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五子良将之一,刘备诸葛亮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最后却死亡成谜

综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能人辈出风云迭起的三国时代,有这样一位将军。刘备评价他“当得其魁,用此何为也”,郭淮评价他“国家名将,非将军不能安也”,陈群评价他是“国所依也”。魏明帝曹睿对他爱不释手,史书还记载诸葛亮对他“深惮之”。

他能力超群,却从公元200年归顺曹操开始,做了26年的副将。他能力不差,名气却不大。他生于乱世,久经战阵,却死亡成谜。他就是张郃,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位五子良将之一张郃将军的故事。

他是五子良将之一,刘备诸葛亮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最后却死亡成谜

出身行伍

据三国志《张郃传》记载,张郃是河间郑县人,郑县位于冀州的西北方向记住与幽州涿郡相邻,涿郡就是刘关张结义的地方,冀州最早是属于冀州牧韩馥的,所以在汉末爆发黄巾之乱之时。

张郃就近从军投奔了韩馥,做的是军司马这一官职,这个官职放在全国不算大,但放在韩馥的部队当中也不算小官了。

曹操征讨黄巾时,都不过是个都尉。仅仅比军司马高一级,夏侯惇作为曹操的亲信,在讨伐董卓的时候才做到军司马。

他是五子良将之一,刘备诸葛亮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最后却死亡成谜

公元191年,韩馥的部下谋反,在袁绍的威胁下,是韩馥把冀州送给了袁绍,韩馥原来的部队统统归属了袁绍,张郃被提拔为校尉。

校尉的级别又比都尉高一级,曹操的爱将夏侯渊直到官渡之战时才被晋升为校尉。史书中并未记载张郃的家世是否显赫,但从张郃的从军起点和晋升速度来看,他的才能是显而易见的。

他是五子良将之一,刘备诸葛亮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最后却死亡成谜

后来袁绍在打败公孙瓒后,张郃被晋升为宁国中郎将,三国志中记载“瓒破,郃功多”,也就是说张郃被晋升的原因是因为在战争中功劳颇多,以此处记载推断张郃之前的高起点和高官职,应该也是因其在战争中展现出的杰出才能。

他是五子良将之一,刘备诸葛亮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最后却死亡成谜

弃袁投曹

就在张郃在袁绍军中春风得意之时,次年公元200年,曹袁官渡之战爆发,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是曹袁势力的转折点,也是张郃一生的转折点。曹操凭借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和完善的谋略击败了粮多兵多的袁绍。

在此次战役中,作为袁绍麾下战将的张郃,很早就归劝袁绍提防曹操,但袁绍没有听从他的意见,反而听从了谋士郭图的谗言疏远了张郃,最终张邻在悲愤与无奈中投降了曹操,曹操得到了张郃高兴的说道,这不就是韩信归汉吗?拜张郃为偏将军。

他是五子良将之一,刘备诸葛亮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最后却死亡成谜

随后张郃便跟着曹魏各将南征北战。据三国志记载,张郃降曹后,先是跟随曹操争讨袁绍旧部,在公元204年攻破邺城后,又随曹纯攻打南皮,接着随乐禁攻打雍奴,在平定乌桓之后,张郃因功升为平狄将军。

他是五子良将之一,刘备诸葛亮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最后却死亡成谜

公元211年,马超在关中起兵反曹,张郃跟随夏侯渊平定了马超以及西凉各部的叛乱。公元215年,汉中张鲁投降,汉中之地归曹操所有,曹操返回冀州时,派张郃镇守汉中,汉中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曹操让张郃镇守汉中,是对其能力的肯定和信任。

同年张郃进军巴西,当时驻守巴西的蜀汉将领正是张飞,张邻在于张飞交战的五十多天内把巴东和巴西的万余民众迁往了魏境,虽然最终以失败收军,但是能与猛将张飞交战拉扯,并且带回数万人口和劳力,张郃才能与功劳不言而喻。张郃也因此被晋升为荡寇将军。

他是五子良将之一,刘备诸葛亮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最后却死亡成谜

勇阻刘备

公元217年,刘备命张飞马超等将领进攻汉中以西地区。从而形成对汉中的包围之势,但先后被曹洪,曹休,曹真所击败。

于是公元218年,刘备亲率大军直接正面攻取汉中,围攻由张郃驻守的广石地区。三国志中对于此段的记载相当精彩“备以精兵万余,分为十部,夜急攻郃,郃率亲兵博战,备不能克。”

意思就是刘备率领数万精兵攻打张郃,张郃亲自带兵上阵御敌,使得刘备短时间内击破广石的计划破灭。据记载刘备当时兵力十倍于张郃,却始终不能打败张郃。

他是五子良将之一,刘备诸葛亮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最后却死亡成谜

史书记载的内容有限,我们已经无从得知,这是不是刘备与张郃的第一次交锋,因为众所周知刘备早期投靠公孙瓒,而张郃在打败公孙战的战役中立功无数,很有可能刘备与张郃在之前就已经相识。

