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出生2天早产儿胃穿孔!东营市人民医院儿外科联合多学科紧急营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吕增霞

近日,一名体重仅2110g的31周早产儿,出生2天出现极为凶险的新生儿胃穿孔。面对命悬一线的“手掌宝宝”,东营市人民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集团东营医院)儿外科、麻醉科、NICU等多学科医生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为其手术修补穿孔。目前,宝宝已经脱离生命危险,各项指标明显好转,生命体征稳定,胃肠功能恢复正常。

命悬一线早产宝宝出生2天后胃穿孔

12月17日,在妈妈肚子里仅“住”了7个多月的小暖(化名),在东营市人民医院出生。由于比足月新生儿提前出生,他的出生体重仅有2110克,比成人的手掌稍大。

出生2天早产儿胃穿孔!东营市人民医院儿外科联合多学科紧急营救

出生后第2天,小暖突然出现腹胀,且逐渐加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田玲玲医生立即给患儿行腹部X片检查,发现“手掌宝宝”出现了极为凶险的消化道穿孔。由于严重的腹胀挤压胸腔,导致患儿呼吸困难,NICU副主任王鑫立即请儿外科主任顾涛会诊,提出目前患儿消化道穿孔,病情危急,需要立即手术救治。

“患儿的病情非常危重,必须尽快手术。”顾涛介绍,综合病史及辅助检查,小暖是因先天性胃壁肌层发育缺损,导致胃穿孔或破裂。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是一种较为罕见且非常危重的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见于新生儿早期,多发生于早产儿。由于早产儿胃壁的肌肉发育不良,进食后胃体膨胀,加之胃酸大量分泌,导致患儿的胃体穿孔或破裂。胃内的大量气体、酸性消化液和细菌,通过破口流入腹腔,引发严重的腹腔感染、进而发展成脓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该病十分凶险,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外科治疗,患儿随时有生命危险。

闯过重重难关,多科室合作救回宝宝性命

孩子有性命危险,必须尽快手术!然而,对医生团队来说,这是一个严峻考验:小暖出生体重仅有2110克,除了胃穿孔以外,术前还存在呼吸窘迫、电解质紊乱及凝血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麻醉风险高,手术难度大。

在NICU医护人员的努力下,孩子的静脉通路迅速建立,呼吸情况和凝血功能异常得到及时纠正。当天下午3点,小暖被送进手术室。术中,儿外科医生在小暖的胃大弯发现了一裂口,长约6cm,自贲门延伸至近幽门位置,修剪边缘坏死组织后行胃壁修补术。由于宝宝是低体重早产儿,胃容积很小,胃壁薄如蝉翼,修复难度极大。经过1.5小时的手术,儿外科医生团队圆满完成了胃穿孔修补,手术圆满成功。

出生2天早产儿胃穿孔!东营市人民医院儿外科联合多学科紧急营救
出生2天早产儿胃穿孔!东营市人民医院儿外科联合多学科紧急营救

术后,小暖被送回NICU病房。手术虽然顺利完成,但还面临着许多难题。由于患儿体重低、病情重,耐受手术能力差,术后间断出现了呼吸暂停,在NICU医护人员严密观察下,病情逐渐好转,生命体征稳定,并于术后7天开始尝试喂养,进食后未出现不良反应,进奶量也逐渐增多,体重也由术前的2110g增长到术后的2300g,目前,患儿将治愈出院。

出生2天早产儿胃穿孔!东营市人民医院儿外科联合多学科紧急营救
出生2天早产儿胃穿孔!东营市人民医院儿外科联合多学科紧急营救

新生儿有这些症状,可能是胃穿孔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具有复杂、变异性高、合并症多、各器官发育均不成熟、外科手术精细、复杂等特点,治疗风险极高。新生儿胃穿孔死亡率高达50%~80%。该病早诊断早治疗,对患儿的存活率非常重要。

该病往往起病急,突然出现急腹症表现。因而孩子出生后,还没有喂奶或刚开始喂奶,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腹胀、呕吐、精神反应差,甚至休克,应高度警惕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并发胃穿孔的可能。尤其是早产、低体重儿,发病的可能性更高。

东营市人民医院儿外科近1年来,与麻醉科及NICU的密切合作下,开展新生儿手术10余例,病种涵盖先天性肛门闭锁、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肠闭锁、先天性脐膨出等,均取得了满意治疗效果。本例患儿的成功治愈,也体现了东营市人民医院多学科合作救治危重新生儿优势所在。科室也将不断开展新技术,拓展治疗范围,为东营市新生儿及儿童的健康不断努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