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德国人对犹太人的迫害令人发指,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尤其是以迫害波兰犹太人最为凶残。
在德国占领波兰后,他们用了非常严酷的手段统治犹太人。犹太人被集体驱赶进了环境非常恶劣的犹太隔离区,禁止外出并且必须佩戴犹太星号来辨别身份,并且从事长时间的奴隶般的工作。

许多犹太人遭到抢劫和屠杀,他们教堂被摧毁,还被毫无理由地判处罚款。他们连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德国纳粹士兵随时可能冲进犹太人区,随意杀人取乐。
苏德战争爆发后,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也进入了更加残酷和疯狂的模式。
他们启动了盖世太保来肆意搜捕欧洲的犹太人,设立了6个集中营,在大屠杀的集中营里,党卫军运用毒气室,将犹太人集体屠杀。纳粹德军每占领一处土地,就将当地犹太人进行集中枪决,然后被扔进一个尸骨累累的乱葬坑。
在纳粹德军犹太人灭绝令下,超过550万犹太人被杀害,其中有100万儿童,二战结束后,在欧洲居住的犹太人锐减为原本的三分之一。
一、联邦德国的经济腾飞
1945年,刚刚走出二战的德国,民生凋敝,百废待兴,但是仅仅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他们便超过了战前的水平。
在阿登纳与艾哈得的带领下,联邦德国积极参与马歇尔计划,大面积引入外资,引入新技术与新设备。注重高等级学府与职业培训,大幅度提高了德国工人的技术水平与文化水平。加上德国人自身的严谨工作精神,德国的工业能力得到了恢复。
对外则缓和与法国的矛盾,促进欧洲一体化进程。1956年,以法国、德国为基础,欧洲六国组织了欧洲共同体,欧洲的经济与政治自此走向逐步独立,并逐渐成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外,世界力量的重要一极。由于欧洲经济连接的加强与话语权的提升,德国自身的经济水平也逐步提升。
从1950年到1966年,17年间平均增长率接近8%,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失业率仅为1.3%,这是世界上第1次实现完全体就业;工人的基本收入连续翻倍,物价却没有任何增长,社会生产的物资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需求,一度被视为奢侈品的高档耐用品,如小汽车,电视机等,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消费品,
当时胜利的盟军一方则由于朝鲜战争的失利,在国际声誉上受到了一定的打击,当时的盟军不由得疑问:到底是谁赢了战争?
但是在高人一等的物质享受之外,德国人在世界上却始终低人一等,欧洲人对两次发动战争的德国的恐惧,胜过了对战后德国经济环境的艳羡。
二、纳粹通知的见证者
1913年,维利·波兰特诞生于诞生于波罗的海海滨城市吕贝克,他是一个19岁售货员的私生子,因为母亲另嫁,他被寄养在社民党的外祖父的家里,1931年,受到祖父影响,18岁的波兰特加入了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
1933年,希特勒利用国会纵火案攫取了政权,勃兰特因此逃亡挪威,加入挪威工人党,在那里,他成为了一名主编,撰写挪威《工人报》专栏,向大众揭露希特勒统治下德国的惨状。
二战爆发后,他以战地记者的身份,跟随军队参加了西班牙挪威等多场战争积极报道德国人的入侵,亲眼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二战结束后,他回到了德国,立誓要帮助德国摆脱纳粹的阴影,拥抱更光明的未来。
1958年,柏林危机爆发,这标志着冷战的开始,两次柏林危机期间,在柏林东西方阵营爆发了非常激烈的冲突,大量东德民众涌入西柏林,场面一度十分混乱,美军与苏军在柏林地区屡次进行大规模军演,加紧备战,差一点就酿成了战争。
当时勃兰特担任联邦德国西柏林市长,以温文尔雅有理性的姿态参与双方调停,呼吁市民保持理智,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安置涌入的难民,这才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因为出色的表现,勃兰特名声大噪,当时不少人觉得连德国总理哈登纳也比不过他。
在60年代,勃兰特曾经三度角逐德国总理的宝座,终于在第三次一举功成,他是德国首位来自社民党的总理。在前三任总统的治理下,联邦德国不仅在内忧外患中站稳,还成为了欧洲国家中强大的一极。
到他上任总理的时候,最主要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已经解决,摆在他面前的难题,变成了和受害者和解,让联邦德国彻底成为一个正常化的国家。这并不会比带领新生的德国生存更为简单,德国两度发起世界大战的黑历史、美苏两大阵营的压制、东欧与西欧国家的隔阂,都让提升联邦德国的声誉变得无比困难。
三、世纪华沙一跪
为了取得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可,勃兰特提出了新东方计划,包括向苏联交好,同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互设了贸易代表机构,并与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建立了外交关系,在他的带领下,联邦德国与东欧的诸多国家外交关系上取得了诸多进展。
但是这远远不够,亲身见识过德国纳粹军的残暴,勃兰特清楚,要让德国人彻底站起来,要取得最大的受害者群体的原谅。
1970年12月,寒风凛冽,勃兰特前往波兰华沙,代表联邦德国与波兰政府签订华沙条约。该条约首次明确了联邦德国与波兰的分界线,并保证双方今后不再互相声索领土。签订仪式后,他突然提出要向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敬献花圈。
华沙犹太隔离区在二战时曾经是最大的犹太隔离区之一,由于纳粹的残酷统治,犹太人曾经在这里爆发大规模的反抗纳粹起义,数万犹太人躲进地下堡垒,用落后的武器与纳粹德军坚持了一个多月的游击战,战败之后,幸存的6万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进行了集中处决。
二战结束后,华沙在犹太隔离区设立了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这是一座巨大的青石纪念碑,用扭曲堆叠的尸体,描绘出当年犹太人饱受迫害的惨状。
勃兰特缓缓放下了花圈,突然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举动,他向纪念碑跪了下去,表达对死难者最真挚的忏悔。
随行的记者,波兰官员和民众,在片刻的震惊之后,纷纷掏出相机,将这一幕拍了下来,随即勃兰特的华沙一跪,成为了各大报纸的头条。柏兰特在随后的采访中说到:
我们无法回避事实,也不能对历史选择秘而不张。道德必须成为国际政治的一部分。
华沙世纪一跪之后,德国普遍取得了犹太幸存者的谅解,有犹太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不怨恨德国人,因为德国人是一个光明磊落的民族。
勃兰特在次年当选了诺贝尔和平奖,他代表着德国人通过对过去的彻底忏悔和真心的道歉,从此与纳粹彻底的切割,德国的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向着未来进发
四、战争后续赔偿
德国人的忏悔,绝不仅仅只是体现在总理的当庭一跪,而是体现在了长时间的赔偿上。1952年德国和以色列签订《卢森堡条约》,条约规定联邦德国从1952至1966年向以色列和犹太人世界支付了34.5亿马克赔偿,这笔款项对以色列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德国重新统一和冷战结束后,东欧国家的大量二战受害者,也得到了来自德国政府的赔偿。2000年,德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建立了一个二战受害者赔偿基金会,这意味着,德国政府对二战受害者的赔偿依然在继续,直至今日,二战的受害者们依然可以通过该基金会获得赔偿。
华沙一跪的背后,是德国人长达半个多世纪为过往赎罪的态度,这种态度取得了大多数受害者的谅解,而同为二战发起国的日本,却断然否认慰安妇的存在,却不顾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正是有了日本的存在,才让德国人的态度显得难能可贵,如今的德国人已经走出了那段阴暗的历史,向着欧洲大国的国际地位迈进,向着更好的未来迈进。
文/之梦
参考资料:《德国统一进程中两德经济统一模式研究》,胡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