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孟子指责墨子禽兽不如并非简单骂街,而是抓住墨家的错误

春秋末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天下大乱,孔子称这段时期是“礼坏乐崩”。众多的思想先贤陷入了深深的担忧和苦苦的思索,力图为中国找到一个医治病根的良方。而这个时期也是全世界文明爆发的时期,于是,西方有古希腊的众多哲人,古印度出现了释迦牟尼,而在中国,孔子、孟子、墨子、老子、杨朱、商鞅、韩非等一大批先秦诸子纷纷登场,儒、墨、道、法等百家思想争鸣,创造了我国思想文化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一段历史!

孟子之所以骂墨子“禽兽不如”并非泼妇骂街,而是基于儒家和墨家思想的巨大分歧。有意思的是,两家一致认为,这个世界的病根就是因为缺少“爱”,然而在提出的解决方案上,却走向水火不容的两个方向!

儒墨两家对社会矛盾的症结,都归于“不爱”

有人将春秋末期比作末世社会,虽说有点夸张,也不能说完全没道理。我们知道,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依靠的是社会秩序,社会秩序的建立,依仗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没有这两样武器,社会必将走向混乱。

春秋末年社会秩序的崩溃,就是源于由周公创立的宗法制的崩塌!

孟子指责墨子禽兽不如并非简单骂街,而是抓住墨家的错误

宗法制与分封制

宗法制是我国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制度,影响了我国几千年的历史,进而演变成深入国人骨髓的文化基因。简而言之,宗法制就是以伦理关系建立的社会秩序,它以分封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将社会人群划分成天子、诸侯、卿、士、平民、奴隶几个等级,形成一个尊卑分明,等级森严的“众星拱月”式结构,以图大周天下永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看似牢不可破的社会结构竟然慢慢松动。诸侯王对周天子的命令置若罔闻,卿大夫凌驾于诸侯头上,家臣甚至随意欺凌家主!其结果就是,下到家族,上到诸侯天子,该说话的做不了主,没资格的下人指手画脚,政令不通,礼坏乐崩!于是,天下相互攻伐,诸侯国与诸侯国要打,卿大夫与卿大夫之间也要打,甚至诸侯和天子也打!

这就是所谓的“春秋无义战”,苦的是老百姓!

儒家认为,这种社会现象就是因为缺少爱。伦理关系的基础,就是血缘关系的远近,从人性角度,爱就是核心。原来爱得那么火热的天子、诸侯、卿们,为什么不爱了?很简单,随着年代久远,他们彼此之间血缘关系淡薄了!原来各诸侯国的国君,都是周天的叔伯兄弟和儿子们,现在他们是周天子多少辈之前的亲戚,哪能还有那么深的爱?

孟子指责墨子禽兽不如并非简单骂街,而是抓住墨家的错误

墨家也认为社会缺少爱,他们认为,各阶层上下不相爱,相互之间也不相爱,上级剥削下级,无端浪费社会资源,只有重建“爱的秩序”,才能解决问题。

“仁爱”与“兼爱”之争,何以水火不容?

虽然他们都找到了相同的病根,却开出了不一样的药方,孔子开出的药方是“仁爱”,墨子开出的药方却是“兼爱”。

“仁爱”就是基于伦理的爱,基于血缘关系的爱,也就是有差别的爱。“兼爱”就是刨除一切等级和血缘关系的,平等的爱,也就是无差别的爱。

解释一下就是,儒家认为,爱的秩序是伦理为基础,血缘关系越亲近,爱得要越深。比如父子是最亲的,所以爱得要最深,叔叔关系就远一点,爱就要淡一点,邻居关系更远,所以就可以淡泊一些。墨家反对儒家的这个观点,墨子认为,人和人之间,必须建立等距离的爱,才能解决问题。

孟子指责墨子禽兽不如并非简单骂街,而是抓住墨家的错误

墨翟

墨子话音一落,立刻遭到了儒家痛责,这就是孟子骂墨子“禽兽不如”的原因:人和人之间基于血缘关系的伦理,是天性,连动物都知道,你墨子怎么能连天性都抹杀了?这话不等于心中无父吗?不就是连禽兽都不如吗?所以,孟子的批判不是骂街,确实是根据墨子的理论推导出来的结果!

当然,这么说不等于儒家的“仁爱”就无懈可击,事实上墨子也抓住了儒家的小辫子!

“小康社会”与“大同世界”,谁能解决问题?

如果将儒墨之争仅仅看作斗嘴皮子,那就太肤浅了,其实,儒墨两家之争远比这个精彩!

儒家的“仁爱”,说白了就是恢复周公的宗法制,让历史倒退到西周初期的“德治”社会,也称“小康社会”!墨家的“兼爱”,说白了就是恢复到尧舜禹时期的秩序,让历史倒退到部落联盟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也就是“大同社会”!

孟子指责墨子禽兽不如并非简单骂街,而是抓住墨家的错误

孔丘

西周的德治结构,就是以伦理为基础的宗法制。孔子认为这个秩序是没问题的,问题在于人性的沦丧,所以他强调“仁爱”教育,要重建旧秩序。

墨子恰恰相反,他认为西周的“德治”就有问题,正是因为伦理建立的上下尊卑,导致社会不公平,导致上层盘剥下层,上层当寄生虫。同时正是由于“周礼”,导致各种无谓的社会资源的浪费。

墨子主张人人平等,所有人都要参加劳动,没有特权阶级!为了践行他的理论,墨家子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他们腿上的汗毛都因长期劳动磨光了!

尽管如此,墨家还是衰微,儒家也一样。也就是说,儒墨两家都没有成功,儒家后来的成功,归功于西汉董仲舒的新儒学。

为什么儒墨两家都不能解决问题?原因就是这两家都是开历史倒车,而不是面向未来!社会是发展的,历史之所以成为历史,就是因为旧的体制不符合发展的要求,被淘汰了,妄图回到过去,只能是失败!

“禽兽不如”的墨子,同样闪耀中华

孟子认为,杨朱之说和墨子之说,都是邪说,其结果就是“率兽食人”!孟子为何要紧盯道墨两家?因为当时这两家的风头完全盖过了儒家,达到了“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可见墨家的学说影响力之大!

孟子指责墨子禽兽不如并非简单骂街,而是抓住墨家的错误

孟轲

墨子是诸子百家中最另类的一位,他的身份竟然是平民(甚至,有学者分析认为,墨子很可能是受过刑的奴隶),其他诸子都是士族阶层,这恐怕就是墨子平等思想诞生的基础。

墨子除了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还是一位伟大的社会实践家和科学家,他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

另外,墨子擅长工程机械制造,发明了多种兵器和攻城器械。风筝就是墨子发明的,他改装的运输车载重量大,又省力。此外,他还是逻辑学和认识论的重要开拓者,以及宇宙论拓荒者。

中国不缺横跨学科的伟人,但像墨子这样跨度这么大,成功这么突出的确实罕见!所以,后人又称墨子为“科圣”。

墨家思想虽然没有成为治国理念,但是它和儒家思想,及其它诸子思想一样,成为融化于中华民族文化血液里的不可获取的因子,他们共同塑造了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所以,墨子就在我们的血液里,就在我们的灵魂深处,墨子不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