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朝名将施琅上书进攻日本,却遭康熙驳回,只因这3点致命原因!

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可谓最强,不但对外打击了侵略者,对内统一了主权,而康熙帝在位是跟是平三藩,收台湾,捍卫了国家的统一,当时郑家小朝廷的降将也是当时清朝海战最强的将领施琅曾经向康熙皇帝上书,建议攻打日本,以求长治久安,而后也可效仿明朝出海,打通海上丝绸之路,在我们看来这是强兵富国的良策,可为何却遭到了康熙帝驳回了呢?下面就由小编着重分析一下。

清朝名将施琅上书进攻日本,却遭康熙驳回,只因这3点致命原因!

原来,在康熙继位初期,蒙古准格尔部就对满清八旗虎视眈眈,一向不服从清朝的调遣,而远在西伯利亚的沙俄,也就是罗刹国也对大清虎视眈眈,不断侵扰我国边境,对我国雅克萨地区可谓是垂涎已久,而对内则是有鳌拜这个不稳定因素,以及吴三桂这个随时可能反戈一击的藩王,还有施琅的旧主台湾郑经也对大清边境侵扰不断,对此,清朝可谓是内忧外患,再加上黄河泛滥,百姓苦不堪言,而康熙幸得伍次友指点,井然有序的处理着国政,按部就班的把这些因素解决,这才有了大清盛世,并且,康熙对这些不稳定因素都采取了不一样的手段。

清朝名将施琅上书进攻日本,却遭康熙驳回,只因这3点致命原因!

康熙对准格尔部采取安抚政策,对罗刹国,甚至雅克萨都采取了让步手段(罗刹国后来自己非要挑事康熙才又派人把他打回去然后签条约)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康熙把所有重心都放在了治理中原上,这才让内忧外患的大清得以喘息,而海战名将施琅的本事我们都清楚,他被称为海霹雳,乃是收台功臣姚启圣的弟子,而清朝得以收台全凭姚启圣策反了施琅,那么再次回到最初的问题,康熙因为什么驳回施琅请战日本,小编认为原因有三。

清朝名将施琅上书进攻日本,却遭康熙驳回,只因这3点致命原因!

一:历史原因

在元朝的时候,元世祖忽必烈打下的疆土可谓是世界第一啊,铁骑横扫亚洲,并且将版图扩大到了欧洲,可谓是天下无敌!而忽必烈当时的实力也没能拿下日本,是因为全国竟然没有一个精通水战的将领!忽必烈征日本带的大多数是骑兵,打算登陆后用铁骑横扫日本,结果到了地方人困马乏,所以被日本击败,而康熙认为当时的国力不如元朝,虽说有施琅这样的名将,可也不足以冒险。

清朝名将施琅上书进攻日本,却遭康熙驳回,只因这3点致命原因!

二:用人原因

施琅毕竟是郑家朝廷的降将,虽说收台湾有功,可施琅投效大清也没几年,故此康熙对他不得不防,万一施琅带兵远征,然后拥兵自立,再加上施琅水战的能力,几乎是海洋霸主了!故此康熙不会傻到让一个降将去打日本,就算施琅打下了日本,很可能也是给他人做嫁衣!

清朝名将施琅上书进攻日本,却遭康熙驳回,只因这3点致命原因!

三:根本原因

日本没在康熙考虑范围内。康熙是个统观全局的君主,除鳌拜、撤三藩、收台湾、平葛尔丹、治理黄河水患,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施琅的对日作战计划根本就不在他的目标范围之内,如果冒然攻打日本没准会给周围的罗刹国以及准格尔部带来可乘之机,且不说施琅能不能打下来还又是一个原因,再加上日本德川幕府与大清百年相安无事,康熙也没必要为了那点小地方去捅日本这个马蜂窝。

清朝名将施琅上书进攻日本,却遭康熙驳回,只因这3点致命原因!

所以,由此三点,这就是康熙驳回施琅攻打日本的原因,对此你们怎么看呢?究竟是康熙害怕施琅自立还是害怕打不过日本呢?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再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