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八”一词来自一个皇帝,看他是如何从王八逆袭成好皇帝的

“王八”一词来自一个皇帝,看他是如何从王八逆袭成好皇帝的

骂别人“王八”是对一个人极尽羞辱,杀伤力十足的攻击,被骂者也是羞愧难当,气得嗷嗷直叫。那么“王八”这个骂人的词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最早他来自于一个皇帝。

“王八”一词来自一个皇帝,看他是如何从王八逆袭成好皇帝的

根据《新五代史 前蜀世家》记载,“王八”一词最早说的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开国皇帝王建。

王建(847年—918年),字光图,小名行哥,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其家族世代卖饼为饼师世家。生得隆眉广额,龙睛虎视。年轻时的王建泼皮耍赖,以杀牛、偷驴、贩卖私盐为业,可谓是坏事干尽,为乡里人痛恨,由于他排行老八,都称他为“贼王八”。

王建因贩卖私盐被人举报,被打入大狱,当时贩卖私盐是重罪,不死也让你半死。王建知道官府的人都贪污腐败,他舍得花钱,打点狱吏。狱吏私自把他放了。他逃到武当山上躲藏了起来,武当山僧人处洪一日遇到王建,对他说:“我观你像貌不凡,贵不可言,为什么要做贼呢,你大可去投军,为国家出力报效。”

王建恍然大悟,于是改邪归正,到忠武军(今河南省淮阳县)从军。后因战功被提拔为队正,也就是小队长。在与黄巢的战斗中,因勇敢机警,升级为拥有千名手下的都头。

王建虽然不识几个字,但懂得审时度势,中和元年(881年)黄巢攻入长安,唐禧宗逃往蜀地。得知唐禧宗入蜀后,王建和晋晖、韩建、张造、李师泰四位都头一起去成都投奔唐禧宗。唐禧宗大喜,患难之时见忠心,先赏赐了他们,赐号“随驾五都”,官拜卫将军。光启元年(885年)唐禧宗重反长安,由王建护送,封他为近卫神策军宿卫军使。王建觉得皇帝看得起他,对皇帝是忠心耿耿。不几年,藩镇又攻入长安,再次由王建护送出逃。王建冒着浓烟,孤身一人保护着唐禧宗通过即将被敌人烧毁的栈道。摆脱了追兵后,二人才得以休息,唐禧宗躺在王建的大腿上就睡着了。王建忘我的精神,让醒来的唐禧宗大为感动,当即将身上的龙袍赏赐给了他。

天复三年(903年),唐昭宗封王建为蜀王。天复四年(904年),朱温弑唐昭宗,立唐哀宗,并改元天佑。王建大怒,誓杀反贼,一血国耻,并不承认天佑年号,仍用天复。天复七年(907年)朱温篡唐,自立为帝,建国号粱,史称后粱。

朱温欲拉拢王建,但王建鸟都没鸟他。王建不承认后粱的正统性,欲联合天下藩镇攻打朱温,但无人响应。同年九月,诸将劝说王建:“大王对唐朝忠心耿耿,但唐以灭亡,你不称帝,难道要把大好河山让给反贼朱温吗?你就称帝吧”。于是六十岁的王建带领文武百官在成都痛哭三天,九月二十五日在成都即皇帝位,国号大蜀,史称前蜀。

“王八”一词来自一个皇帝,看他是如何从王八逆袭成好皇帝的

王建在位十二年,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与民休息,扩展疆土。其本人也生活俭朴,为人谦恭,虽然不识几个字,但礼贤下士,善待文人,不拘一格降人才,许多原来的唐朝官员纷纷投到其旗下。

在五代十国那个群雄争霸的年代,军队的强大是一个国家安全的保障。由于前蜀临近吐藩,王建不断购买吐藩马匹,用以组建强大的骑兵。他的军队一直都很强,但不到万不得已时,很少对外用兵,中原不断的战火硝烟,百姓流离失所,而王建治下的前蜀确是一片祥与安宁。

光天元年(918年)六月初一,王建病逝,终年七十二岁,庙号高祖,葬于永陵。

“王八”一词来自一个皇帝,看他是如何从王八逆袭成好皇帝的

羞辱妻子有外遇的男子常骂其为“乌龟王八蛋”,这是元朝以后才出现的。这王八指的就是鳖,也就是甲鱼。甲鱼的腹部纹路呈现“王八”两个汉字,就称其为“王八”。古人认为,母乌龟或甲鱼趁公的不在的时候,偷偷与蛇交配,现在来看,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王八”一词来自一个皇帝,看他是如何从王八逆袭成好皇帝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