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元璋去寺庙拜佛,问住持:朕要下跪吗?住持只回答了8个字

朱元璋也被称为明太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40岁成为皇帝。在此之前,他是一个穷困潦倒、随遇而安的乞丐,他的经历被众多史学家认证为“咸鱼逆袭”的典范。

他最初只为怎么活下去绞尽脑汁,若不是他来到了寺庙,被方丈救助,恐怕他的一生也不会有这么大的改变。

朱元璋去寺庙拜佛,问住持:朕要下跪吗?住持只回答了8个字

当朱元璋以皇帝身份降临在这间小破庙时,看见曾经的方丈,身份如此悬殊,顾虑甚多,他问住持是否还要下跪拜佛。面对在旁人看起来相当棘手的两难问题前,见识过许多人和事的住持仅是微微笑,说了八个字,就成功化解了这个尴尬的问题。

一、乱世中谋生

元末明初,和任何一个更迭的朝代一样,各地君主为了扩大国界,彰显自己的权利,向邻近土地发起战争。战争的受益者永远是一个国家的皇帝,受难的永远是百姓。百姓们在战争中流离失所、无依无靠,吃一口热饭都成了奢想。

朱元璋去寺庙拜佛,问住持:朕要下跪吗?住持只回答了8个字

朱元璋在这个时候还是个毛头小子,父母因为疫病和蝗灾,没有足够的食物,也没有能力接受医生的治疗,最终被病痛折磨至死。他父母下地安葬的费用,都是邻居出的。厚道的邻居还拿几条破衣服、破布裹上尸体,朱元璋的父母才得以成功下葬。

自这以后,朱元璋就是没有亲人了,他到处流浪,没有远大的理想,只为讨口饱饭。四处游荡,居无定所,遇上蛮横无理的士兵,都没办法睡个好觉。于是他想到,不如就去往寺庙,僧侣们都很善良,相信会给他吃和住。

朱元璋去寺庙拜佛,问住持:朕要下跪吗?住持只回答了8个字

朱元璋体瘦力虚,刚到寺庙门口,住持就接下他。对于双方而言,他们都有各自的目的,朱元璋要吃的,寺庙包吃包住,这是乱世内最好的生活条件。住持年纪大了,寺庙有很多活需要年轻人干,收留他也不是件坏事。冥冥之中,朱元璋和这所寺庙有了关系。

朱元璋平时在寺庙里会做些粗活,剩下的时间会念佛,这样的生活远离战争,每个人的生命得到了保障,寺庙就像是他们的庇护所,就在朱元璋以为要在这里悠然自得地度过一生时,他的领导才华开始展现了。

朱元璋去寺庙拜佛,问住持:朕要下跪吗?住持只回答了8个字

但凡寺庙里遇上争执不下的事情,朱元璋总能第一时间了解并赶到现场开导他人,他会给每件事下好判决,大部分人还是挺满意结果的。久而久之,朱元璋处理这些琐碎事情越多,他的威信力越大,许多人遇到了麻烦,会先去找朱元璋评理。

有了朱元璋稳定寺庙和谐,住持放心不少。这就像现在公司里领导和下属的关系,下属在工作中表现出色,领导自然会下放部分权利让下属驰骋职场。

朱元璋去寺庙拜佛,问住持:朕要下跪吗?住持只回答了8个字

朱元璋接受了住持给予的权利,这就让时常待在住持身边的僧侣们眼红了。他们在想,凭什么朱元璋这刚来的小毛孩会被住持这么喜欢,这其中肯定有猫腻。不管是为了找出真相,还是趁机发泄嫉妒和怒火,朱元璋被他们狠狠地恶搞了。

他们打伤了朱元璋,这时候身为寺庙的大管家,住持不能随意发表意见,不然会拉拢不了人心,很容易陷入又一轮的权利争斗之中。住持不愿意发生这种事,本来寺庙外纷争不断,要是寺庙内还不安定,那么他们这群人能去哪里呢?

