中了。

但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后退,他们继续坚守在阵地上,怒目圆睁地盯着前方的敌人。接着,他们从后背抽出大刀,准备与日寇肉搏!

说起用大刀与日寇作战,不得不让人想到1933年日军侵犯长城口时,爱国将领宋哲元将军率领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

但由于武器弹药补给不足,加上二十九军的武器装备又远远落后于日军,因此为了能与敌人拼死一搏,宋哲元将军便组建了一支“大刀队”。在与敌人短兵作战的时候,“大刀队”重挫日军,由此名声大噪!

从此之后,“大刀”这样最原始的冷兵器,被各作战部队所青睐。民国时期著名武术家马凤图先生,还特地发明了专门针对日军擅刺特点的“破锋八刀”!

此外,马凤图先生还为此给西北军编写了《破锋八刀》和《白刃战术教程》,为西北军训练出了一支勇猛顽强的大刀队,在抗日战争中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

出身西北军的于德元,其大刀功夫自然不用说!

“一代刀神”于德元:淞沪会战时,一口气砍杀13名日军,活到90岁

图 | 令日寇闻风丧胆的大刀

于德元和战友们齐声呐喊着向敌人冲去!

他们在敌群中挥舞着八斤重的大刀,开始与敌人展开了激烈而残酷的肉搏战,顿时血肉四溅,喊杀声、惨叫声、呻吟声连成一片……

渐渐地,日寇没了动静,各种嘈杂的声音也渐渐平息下来——战斗结束了!

但战斗是什么时候结束的,于德元自己也不知道,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我还活着!”而当他仔细一想,自己接连砍杀了13个日军!

枪林弹雨中血战了一个多月后,于德元和战友们在10月份的时候就相继撤回了陕西,但1800人的队伍,最后回去的只有600人,其余1200名战友皆为国捐躯,血洒疆场!

2006年,“一代刀神”于德元老英雄因病去世,享年90岁!

有人说,于老爷子之所以能高寿90而安详离世,是因为当年斩杀敌寇太多,保家卫国用功,老天爷奖励给他的寿数!

“一代刀神”于德元:淞沪会战时,一口气砍杀13名日军,活到90岁

1937年11月4日,日军新锐第十军在杭州湾登陆,而原本部署在这一带防守的第八集团军由于上海战事吃紧,被先后抽调到浦东前线,致使面对日军该部的只有第六十三师的两个连和少量的地方部队!

所以最后结果可想而知,日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轻松完成了登陆,并开始向我军的侧后方发起攻击。

按照当下战局来看,此时我上海守军,已然面临被围歼的危险,但蒋介石却下令让部队再坚持三天。

直到4日后,日军新锐第十军开始渡过黄浦江并与“上海派遣军”夹击我上海守军时,蒋介石才下令撤退。

但此时撤退,为时已晚,加上当时通讯手段又极为落后,因此此命令到达各部队时,已经是11月9日。

匆忙撤退,最终只会导致部队混乱,撤退最后也会变成“溃退”!果不其然,中国守军右翼部队很快便陷入了混乱,并遭到日军的沉重打击!

到11日的时候,上海已经宣告沦陷,持续近3个月的淞沪会战,正式告一段落!

“一代刀神”于德元:淞沪会战时,一口气砍杀13名日军,活到90岁

而历史证明,淞沪会战的失败,对当时国内整个战局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直接导致了12月初的“南京保卫战”陷入被动局面,最终还发生了人类战争史上,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当然,对于此次战役的失败,其原因是多重的,其中我军武器装备的落后是一重要原因;此外,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高层的一些错误决策,也是导致此次战役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话说回来,此次战役中,我中国军人顽强不屈的精神,也让全世人民为之动容,日军扬言“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也最终化为泡影,并且开始一步步深陷中国战场!

而除了于德元之外,此战中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爱国英雄,他们为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之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