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样坐月子,真要命

这样坐月子,真要命

原创 | 孕事

摘要:请拒绝那些坐月子的陋习!

01

坐月子坐出肺栓塞

这样坐月子就是害人!

坐月子,专为产后妈妈恢复而生。

但不少妈妈,并不能随心的坐月子,只要产后回到家,过来人的各种安排就来了:

不要洗澡!不要刷牙!不要穿拖鞋!不要吃盐!不要吃蔬菜水果!不要下床走动.....

说着是为产妇好,得听,不然会落下“月子病”!

可就是这样的陈规陋俗,让不少妈妈陷入危险中。

就拿眼前的例子来说吧:

1月11日,@每日商报 就报道了一则新闻,杭州一位28岁的剖腹产妈妈小凡,就因为听家里人的,按照旧俗坐月子,差点丢了命。

这样坐月子,真要命

术后回到家,小凡就被当成重点照顾对象,妈妈和婆婆都让她遵循旧法,产后不要下床,不要吹风,不要洗澡,这样恢复才好。

小凡拗不过,只好照做,月子期间就一直躺着、养着。

结果这一个月子坐下来,小凡身体不对劲了,起初是小腿肿胀,发红,情况一天比一天严重。

起初她以为是生孩子伤到了,就更加不敢下床,谁知情况越来越严重,左腿肿得越来越粗,还出现胸闷,喘不过气,四肢无力,浑身虚汗的情况。

之后,家人紧急送她去了医院,到医院检查,竟是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肺栓塞!

肺栓塞,致死率非常高,好在及时手术,小凡才脱离危险。

而导致小凡陷入危险的肺栓塞就是产后久躺不下床、不走动引起的。

医生提醒:产后妈妈是需要好好休息,但一定不能过度,产后是血栓高发期,久躺不动会加大血栓风险!

02

躺月子,千万坐不得!

很多产后妈妈听长辈的,产后要静养,能躺着就躺着,不要下床,但久躺不下床,真的非常危险。

太多太多妈妈因此一脚踏入鬼门关。

这样坐月子,真要命
这样坐月子,真要命

2021年7月,福建一名20多岁的妈妈,因为坐月子家人让静养休息,结果躺出了脑血栓,术后昏迷了11天,四肢瘫痪,无法站立行走,只能躺床。

经过了3个月的康复治疗,才能正常语言沟通,搀扶行走。

2017年11月,武汉一名27岁的剖腹产妈妈,因为听家人的方法坐月子,不下床,不吹风,还各种浓汤大补,结果导致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并且已经有肺栓塞的迹象。

2019年5月,湖北一位生完二胎的37岁妈妈,在产后37天后突然在家死亡,原因就是在家中因肺栓塞引起呼吸、心脏骤停,最终死亡,令人痛心。

这一桩桩一件件惨痛的案例告诉我们:不能再盲目相信老理儿了!要向陈规陋俗说“不”!

无论是孕期还是产后,都要保持一定的活动量,完全不运动,容易形成血栓,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危及生命!

03

孕期、产褥期,是诱发血栓的高发期!

血栓究竟是个啥?

血栓,指的是各种原因导致血管内由血液或成分凝集成的固体质块,可发生于动静脉、毛细血管等整个循环系统部位。

在妊娠期、产褥期,在激素的作用下,身体血液会处于高凝状态,再加上肚子一天大过一天,“负重越来越大”,下肢血流缓慢,就容易形成血凝块。

如果再加上久坐、久卧,血液循环不畅,就很容易在骨盆或下肢静脉形成血栓。

这样坐月子,真要命

这些血栓一旦崩落,就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肺,把肺动脉塞住,引起肺栓塞。

肺栓塞非常可怕,产后肺栓塞的几率更是比产前高15倍。

肺梗塞是现代人最常见的猝死因素,比心肌梗塞‘杀人’更快,一旦血栓将肺动脉大血管堵塞,不到几分钟人就会断气,而孕产妇是肺栓塞的高危对象。

孕事妈提醒妈妈们,产后一定要尽早下床左右,如果出现三个症状,一定要警惕,最好及时就医!

