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毛主席逝世,留给李敏8000元遗产,李敏:这笔钱留给妈妈用

作者:歷史典录

毛泽东的遗产

在爸爸去世之后,在这个世界上让李敏牵肠挂肚的,就是妈妈了。妈妈半身偏瘫,卧床不起,这正是需要做女儿的问寒问暖,侍奉汤药的时候,可李敏却不能在妈妈的身边,这使她内心感到很不安。

李敏无法在上海长期居住照顾妈妈,有种种原因。儿子上大学,女儿上小学,需要她照料,这是一个原因。

毛主席逝世,留给李敏8000元遗产,李敏:这笔钱留给妈妈用

图丨贺子珍

孔令华身体不好,胃病时常发作,还住过院,这是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她自己也病了。她先是发现自己心脏不好,胸闷难受,之后又发现淋巴结肿大,继而胳膊疼痛,抬不起来。

她本来就有神经衰弱的毛病,睡不好,吃不好,使本来比较富态的身躯,日渐消瘦,原来的军衣穿在身上,晃晃荡荡,竟撑不起来。她真有点自顾不暇了。

李敏的生活也不富裕,去看妈妈来回的路费,对她也是沉重的负担。她同孔令华都是靠薪水吃饭,两个孩子上学花销还很大。

孔令华虽然在部队里也有个一官半职,但每月所得也是有限的,他们总觉得手紧。

过去,他们把孩子送到贺子珍那里,象征性地每月寄一点钱,实际上孩子由妈妈来抚养,减轻了他们经济的压力。

贺子珍自从住院后,她的医疗费用虽说是公家报销,但她个人的花费大大地增加,逢年过节她还要给辛苦一年的身边的工作人员请客送礼,每月所剩无几。李敏也不忍心用妈妈的钱。

毛主席逝世,留给李敏8000元遗产,李敏:这笔钱留给妈妈用

图丨换了装束的贺子珍

毛主席生前一再告诫儿女们要艰苦朴素,生怕在自己身边娇惯坏了,以后无法适应平民的生活。

李敏自从搬离毛主席的住处,在中南海另辟住所后,就是自己做饭吃的,她有了工作和工资,就停止领取父亲给她的津贴,靠工资过着与普通干部一样的生活。

李敏生活的省俭,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冬天的熬白菜吃了一顿、两顿、三顿还没有吃完,她舍不得倒掉,下一顿热一热,接着吃。

东梅正在长身体,需要有充足的营养,怎样又省钱又让东梅吃好,这可难为了李敏。她出门买菜,常常要在菜摊转好几圈,捡便宜的买。

在冬天,为了给东梅换口味,她买暖房里出来的黄瓜和西红柿,净挑那些处理的黄瓜头和青颜色的拉秧西红柿。

李敏的穿着也不讲究。屋里屋外,常年就是一套布军装。女儿不穿的运动衫,她捡来穿。

有一次,一位亲戚从鞍山看她,发现三九寒天李敏身上穿的竟不是纯毛毛衣,而是晴纶织成的,袖口和衣边都已经破了。李敏解释说:“好衣服我有,平时没舍得穿,留着出门或来客时才穿。”

的确,每年的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的纪念日,是李敏穿得最好的一天。客人一走,她马上脱下来,叠好。收藏起来。

毛主席逝世,留给李敏8000元遗产,李敏:这笔钱留给妈妈用

图丨李敏(左)与贺子珍、孔冬梅

有几年,孔令华每年特地给李敏买一件漂亮的新衣服,让她在主席生日那天穿。她穿过以后就收藏起来,压进了箱底,再也没有穿过。这些衣服样式都变老了,她还舍不得拿出来穿。

这些都是从爸爸那里继承下来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使她们安于普通人家的清贫生活。看到她们如此简朴的生活,人们不禁要问:毛主席没有给她们留下遗产吗?

