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柴荣英雄一世,临终却犯了一个错误,最终为赵匡胤做了嫁衣

阁下何不随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柴荣身为五代十国的一个雄主,文韬武略不输于前人,胸中谋略自然也是不少。但是可惜的就是天妒英才,让他年纪轻轻就龙驭宾天。如果不是他死得太早,那么中原大地或许早就实现了统一。毕竟柴荣可是为数不多的敢主动向契丹发起进攻的君主,这样的事情,自晚唐以来就没有出现过了。

柴荣英雄一世,临终却犯了一个错误,最终为赵匡胤做了嫁衣

但是天妒英才,让柴荣在三十九岁就去世了。但是呢?柴荣毕竟是皇帝,他去世了,那么他的位子谁来接替呢?这对柴荣是一个很大的困扰。并非不是他没有继承人,而是他的儿子太小了。在柴荣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只有七岁,根本没有独立处理政务的能力。

柴荣英雄一世,临终却犯了一个错误,最终为赵匡胤做了嫁衣

其实这还不是最让柴荣头疼的问题,最让柴荣头疼的问题是后周的那些骄兵悍将。要知道他们连已经三十多柴荣都不怎么服气,否则柴荣也不会每次征战都御驾亲征了。柴荣能够保证,在他活着的时候,那些人不会起别的心思。但是柴荣去世之后呢?谁还能压得住他们。于是柴荣思前想后,还是和以前的规矩一样,先是册立皇后,然后又找了几位自认为靠得住的大臣,让他们来辅佐自己的儿子。

柴荣英雄一世,临终却犯了一个错误,最终为赵匡胤做了嫁衣

柴荣找的这几位大臣之中,文有范质、王溥、魏仁浦。武将他选择了赵匡胤,至于他为什么会选择赵匡胤呢?并不是因为赵匡胤能力强,在当时的确有比赵匡胤能力还强的武将,但是柴荣都不相信他们呀。一个是张永德,他是郭威的女婿。另一个是李重进,郭威的外甥。而柴荣是郭威的义子,按照道理来说柴荣应该是会选择他们两个,但是柴荣却偏偏选择了赵匡胤。

柴荣英雄一世,临终却犯了一个错误,最终为赵匡胤做了嫁衣

其实这并不是柴荣糊涂之举,而是万般无奈之下的最好最好做法了。稍微熟悉点宋史的人应该都知道“点检作天子”的典故吧,而当时做“殿前都指挥使司大内都点检”的人正是张永德。这样柴荣怎么还会相信他呢?而李重进更是不用说了,他早就因为郭威把皇位传给柴荣而心生不满了,柴荣更加不会让她来辅佐自己的儿子了。

于是他就只能选择赵匡胤了,毕竟赵匡胤也算是自己的一个亲信了。从柴荣还没当皇帝开始,赵匡胤就投靠了柴荣了,也算是柴荣的班底,于是柴荣就选择了他。当然,柴荣也并不是完全的相信他,即使是他把张永德的“殿前都指挥使司大内都点检”的职位交给赵匡胤。

柴荣英雄一世,临终却犯了一个错误,最终为赵匡胤做了嫁衣

做上了这个职位之后的赵匡胤才知道,这个职位有多不好做。虽然说他现在可以说是武将里面的第一人了,但是他的头上依旧还有三位大佬压制着他。那就是咱们先前说到的柴荣找的三个文臣。如果说只是这样,那也就算了,但是赵匡胤发现他还没有军权。也就是说他的这个职位差不多就是一个空头职位,除了应急的时候,平时可是一点实权没有。

柴荣英雄一世,临终却犯了一个错误,最终为赵匡胤做了嫁衣

为什么呢?因为他手中的军权早就被交到了另一个人的手中,这个人就是“侍卫马步军指挥使司”韩通的手中。韩通这个人一直是柴荣的亲信,每次柴荣出征都会派他留守京城。由此就可以看出,柴荣是多么地相信他。事实也证明了韩通的确没有背叛柴荣,他在赵匡胤进入皇城之后还在抵抗,最终被赵匡胤杀死。

说实话,柴荣可以说把每一个环节都给算计到了极点。他觉得赵匡胤年龄太小,资质不深,在军中的影响力也不大。就算是赵匡胤想反,那么也需要时间,而这些时间足够小皇帝成长起来了。就这样,柴荣让整个军伍和政治互相牵制,不会影响运转,但是也不会让他们抱成团。不得不说,柴荣的确是伟大的。他的计策的确是很完美的,如果是别人,那么可能还真如按照柴荣的布置,无法挣脱。

柴荣英雄一世,临终却犯了一个错误,最终为赵匡胤做了嫁衣

但是柴荣却没有想到,他想要牵制的人可是赵匡胤啊。他低估了赵匡胤,他没有想到赵匡胤年纪轻轻就已经收获了一大批人的人心。他也没有想到赵匡胤在军中的威望有那么高,他也没想到,他找的那几位“忠臣良将”只有一个韩通靠得住。

之后的情况,想必大家也都知道,那就是赵匡胤在陈桥驿来了一个“黄袍加身”在很无奈的情况下“被迫”当上了皇帝。开创了宋朝,史称“宋太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