下肢肿胀、疼痛、发热。

小腿后方或大腿内侧有压痛,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好转。

发红和疼痛(特别是沿着静脉路径)。

这样坐月子,真要命

如果血栓在静脉内游离并进入肺部(肺栓塞),症状包括: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胸部疼痛、头晕或晕厥、心率过快。

如果妈妈们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及时引起重视,血栓不及时治疗,血凝块会破裂并穿过血流到达肺部,肺栓塞是很危险的,是医疗急症。

04

科学坐月子

是预防致命肺栓塞最重要的一步!

肺栓塞听起来可怕,但其实只要妈妈们积极主动的去做好预防,是可以预防的。

要避免血栓的形成,最重要的是要避免血栓的形成,最重要的是消除风险因素,具体如何做呢?

1、尽早下床走动

无论是顺产妈妈,还是剖腹产妈妈,都要尽早的下床走动,特别是剖宫产的宝妈,虽然有伤口疼痛不适,但是拔除尿管后也要尽早下床,在家人帮助下适当多活动。

到了可以下床的时候,早走动,多走动,既可以促进身体恢复,也可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2、科学坐月子

饮食要清淡,不要浓汤大补。多吃蔬菜、水果,吃足量的膳食纤维预防便秘。

保持环境的舒适。保持适当的室内温度(26-28℃),不冷不热的状态最好,可以使用电风扇和空调,只要不对着产妇和妈妈直吹。

保持充足的休息。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如果感觉疲劳,就马上休息。

月子期保持适当的活动。对产后妈妈来说,坐月子期间每周的活动量都会有些不同,妈妈们可以参考以下指导,让自己多动。

●产后第一周:遵医生指导多下床走动,活动活动身体就可以,不要做家务,也不要长时间抱孩子。

●产后第二周:可以自己给宝宝喂奶和换尿布了,家务活可以让家人来做,自己负责身边的卫生,多动动对恢复好。

●产后第三周:多走走、适当的弯曲身体,多下床走动,本周可以做一些做饭这样的轻微家务活,保持一些活动量。

●产后第四周:可以做日常家务、照顾宝宝等,下地后,慢慢习惯普通生活,可以出门溜溜,控制在短时间内。

●产后第六周:1个月复查健康的话,可以做一些轻微运动,如骑自行车、开车等。

05

3个月子大坑,妈妈们一定要避开!

坐月子,一定要坐的科学,这样才能恢复好,除了上面的躺月子坐不得,以下这些月子,也坐不得。

不要坐“闷”月子

坐月子最重要的是要妈妈舒服,产妇本身就很怕热,不能捂得太严实,夏天炎热,可以使用空调或风扇,不要直吹,冬天也是,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开窗通风,只要避免冷风直吹身体即可。

这样坐月子,真要命

不要坐“淡”月子

产后不吃盐,真的不能忍,月子里会大量冒汗,也会丢失盐分,所以补充食盐是必要的,千万不要一点盐都不吃,人每需盐量约为4.5-9克,适量的盐会增加食物摄取量,能补充大量维生素、蛋白质,有助于新妈妈身体恢复。

不要坐“补”月子

月子里浓汤大补不仅容易堵奶,还容易诱发胰腺炎,特别是剖腹产妈妈,在产后1.2天都是建议吃流食,因为经历过分娩后的身体根本没办法去接受和消化硬的食物。

在月子期要重视蔬菜水果的摄入,做到食物均衡,多样,充足,但不过量,这样才能保证妈妈的健康和乳汁的质量。

希望妈妈们都能科学坐月子,好好的保护自己!

参考文章

《澎湃新闻:听信老人言,月子不下床,新妈妈20天只吃不动患肺栓塞》

https://www.babycentre.co.uk/a415/accidental-poisoning-and-swallowed-objects

https://copublications.greenfacts.org/en/accidental-poisoning/l-2/6-conclusion.htm#3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