在之后的汉中之战中。刘备好像和张郃杠上了,多次作战的对象都是张郃,有一种一定要跟张郃决一胜负的感觉。

作为统帅的夏侯渊担心张郃被刘备击破,于是分了一半部队前去支援,结果中计全军覆没,主师战死,全军震动。

他是五子良将之一,刘备诸葛亮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最后却死亡成谜

在军心即将崩散的时刻,司马郭淮力荐张郃统帅为主帅,张郃重振旗鼓,坚持率残部抵御刘备,一直坚持到了曹操援军的到来。

可以说张郃是刘备夺取汉中的最大阻碍,刘备当时军力强于张郃,麾下猛将如云,又有谋士诸葛亮的帮助,却迟迟不能打败张郃,足见张郃实乃超群将才。

他是五子良将之一,刘备诸葛亮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最后却死亡成谜

力克诸葛

公元226年,张郃已经在曹营整整待了26年,这26年当中,大多数情况下均是以副将的身份参加各个战役。

但时间终归不会辜负努力的人,公元226年,曹魏新皇曹叡登基,蜀汉的诸葛亮看准时机,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北伐,蜀军一路势如破竹,凉州多地望风而降,在这个危机存亡之时,曹叡想到了张郃,这位20多年前就一直跟随祖父南征北战立功无数的沙场老将。

他是五子良将之一,刘备诸葛亮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最后却死亡成谜

张郃被拜为右将军,率军进攻蜀军战略要地街亭。大家都知道“马谡大意失街亭,诸葛亮含泪斩马谡”,是的,张郃大败马谡攻下街亭,并迅速绕过街亭,继续进军平定收复了反魏降蜀的南安,天水等地。

张郃攻取街亭的胜利以及之后的反攻,直接导致了诸葛亮首次北伐的失败。诸葛亮的第1次北伐是离胜利最近的一次,同时也是曹魏政权覆灭危险最近的一次,张郃在此战中的力挽狂澜使得他迅速获得了新皇曹叡的爱重,公元229年诸葛亮二度北伐,张郃再度领军出征。

他是五子良将之一,刘备诸葛亮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最后却死亡成谜

此次,张郃精准判断出诸葛亮不会攻破陈仓,果然,张郃军还未到达,诸葛亮已然撤退,曹叡更加看重张郃,封其为征西车骑将军,曹叡封张郃的这个官职是为了区别于其他的车骑将军,是对张郃的额外恩宠。

可以说张郃是诸葛亮前两次北伐的梦魇,无情斩断了这位为蜀汉社稷鞠躬尽瘁的汉丞相的复兴大梦。

他是五子良将之一,刘备诸葛亮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最后却死亡成谜

死亡之谜

公元231年,诸葛亮又次北伐。曹叡原本打算让张郃统领部将迎击诸葛亮,但后来又临时改任司马懿为都督,这里很奇怪,为何曹叡要临时改换统帅的人选呢?

笔者认为一是司马家族在朝势力强,二是司马懿官职比张郃大,反正总之这次抵御诸葛亮的北伐张郃又成了副手,但他本人大概不会预料到,这次副手竟然成了他人生的终点。

他是五子良将之一,刘备诸葛亮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最后却死亡成谜

张郃之死一直是一个谜团,有一种观点认为司马懿为了排除异己,故意害死了张郃,颇有一种阴谋论的感觉,三国志中记载张郃是为了追击诸葛亮,膝盖中了一箭,然后伤重而亡,也就是正常战死。

而《魏略》记载,张郃告诉司马懿不能追击,司马懿没有听从张郃建议,执意让他带兵追击,而后张郃遭到埋伏,伤重而亡。

他是五子良将之一,刘备诸葛亮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最后却死亡成谜

这两个版本的共同点在于张郃确实是在追击诸葛亮的过程中受伤去世的,不同点在于后者记载是司马懿一意孤行让张郃前去追击,张郃为遵军令被迫追击然后身亡的,再结合后期司马夺权来看,就出现了阴谋论这个观点了。

其实结合当时的情况,张郃之死应该不是司马懿刻意为之。当时才公元231年,司马家族的势力并没有强到能与皇权抗衡,况且当时的皇帝曹睿只有二十几岁,而司马懿已经年近暮年,他并不能料到皇帝早逝,也不能料到自己可以一直活到最后。

他是五子良将之一,刘备诸葛亮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最后却死亡成谜

而且当时拥护皇帝和司马懿不是一条心的大臣将领还是有很多的,司马懿没有必要非要弄死张郃一人。

但是张郃追击诸葛亮,司马懿也是有责任的,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当时是司马懿首次对抗诸葛亮,经验尚且不足,再加上曹叡原本是打算让张郃做统帅的,所以司马懿为了要证明自己的能力,立功心切才急于追击,结果导致了张郃的阵亡。

他是五子良将之一,刘备诸葛亮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最后却死亡成谜

后记

这时有些人就要问了,不对呀,这次北伐怎么能是司马懿首次抵御诸葛亮呢?司马懿不是一直在与诸葛亮斗智斗勇吗?

其实真实的历史是,诸葛亮的六次北伐六次中尽头最盛的前四次均是与曹真交锋对抗,与司马懿几乎没有关系,后世小说为了凸显司马懿不次于诸葛亮的才能,强行给司马懿增加了不少戏份,把曹真张郃等将领的功绩加在了司马懿身上。

史学家王歆的评价很有意思,他说,抵御诸葛亮,曹真张郃为首功,而司马懿的战功远不及张郃,更不要说与曹真相比了。

他是五子良将之一,刘备诸葛亮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最后却死亡成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