毛主席每个月的工资是有定规的。这些工资,他用来支付全家的生活费用,包括三个孩子的学杂费用。

此外,老家故人来访,他们在京的花费,回去的路费和带回去的礼品,全部要从这里开支。毛主席的工资要精打细算,才能做到收支平衡,否则就会出现赤字。

五十年代时,毛主席个个月要查家庭的收支帐,就是避免超支。他把自己的稿费全部交到中央特别会计室,由他们保管处理。

特别会计室是中共中央办公厅的一个单位,负责管理党费和党的活动费用的支出。

稿费的一部分,用来给毛主席买书。毛泽东极爱书,广为收藏,特别喜欢线装书。他年岁大以后,眼睛不行了,看小号字很吃力。在一次白内障切除手术之后,他看的书都换成大字本,而且排印成线装书。

毛主席逝世,留给李敏8000元遗产,李敏:这笔钱留给妈妈用

图丨毛主席与李敏

毛主席稿费的另一项用途是搞调查研究。毛泽东经常感叹自己下去搞调查,人们只给他看好的,不给看坏的,他了解不到真实的情况。

后来他建议组织一个机动的干部队,人员从各地,各县调来,一方面担任警卫任务,另一方面回去搞调查研究,调查结果直送毛主席。

他说:“这些人的路费由我来出。”他是用稿费支付调查费用的。

毛主席个人生活很简朴,对自己要求很严。他除每月的工资外,从不因个人生活动用公家的钱。他的伙食补助费,是由中办负责人开条,经毛主席批准,从稿费中开支。

由于工作关系,他常要留人吃饭。对一般客人,他从不让人家请他;除外宾外,他也不动用公家的钱。总是用稿费来请客。

毛主席的稿费,还用来给贺子珍买过药。贺子珍在建国后,身体不大好,时时生病。毛主席从李敏处知道后,很是着急,四处打听治病的良方,打听到后,不惜花钱买药送去。有一次,毛主席特地派人给贺子珍送去一千元钱。

毛主席逝世,留给李敏8000元遗产,李敏:这笔钱留给妈妈用

图|毛泽东和贺子珍

毛主席的稿费,他自己动用的,每年不到一万元,光利息都花不完。在他的晚年生病以后,深居简出,这方面的花费更少了。

在毛主席去世后,有几年时间,没有任何人提起毛泽东的遗产问题。直到1981年,中办派人找李敏,了解地的生活和要求。李敏听到谈这个问题,眼泪不禁夺眶而出。

她在1961年离开中南海时,毛主席曾说过每月补助她生活费60元。1963年李敏有了工作,拿到工资后,自动停止领取这笔钱。

这些年来她的经济一直很困难,是妈妈帮助她分担了孩子的抚养费,才支撑过来的。她对中办的同志说:“我没有什么奢求,如果可能,我只想要爸爸原来要给我的一份。”

这样,在1981年,李敏得到中办送来的8000元现金,一台20寸彩电,一台电冰箱。

这时,李讷已搬出中南海。中办给她送去一台20寸彩电,一台电冰箱。在1975年,毛主席曾批给她八千元。毛岸青也得到同样的一份。

贺子珍已重返上海。她自己说,中办给她送去了两万元,她用这些钱买了一台20寸彩电,一部高档的录音机,放在病房里使用。

毛主席逝世,留给李敏8000元遗产,李敏:这笔钱留给妈妈用

图丨贺子珍与李敏、孔继宁

李敏知道妈妈只分到两万元,说:“妈妈应该得到的比我们多,现在她拿到的太少了 我爸爸生前曾经对我说过:“我在井冈山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写的东西,很多是你妈帮我抄写的,有的是根据她的意见修改的。我这个时期写的东西的稿费,其中有你妈妈的一半呢。”可是贺子珍从来没有提出过任何要求,这是她的品德高尚之处。

李敏拿到8000元后,没有使用,也没有让家里人使用。她说:“我妈妈有病,不知道什么时候要用钱,不能老麻烦公家,这笔钱留着妈妈急需时用。”

贺子珍并没有用上这笔钱,但女儿的心意表达出来了。

全家为妈妈送行

1984年4月15日,李敏因病在家休息,中办突然来了个电话,说:贺子珍病重,已经准备好去上海的飞机票,要李敏全家马上到上海去。

李敏勉强爬起来,同孔令华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接他们去机场的汽车已经来了。孔令华搀扶着李敏上了汽车。

