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陕西73岁抗战老兵,被授特等功臣却心有不安,总会想到牺牲的战友

他既是特等功臣,又是一级战斗英雄,带领12人奇袭敌军团部,回国后十年还是连长,毛主席亲自过问,却官至副师长。

从朝鲜战场凯旋后,杨育才作为英模受到了表彰,后来,他逐渐归于沉寂。默默在基层耕耘着。可是以他为原型的《奇袭白虎团》被拍成京剧,1964年8月,在北戴河的毛主席观看这部剧时,突然想起了在全军英模大会上接见过奇袭白虎团的原型,问就在身边的总政治部主任:这人还在不在,(如果在)现在任什么职务。

可是调查的结果,当时杨育才随部队驻守江苏徐州,他的职务是某师侦察连副连长。师政治部的干事在找他,而当时他正带领战士在生产基地进行抓生产搞训练。当时这个年近40的英雄人物正带领侦察连的一些小战士在刺骨河水中练习武装泅渡。

特等功臣杨育才,回国十年了还是少尉,经过毛主席的关心,做好了转业打算的杨育才被快速提拔为连长,营长,之后是副团长、师副参谋长,直到在副师长职务上退休。

陕西73岁抗战老兵,被授特等功臣却心有不安,总会想到牺牲的战友

杨育才

杨育才身材高大,胆大心细,对于捕俘颇有经验,所以多次完成对敌侦察任务。战友们亲切地称他“大力士”,“小诸葛”,说明他力气大,点子多。他还有个外号叫“飞毛腿”,说明他行动迅速。在某次阻击战中,他带领全班击退了敌人一个连的进攻。因为有突出战绩,很快晋升为侦察排副排长。

也正是他带领勇士们通过奇袭方式端掉了李承晚借以与我们顽抗的资本--白虎团,彻底瓦解了敌方的斗志,有效减少了我们发动的金城战役的阻力,从而为朝鲜战场上收官之战奠定了胜利的基础。正因此次成功奇袭,杨育才获得了国家和朝鲜给予的极大荣誉称号。

杨育才1926年出生在陕西勉县定军山镇一个贫农家庭。从小失去母亲,七岁就给地主放牛,也没上过学。13岁那年为躲避抓壮丁逃出家门当童工挣钱贴补家用。1948年,杨父去世,他回家奔丧,还是被抓了壮丁,是人民解放军拯救了他,之后他选择加入人民军队,因思想进步,表现积极,第二年入党。又是一年,在1951年6月,为了保家卫国,他赴朝作战。

1951年10月,杨育才任副班长,到1952年下半年,他已经是副排长了。

1953年中朝军队已经让美国感觉占不到任何便宜,于是交战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时任南朝鲜总统李承晚,竟然破坏停战协定刚达成的战俘遣返的协议,也是仗着自己有继续顽抗的资本--首都师第一团,这个团可谓韩国精锐中的精锐,正规的王牌,该团在襄阳守备战中表现突出,被誉为“国军主力”,获授虎头旗。所以该团又称为“白虎团”,他们拥有清一色的美式新装备。

陕西73岁抗战老兵,被授特等功臣却心有不安,总会想到牺牲的战友

白虎团团旗

对于李承晚的骄横,克拉克这个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说:既然他没认识到威胁,没有得到足够的教训,就让中国人好好给他们上一课吧。

我志愿军通过对敌人分析,认为“白虎团”作为敌王牌,装备精良,且布下重防,如果强行突破,可能会造成重大伤亡。战前会议上,决定采取“擒贼擒王”战略,先吃掉“白虎团”,既打掉敌人的屏障,又鼓舞士气。

既然硬取不妥,那就来一次突袭。

集速度、力量和智慧于一身,并具有丰富侦察经验的副排长杨育才被选中。

杨育才从侦察排挑选了十二人,他人高马大,鼻子高挺,穿上了缴获的美军制服,转眼就成了“美军顾问”,其他侦察兵的身份就是护送“顾问”的南韩官兵。

行动前,杨育才对勇士们说,说起来是精锐,其实是假把式,战略上我们要藐视他们,战场上必须重视起来。行动起来大家千万小心。

在战友们掩护下,勇士们冒着敌人的密集火力,根据预定的侦察路线,逐步进入“虎口”的415高地。

已经深入了敌人腹地,一切只能靠自己。狡猾的敌人荀备森严,一路上岗哨密布。如何进入“老虎”的心脏。杨育才一行在敌人严密防守中要快速穿插,同时也要想方设法逮住“舌头”,一来是要查出他们的口令,一来也要知道“白虎团”团部在哪里。

