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汇集创作精华,一本书阅览冯骥才半生经典

近日,

冯骥才新书

《各有各的活法》出版。

该书集纳了其创作史上

包括小说、散文、随笔

在内的作品32篇。

用文字,折射世界的真实

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若我们只用眼去看,一般只能看见一些鸡毛蒜皮、蝇营狗苟、循环往复、平淡如水;若用点心思,比方说通过万花筒一般的文字,就像冯骥才那样,往往能让人看见一些动人心魄的风景、触动人心的真实、激发热血的侠义、直击灵魂的厚重……

汇集创作精华,一本书阅览冯骥才半生经典

精彩书摘:

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

绝壁之松是黄山的灵魂。——《黄山绝壁松》

秀甲天下的黄山最出名的有这么几样——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奇松居于四绝之首,必然有它值得说道的地方。黄山松树无数,有名有姓的不少,迎客松名气最大,常有游客专门去拍照。此外,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美人松也名气不小、颇受欢迎。然而,这么些明星奇松,却都入不了冯骥才的眼。不是因为冯骥才眼高于顶、标新立异,不过是他一贯的观察视角的延续而已。

他不说这些名松,而是讲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那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把石头撑裂,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

汇集创作精华,一本书阅览冯骥才半生经典

散落人间的真实

人最不好说的,其实是自己。——《抬头老婆低头汉》

一个一辈子没抬起过头来的男人,和一个一辈子没低过头的女人,他们能有怎样深刻的感情?

老闷儿活了几十年,从来都是低着头:出门低着头、在家也低着头,干活低着头、走路也低着头,唯一一次有据可查的抬头,是家里进了一只蝙蝠。平时抬惯了头的于姐,这次也抓了瞎。一贯唯唯诺诺的老闷儿罕见地展现一回男子气概,拿着扫帚杆一顿乱杵,解决了这个不速之客。这是老闷儿平生的高光时刻,他呐喊了几句男子汉的宣言,第二天继续低着头。

于姐可不一样,除了蝙蝠那次的慌乱,于姐从没低过头。她在家里一言九鼎,在单位也雷厉风行,甭管跟谁打交道,从不放弃主动权。老闷儿还当会计时,于姐把所有事情都经管得井井有条。后来,老闷儿下岗了,于姐又帮老闷儿再就业。一番折腾后,他们的“欢喜锅”小饭馆成了。老闷儿仍是“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于姐辞了单位的工作,仍是风风火火。只是多了个厨师曹胖子和一些有关于姐的流言。

汇集创作精华,一本书阅览冯骥才半生经典

混着江湖味的侠义

钱再多也经不住花,可咱们的交情使不完!——《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

小杨月楼和他的戏班子被大雨困在天津卫几个月,为了应付吃喝拉撒,几大箱子行头道具进了当铺。雨停了,小杨月楼犯了难,他有急事要奔上海,当铺里的东西却不能不要。他找到“大锅伙”李金鏊。这位李二爷是出了名的讲义气、好面子,常干两肋插刀的事儿。

第二天,李金鏊就凭着自己的三分脸面把箱子赎了出来。李金鏊的弟兄们听说了此等义举,纷纷到当铺替李金鏊把账还上了。接着,李金鏊大摆宴席宴请捧场挣面子的弟兄们。三个月后,小杨月楼寄来银票。李金鏊收到后分文不取,全交给当初的弟兄们去分了。

至此,天津卫的事算是了了,情义却结下了。

汇集创作精华,一本书阅览冯骥才半生经典

关于负重前行者的歌

只要脊梁不断,便会把任何超负荷的重量扛住。——《沉默的脊梁》

要说冯骥才近二十年来干得最主要的事,不是写作,也不是画画,是保护文化遗产。因此,他也有机会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民间文化守望者。用冯骥才的话说,他们是民族文化的脊梁。

他们远离繁华闹市,形影相吊,倾尽个人之所有,守护一份实实在在的灿烂的遗产。

他们不求闻达,含辛茹苦,坚韧不拔,默默劳作。

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张扬一种为思想而活着的活法。

他们是文化的脊梁,这脊梁就像他们所承载的文化一样——

有时会被压弯,但从来不会被压断。

汇集创作精华,一本书阅览冯骥才半生经典

《各有各的活法》中,还有更多精彩的文章,有更多形形色色的人、光怪陆离的事。

有从未喝醉却因酒丢了性命的酒婆,有不堪侮辱以死明志的义犬,又耍弄心机反被聪明误的黄金指,有为了寻爱罔顾生死的汉子,有如梦似幻的过去,也有混乱而真实的未来……

我们每个人都只能经历一次人生,阅读使我们有机会体验更多的可能,见证不同的活法。

汇集创作精华,一本书阅览冯骥才半生经典

《各有各的活法》

冯骥才著

领读文化策划

天津人民出版社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波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莫斯其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