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婢女逆袭成太皇太后,废皇帝却乱权不乱政,被称为千古一后

北魏冯太后的传奇人生堪称精彩,不是名门望族出身,却年仅十五岁便当了北魏的皇后,后来二十四岁便成了冯太后,膝下尚无一子,值得一提的是,冯太后垂帘听政二十年有余,在旁辅佐两代帝王处理朝政,为北魏政权的长远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后世无一不称赞冯太后是“千古一后”,那么冯太后从一介平民到北魏声名显赫的冯太后做了多少努力?为何冯太后无子嗣还能垂帘听政两代君王?

从婢女逆袭成太皇太后,废皇帝却乱权不乱政,被称为千古一后

冯氏原先是死囚犯的女儿,年幼时为了过上安稳的日子,便投奔在宫中封为昭仪的姑姑,在其姑姑的安排下,冯氏在宫中当起了,后宫里好的是足以养活自己,但若是做事不仔细轻则被逐出宫外,重则小命不保,因而在后宫里做事当真要小心谨慎一些,好在冯氏为人机灵,并未出过什么差错,古代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后宫的女子,不管是嫔妃还是宫女都是皇帝的女人,所以不单是后宫的嫔妃们争宠,宫女们也会费尽心力来吸引皇帝的注意。

从婢女逆袭成太皇太后,废皇帝却乱权不乱政,被称为千古一后

比较巧合的是,冯氏与太子拓跋濬自小便相识,当时拓跋濬只与冯氏玩耍,大概这就是偏爱了吧,但年少的欢喜与长大后又不相同了,拓跋濬贵为太子,将来可是一国之君,冯氏要想在众多嫔妃中脱颖而出也是相当不易的,冯氏深知宫中好看的女子比比皆是,拿什么来吸引太子拓跋濬的注意呢?既然外在条件都大抵差不多,那就提升内在修养,冯氏十分勤勉,只要是自己不会的都学个一二,虽说比不上大家闺秀的才女,但也是见多识广学得通透了,后来拓跋濬即位后,冯氏被封为贵人,这个等级在后宫中算是中上等了,作为一个宫女到贵人,这恐怕是很多宫女遥不可及的梦想了,但冯氏的眼界不仅于此,眼见后宫中皇后的位置空缺,后宫的嫔妃们谁不眼红?而冯氏用了四年的时间,超越后宫的嫔妃们坐上了皇后的位置,那一年冯氏才15岁,这足以见得冯氏确有过人之处。

从婢女逆袭成太皇太后,废皇帝却乱权不乱政,被称为千古一后

拓跋濬登基后,迎来的可不是北魏的繁盛时期,反而是一堆烂摊子,当时太武帝被内侍宗爱所杀害,拓跋濬年仅十二岁便登上帝位,皇帝年幼一般会由朝中元老级别的大臣们代为掌权,只是这权一旦放到大臣的手中,想要再收回来可是不容易的,再加上之前太武帝为平定天下耗费国力,当务之急是要先稳住民心,拓跋濬第一步就是广纳谏言,废除之前祖父拓拔焘颁布的打压佛教政策,一方面让佛教在民间得以发展和延续,另一方面也让北魏的思想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除此之外,拓跋濬还尤为重视北魏的法制方面,意在改变北魏之前君臣之间的被动关系。

从婢女逆袭成太皇太后,废皇帝却乱权不乱政,被称为千古一后

拓跋濬自小习武,他也想像祖父拓跋焘一样征战四方,但这位年轻的君王却英年早逝,冯氏在28岁就为其守寡,暂且不说冯氏会面临什么样的处境,膝下无一子就足以让她抱憾终生了,拓跋濬驾崩后,冯氏久久不能释怀,甚至欲随先帝西去,在众人成功阻拦下,冯氏彻底清醒过来,人虽死了,但活着的人却要好好地活着,在先帝拓跋濬的葬礼举行完毕后,太子拓跋弘登基时与拓跋濬一般大,难道北魏又要重演权臣执掌大权的一幕吗?并不会。

从婢女逆袭成太皇太后,废皇帝却乱权不乱政,被称为千古一后

在献文帝登基后,朝中侍中、车骑大将军乙浑便借着新帝年龄尚小这一时机,趁机独揽大权,并拿着鸡毛当令牌肆意杀戮朝中大臣,一时之间朝中上下人心惶惶,献文帝只能问冯太后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乙浑之所以能如此胆大妄为地玩弄人心,可以看出来他对献文帝是没有所谓的君臣之礼的,唯有安抚乙浑让其忠心为朝廷效力,在封乙浑为宰相后,乙浑非但没有收敛心性,反而愈加猖狂,竟然想着谋权篡位这般大逆不道的行径,于是献文帝再度找到冯太后问其对策,作为后宫之人本不该管朝廷之事,但无奈献文帝年幼,倘若坐视不理,任由乙浑发展自己的势力,那就会危害北魏的江山社稷。

从婢女逆袭成太皇太后,废皇帝却乱权不乱政,被称为千古一后

冯太后想着既然软得不行,那便来硬的,当即命令自己的心腹去刺杀乙浑,乙浑一死,即便是余党也翻不起来什么波浪来,乙浑并不知道冯太后已经采取最强硬的措施对待自己,所以在毫无防备之下乙浑被冯太后派去的心腹给杀掉了,通过此事,朝中大臣对冯太后的杀伐果断感到十分敬佩,为了北魏将来着想,有大臣恳请冯太后垂帘听政,协助献文帝一同处理朝政,其实冯太后并不想整日忙于公务,从第一次献文帝询问冯太后如何对待乙浑时就可以看出来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为了北魏,冯太后只得临朝听政。

从婢女逆袭成太皇太后,废皇帝却乱权不乱政,被称为千古一后

献文帝在执政一年后便与李贵人生下一位皇长子,按照北魏的惯例,妃子在生下皇子,并且是皇长子时,妃子必须赐死,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外戚干政,但李贵人模样生的好看,献文帝是极其舍不得这位妃子的,但冯太后坚持要处死她,并表示自己亲自抚养皇孙拓跋宏长大成人,李贵人便牺牲在北魏的传统中。后来冯太后将政权交给献文帝掌管,但献文帝每每拿不准主意还是会询问冯太后的意见,长此以往朝中大臣对冯太后赞不绝口,作为一国之君却没有得到认可,渐渐献文帝与冯太后生了嫌隙,冯太后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献文帝执政的这些年里,冯太后多多少少了解献文帝的小心思,最后冯太后认为献文帝不成大器便将其毒害,而后冯太后辅佐皇孙拓跋宏登基。

从婢女逆袭成太皇太后,废皇帝却乱权不乱政,被称为千古一后

拓跋宏(孝文帝)和先帝拓跋弘有所不同,他十分依赖冯太后,不仅事事都听从冯太后的旨意,朝中大小事务皆由冯太后拍案决定,冯太后当真与寻常女子不同,在处理朝政上有自己的一套处理方式,为何冯太后垂帘听政能被世人所赞赏?那是因为冯太后执政的目的不是为了权,而是真正为了北魏的发展执掌大权,并且在冯太后执政的二十年间,北魏的确实如同脱胎换骨一般,根基打得很扎实,在她临终前,她嘱咐孝文帝自己的丧事一切从简,一生只为国家、百姓着想,死后也不想铺张浪费,如此心性开阔的太后怎能不被称为“千古一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