敌人又发起一颗照明弹,杨育才借着亮光检查队伍,警觉地发现队伍中多了一人,这家伙迅速成了俘虏。原来是被我猛烈的炮火吓破了胆了鬼子,先前躲在沟边,看到行进的队伍,误以为是自己人,于是跟上了队伍。当然,敌人的口令和白虎团团部的位置信息被我们掌握了。

陕西73岁抗战老兵,被授特等功臣却心有不安,总会想到牺牲的战友

右杨育才

刚处理完俘虏,警觉的突袭队员听到了草丛中沙沙声,于是我们可以借机对口令,侦察员用韩语高喝一声:“干什么的?”敌军说是游动哨。再对口令,敌人马上回答”古伦姆’,侦察员用韩语对上“欧巴”。

就这样,因为有了口令,轻松地与敌游动哨擦肩而过。英勇的十三个人像是十三支利箭,飞快地向二清洞的“白虎团”团部射去。

突袭队员算是进入了“白虎团”的团部外,但敌军首都师机甲团某营的车队拦住了去路。不容多考虑,杨育才指挥发动突然袭击,趁敌人被弄得发懵之时,不与他们纠缠,英雄队员们冲过了公路,直扑“白虎团”团部。

突袭队被杨育才编成三个战斗组,两组分别突击敌警卫室和会议室。另一组负责攻击敌团部作战室。警卫室的战斗首先打响,杨育才大喊“打”!真正的战斗正式开始。攻击警卫室和会议室的没遇多少阻力,迅速解决了战斗。

袭击团部作战室的突击队员包月 与李志听到号令,对准敌警卫室窗口投进两颗手榴弹,随着两颗手榴弹在室内的爆炸,屋里的电灯熄灭了,白虎团团长一时搞不清出了什么状况,他做梦也没想到重兵布防下,有人吃了豹子胆敢闯进“白虎堂”。作战室乱成一团,硝烟之中,我英勇的突击队像神兵天降般地冲进去,一阵猛烈扫射,敌人晕头转向,屁滚尿流,吓得四处逃窜。敌机甲团团长当场被击毙。其余的敌人象无头的苍蝇,只有选择投降。

突袭队仅花了十几分钟就干脆利落地解决了战斗。一阵突袭,击毙97个敌人,俘虏敌军事科长等共19人。杨育才看到室内挂着一面有白色虎头,做工精美的军旗,于是一把扯下来当成了战利品,这就是李承晚亲自授予“白虎团”的虎头旗,李承晚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已引以为傲的白虎团还没痛快地打一场就被端了老巢,连虎头旗也成了志愿军的战利品。

打掉了敌团部之后,突击队员们一鼓作气,又将附近的油库和弹药库顺带炸掉。爆炸声此起彼伏。这次突袭任务获得了圆满成功。从而为奠定和平的金城反击战取得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庆贺的是,我们的勇士无一伤亡,在我军特种作战历史上也是一个奇迹。

陕西73岁抗战老兵,被授特等功臣却心有不安,总会想到牺牲的战友

杨育才特等功奖旗

因为功勋卓著,杨育才被记特等功,第二年又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突袭队荣立集体特等功。并被授予特等功奖旗。

杨育才面对党和国家给予的巨大荣誉,感到心里沉甸甸,自觉想想为国牺牲的战友,心中实有不安,他表示只有努力做好工作,才能对得起无上荣誉和为国捐躯的英雄。

如果敌人胆敢再来侵犯,我们还要用打虎的精神,与侵略者进行生死较量。我们是为了祖国的利益而战,胜利永远只会属于我们,属于我们所向无敌的正义之师。

1999年4月25日,杨育才作为英模进京观光团成员再次来到北京。因为年纪大了,加上患有心脏病、脑血管病,还做过胃切除手术,身体已经很虚弱。他本打算到解放军总医院彻底检查,但没想到,这位在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教育和激励了几代人的共和国英雄,终因医治无效,不幸病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