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句解《三国志》”系列第35篇。笔者另建立名为“文墨中的三国”的专栏,将辅助此系列。”
建安十三年正月,曹操兴建人造湖并训练水军,六月被天子封为丞相。在北方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七月曹操大举南征刘表。八月,刘表病逝,他的小儿子刘琮接替了位置,并将主要兵马安排在襄阳。与此同时,刘备屯兵樊城。

九月,曹操大军来到新野时,刘琮率州而降,刘备因突如其来的变故赶紧转移到夏口地区。曹操进军江陵并受降,同时下令荆州的管理百姓,一律赦免之前的罪过。曹操拿下荆州后,对刘琮旧臣进行论功行赏,其中封赏十五人为侯。曹操还任命文聘为江夏太守,统领刘表旧部军队。此外,曹操还积极招募荆州名士,其中有韩嵩、邓义等人。
魏国
宫殿题署
者——
梁鹄
这次招纳荆州势力,有一位另类人士也赫然在列,他就是汉末著名书法家梁鹄。根据卫恒的《四体书势序》和其他史料描述,上谷人王次仲善于隶书。到了汉灵帝时期,书法家层出不穷。他曾拜师宜官为师,因擅长写“八分书”而出名。不久后,梁鹄被举为孝廉,在鸿都门下任侍郎并升任选部郎。灵帝当时非常看重梁鹄,而曹操也酷爱梁鹄的书法,甚至将他的书法钉在自己家墙上,有时悬挂在帐中。曹操曾表示,梁鹄的书法已经胜过他的老师,师宜官。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在《军师联盟》中,曾经提到是司马防举荐曹操为洛阳北部尉的。但也有史料称,曹操本来想担任洛阳令,但梁鹄却指出曹操只适合担任北部尉。这让曹操和梁鹄产生第一次分歧。
董卓入京,天下大乱后,梁鹄归附刘表。曹操拿下刘表之后,特意提及要见到梁鹄本人。梁鹄得知后都快吓死了,以为曹操是为了报当年之仇,于是自缚前往曹操处请罪。最后曹操并没有加害梁鹄,反而留有重用。
根据史料描述,曹操后来将梁鹄带回了魏国。在魏国范围内所有的宫殿题署,都是梁鹄的字迹。笔者不久前去了安徽亳州的曹操运兵道,那里有部分梁鹄字体拓印以供欣赏。
曹操江边祭奠老友
拿下荆州后,曹操除了收降很多名士,还在长江边为逝去的老朋友进行祭奠。
根据皇甫谧的《逸士传》记载,汝南人王俊字子文。年少就被范滂和许章二人赏识,和南阳人岑晊关系也很好。早些年间曹操还没有步入仕途的时候,非常敬佩王俊,而王俊也曾称曹操有“治世之具”。
话说有一年袁绍和袁术的母亲去世(准确来说是袁术的生母,袁绍生父的嫡妻),要下葬于淮南。当时曹操和王俊都参加了葬礼,当时参加葬礼的人有三万人左右。曹操和王俊找了一个没人的地儿,偷偷聊起了悄悄话。曹操表示,天下将要大乱,而罪魁祸首一定是这两个人。为了天下苍生,如果找机会除掉二人,则天下将乱。
王俊听后指出,就像你说的,能够挽救天下的人,除了你还有谁?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二人对视大笑。
话说王俊为人“外静而内明”,曾拒绝了州郡三府的征兆。后来曹操派车去接他,也被拒绝并在武陵地区成为隐士,当时跟随王俊隐于山林的,甚至有一百多户人。献帝来到许都后,征召他为尚书,但王俊仍然拒绝。
话说在官渡之战的时候,刘表认为袁绍军实力雄厚,就打算偷偷和袁绍沟通打好关系。但王俊此时出山找到刘表表示,曹操是天下英雄,他一定能统一天下,承继“桓、文之功”。现如今您舍近求远,如果发生紧急情况,我们只能遥望漠北救援,这也太难了吧。
只可惜,刘表当时拒绝了王俊的建议。
王俊不久后在隐居的武陵去世,享年六十四岁,曹操听后非常悲伤。后来曹操攻入荆州,亲自到长江边进行祭奠,将其改葬于江陵地区,并以先贤的形象表彰他。
刘璋派兵蠢蠢欲动
曹操攻下荆州,获得了部分土地和官员人才。在曹操所向披靡之际,西蜀的割据势力刘璋对曹操抛出了橄榄枝。
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战略同盟。刘璋根据约定(或刘璋主动奉承),派遣了部分手下军队充实到曹操军中,从此,曹刘联军正式形成,等待他们的战争,将是赤壁之战(乌林之战)。
谁曾想,迎接曹操的,将是一场灾难,差点让他命丧黄泉。
文:正聊三国作者XXY
了解更多三国趣事,请多多关注,正聊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