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景隆损兵折将,又打开南京城门迎朱棣入城,他朱棣的内应吗?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认为宋元亡于主弱臣强。于是在1370年后,朱元璋建立分封制,将自己的二十六个儿子分封各地建蕃,作为朝廷的藩屏。其中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最为朱元璋倚重。

李景隆损兵折将,又打开南京城门迎朱棣入城,他朱棣的内应吗?

这些藩王们待遇优厚,享有特权。建文帝朱允炆在1398年即位后,为加强皇权,立即在大臣黄子澄、齐泰的建议下,着手进行削藩。

在周王朱橚、代王朱桂和湘王朱柏等五王相继被废后,由于年长于燕王朱棣的秦王朱樉已于1395年去世,晋王朱棡也于1398年3月在朱允炆登基前去世,朱允炆的下一个目标便是藩王中年龄最长、实力最大的就藩北平的燕王朱棣。

燕王朱棣实力强劲,朱元璋在世时,就担心朱棣会对朱允炆的皇位造成威胁。所以,朱元璋在临终之际遗诏各藩王不得入京奔丧。

在朱元璋死后,朱棣也在积极操练兵士、赶制军器,意图夺取侄子朱允炆之皇位。

朱允炆在废掉五王后,任命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为都督指挥使,监视燕王朱棣。

李景隆损兵折将,又打开南京城门迎朱棣入城,他朱棣的内应吗?

朱棣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棣诱骗张昺与谢贵至端礼门时,令伏兵擒杀张、谢两人,起兵谋反,发动了靖难之役。

在靖难之役之初,朱允炆的兵力是绝对优于朱棣的。但由于朱元璋在称帝后大肆清算开国功臣,所以能带兵的良将已所剩无几了。朱允炆只得起用仅存的六十五岁老将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兵伐燕。

但耿炳文的部队在真定遭到朱棣的突袭,损失惨重。潘忠、杨松两员大将被擒杀。

耿炳文兵败后,朱允炆决定临阵换将。

此时,朱允炆手中可用的将才只有魏国公徐辉祖和曹国公李景隆。

徐辉祖是中山王徐达的长子,而徐达的长女是朱棣的燕王妃。所以说徐辉祖是朱棣的至亲。这层身份关系还是令朱允炆有所顾忌的。

李景隆损兵折将,又打开南京城门迎朱棣入城,他朱棣的内应吗?

在大臣黄子澄的建议下,朱允收决定任命李景隆接替耿炳文,继任大将军统帅南军。

李景隆是开国功臣李文忠之子,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姐姐朱佛女的儿子,是朱元璋的外甥。所以李景隆与朱允炆还是表兄弟关系。

李景隆深受朱允炆的信任,缉拿周王朱橚一案就是朱允炆委派李景隆办理的。

而据史载,李景隆虽然位居高位,却是草包一个。《明史》对他的评价是缺少谋略而又骄横无比,外表凶悍却没有勇气,根本无法与其父李文忠相比。

李景隆到任后,屯兵河间。

在朱棣率军离开北平,解救永平时,李景隆乘虚率大军进攻北平。

但朱棣的世子朱高炽在姚广孝的协助下,坚守北平。

都督瞿能父子几欲破城,却因援兵不至,被李景隆传报撤退,朱高炽因此得以喘息,并马上加紧战备,泼水城墙,形成一道光溜溜的冰墙,令南军无法攀援,只得望墙兴叹。

而此后,朱棣挥师返回北平,与朱高炽内外夹击李景隆。南军不敌,李景隆在瞿能父子的掩护下,逃回德州。

朱允炆在黄子澄和李景隆的瞒报下,还嘉奖惨败的李景隆为太子太师。

建文二年(1400年),李景隆再次率军六十万在今河北白沟河与燕军展开激战。

战役之初,战局对南军非常有利,前锋平安与都督翟能冲锋陷阵,大败燕军,连朱棣的右军主将都被平安斩杀。

但由于李景隆指挥不当,战局很快被朱棣扭转,南军逐渐不支,并取终被燕军击溃,瞿能父子战死军中。李景隆再次逃回德州,后又逃到济南。在济南,李景隆部再次被燕军击溃。

李景隆损兵折将,又打开南京城门迎朱棣入城,他朱棣的内应吗?

南军在李景隆的统帅下,屡战屡败,数十万大军被歼灭,南军在兵力上已丧失优势,从此由攻势转为守势。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面对如此的败绩,朱允炆的群臣纷纷怀疑李景隆心存异心,连举荐李景隆的黄子澄都请求诛杀李景隆。

但朱允炆对李景隆却深信不疑,只是将其召回南京,命盛庸接任大将军,并没有治罪李景隆。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打过长江,逼近南京。方孝孺再次请求朱允炆诛杀李景隆,朱允炆还是不允。

在朱允炆请求议和,被朱棣拒绝后,燕军攻至南京金川门。

守卫金川门的李景隆与谷王朱橞不战自降,大开城门,迎接燕军入城。

李景隆损兵折将,又打开南京城门迎朱棣入城,他朱棣的内应吗?

南京失守后,朱允炆悲叹自己待李景隆并不薄,奈何最后还会遭其背叛。

随后朱允炆下令焚宫,最后不知所终。

朱棣称帝后,李景隆晋光禄大夫、太子太师等,朝廷议事位于班列之首,地位非常尊崇,这也令人怀疑他是朱棣的内应。毕竟在靖难之役中,李景隆葬送了数十万人马,最后又大开城门,迎朱棣入城。

而在永乐二年(1404年),李景隆不断受到弹劾,最终被削爵圈禁,郁郁而终。这似乎也印证了李景隆早已充当了内应的结论。毕竟此时朱棣大事已成,李景隆这枚棋子已毫无利用价值了。

但我们翻看史籍,从朱棣处治李景隆的过程看,朱棣似乎并不急于对李景隆治罪。

先是在永乐二年(1404年),周王朱橚、刑部尚书郑赐先后弹劾李景隆收受贿赂、图谋不轨。但朱棣并没有追究此事。

李景隆损兵折将,又打开南京城门迎朱棣入城,他朱棣的内应吗?

后成国公朱能、吏部尚书蹇义等再次弹劾李景隆与其弟李增枝谋逆。朱棣这才将李景隆的功臣勋号剥夺,但还是保留了国公之爵。

后来,礼部尚书李至刚又弹劾李景隆接受家人跪拜形同君臣之礼,其弟李增枝蓄养家奴百名,意图不轨。朱棣于是将李景隆夺爵抄家,圈禁府中。

同年,李景隆绝食,黯然离世。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李景隆或许并不是人们所猜测的内应,只是一个不善用兵的庸将。而他又不是一个忠义之士,在朱棣得势时,他又背叛了朱允炆,趋炎附势地依附了朱棣。

李景隆损兵折将,又打开南京城门迎朱棣入城,他朱棣的内应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