朱元璋去寺庙拜佛,问住持:朕要下跪吗?住持只回答了8个字

于是,朱元璋听从住持的话,离开了寺庙。此处不留爷,自由留爷处,他到了外面的世界,那是他人生的全新开始。

二、乱世出英雄

元朝末期,社会秩序崩坏,各路人士粉墨登场。朱元璋从寺庙出来,遇上了想要反抗元朝残余势力的起义军。他本就对元朝复辟不抱有任何期待,也不希望元朝崛起,新起的王朝或许能够拯救当下的百姓,于是乎,他加入到了起义军之中。

他的才能继续在起义军里发挥作用,他有过硬的用人之道,统兵作战不输其他军官。很快,朱元璋的队伍打了好几个胜仗,强化了士兵士气。后来朱元璋索性增大控制范围,把军营内看不爽他的士官都收缴了,不知不觉间,他有了一批能够匹敌元朝的军队。

朱元璋去寺庙拜佛,问住持:朕要下跪吗?住持只回答了8个字

朱元璋可谓是乱世中的一个英雄,没想到他率领的将士能成功地击退了元朝的残余势力,让这片土地重新恢复了过往的生机。当这片国土重新迎来生机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慢慢地回归到了正轨。

三、主持巧解难题

朝代更迭至了明朝,这是一个全新的朝代,朱元璋成为了皇帝,今日的他完全没有昔日落魄的影子,走起路来威风凛凛。他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和当时住持做的选择有着间接关系。最重要的是,住持让他有地方住,有饭吃,即便成为了君王,朱元璋也没有忘记这位恩人。

朱元璋到了原来的寺庙,这可把庙里的僧侣们吓坏了,当今圣上怎么来这破庙参观?他四下看了看,僧人们感到害怕,因为他们认出来了,面前这个不怒自威的男人,正是从前被他们欺负过的小伙子。

朱元璋去寺庙拜佛,问住持:朕要下跪吗?住持只回答了8个字

面对这些人,他心中起了些许波澜,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如今朱元璋已手握大权,一声令下,就能处死这些僧侣。他摇摆不定,面对大佛,他向老住持问道,是否需要下跪。这不单是个问话,也是他向老住持寻求帮助。

表面上看,他是在顾忌身份,皇帝不能胡乱下跪,颇有些挑衅老住持的意味。实际上,朱元璋在向老住持讨教,要不要原谅这群欺负过他的人?

朱元璋去寺庙拜佛,问住持:朕要下跪吗?住持只回答了8个字

老住持看出了朱元璋的疑惑,他见多识广,一番思考之后,回答了这八个字:“今世佛不跪过去佛。”说出此话,在场的人愣了半晌,随后舒缓一笑。朱元璋更是藏不住喜悦之情,他心中的问题有了答案,没有过多计较以前的事。

老住持的话让所有僧人脱离苦境,也让朱元璋释然,不得不佩服他的智慧,要是处理不当,恐怕会有可怕后果。这件事也体现朱元璋是个心胸开阔的人,他不会因为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更不会因为这些小事就把对方置于死地,从这一点上来说,朱元璋还是有些许人情味的。

朱元璋去寺庙拜佛,问住持:朕要下跪吗?住持只回答了8个字

总结

乱世出英雄也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朱元璋成为皇帝似乎是冥冥中注定的,没有老住持出手相助,他可能已经饿死在路边了。如果老住持不是为了维护寺庙稳定将朱元璋赶出去,他可能不会加入起义军,也不会找寻自己的奋斗目标,这就是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

朱元璋也没有太过在意以前的小事,以一种阔达的心怀去包容那些人,凸显出了他的人格高度。读历史,看人物,不仅仅受到曲折情节的吸引,更是要从人物的所做所言中认识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样方能提高自己的感受力,更好地去适应多变的社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