李敏本来就有心慌的毛病,听到妈妈病重的消息,心情沉重,心跳得就更快了。在飞机上,她脸色苍白,用手捂住胸口,竭力使自己镇定下来。

毛主席逝世,留给李敏8000元遗产,李敏:这笔钱留给妈妈用

图丨贺子珍与女儿李敏

家里人给她服了治心脏病的药,安慰她不要过于担心。女儿东梅说:“我奶奶会好起来的。”李敏的两个孩子,都叫贺子珍为奶奶。

飞机到达上海后,一部小汽车已经等候在机场,把他们直接送到华东医院。

医生陪着他们来到贺子珍的病房。李敏看到,妈妈呼吸急促,两颊通红,消瘦憔悴,她难过得要落泪了。

李敏俯身靠近妈妈,轻轻地说:“妈妈,你好吗?我们看您来了。”

贺子珍点了点头。这时,贺敏学一家也从福建赶到了。他们是听到居住在上海的女儿贺小平来电话,报告了贺子珍病重的消息,怕有什么不测,马上赶来的。

之后两天,他们天天去看望贺子珍,但因为病情严重,19日下午,贺子珍还是永远地离开了,享年75岁。

毛主席逝世,留给李敏8000元遗产,李敏:这笔钱留给妈妈用

图丨贺子珍和女儿、女婿在毛泽东纪念堂外合影

李敏抱着妈妈悲痛大哭,前几天妈妈还跟自己说,感觉身子好像好了一点,精气神也好了点,她还为妈妈感到开心.......

她太难过了,她还有好多话没有跟妈妈讲,她还没有好好地孝敬妈妈,她恨自己没有多陪伴在妈妈身边,没有好好跟妈妈聊聊天,越想越难过,她的泪水止不住的流......

从贺子珍病重、去世、遗体告别仪式到骨灰安放,李敏一直处在哀伤的状态中,眼泪擦不干。她勉强支撑着她的病体,把妈妈的后事办完,在这之后她自己的身体更弱,病也更重了。

从妈妈那里继承的

令李敏最伤感的是妈妈没有留下遗言。她悔恨地说:“我看见妈妈烧退了,情绪也好了,以为妈妈度过危险期了,没有抓紧时间问妈妈还有什么话要说,没想到病情突然发生变化,妈妈处在昏迷状态,有话也说不出来了。我好后悔啊!”

按照贺子珍这样级别的干部,她给李敏留下的遗产是很菲薄的。她的遗物中,最值钱的东西是用毛主席的遗产买的大彩电和手提式录音机。

毛主席逝世,留给李敏8000元遗产,李敏:这笔钱留给妈妈用

图|贺子珍和李敏

这两样东西,李敏都捐赠给医院了。贺子珍的全部遗物就装在三个箱子里,有一个箱子还是她从苏联带回来的。

在三个箱子里,有一半是衣物。一套呢料子制服,这是最好的衣服了。另一半是杂物,单位发的政治读本,来往书信,照片,还有就是她瘫痪后,市委老干部处用她的工资代她购买的生活用品的发货票。她给李敏留下的现金只有3000元。

而这3000元钱,李敏仍然没有用。她说:爸爸和妈妈生前,都非常希望我寻找到哥哥姐姐。如果寻找到了,我就将这些钱分给他们用。

如今,在李敏家的客厅里,在东墙的柜子上,放着贺子珍的一张巨大的遗像。相片里的贺子珍,白发苍苍,神情开朗,笑容可掬,面容丰润。

这幅遗像,是贺子珍逝世后,李敏从上海带回来。在遗体告别仪式上,它就挂在灵堂上。

毛主席逝世,留给李敏8000元遗产,李敏:这笔钱留给妈妈用

图丨李敏的平民生活照

在房间的西墙,挂着一幅毛主席在延安时的大照片。照片上的毛主席,戴着解放帽,衣领敞开,也是满脸笑容,既潇酒,又健康。

这两位老人,生前未能实现白头偕老的愿望,在他们相继逝世以后,在女儿李敏的家里,他们的相片日夜厮守,相视而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