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英国博物馆失窃案:收藏中国文物最多,而今大量中国珍宝不翼而飞

英国博物馆失窃案:收藏中国文物最多,而今大量中国珍宝不翼而飞

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

中国珍宝神秘失踪

2004年10月30日,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例行巡逻时,突然发现中国33号展柜中的珍品不翼而飞。他们立即向警方报案。英国警方接到大英博物馆的电话后立即赶到案发现场。

通过对现场的侦查,英国警方发现展柜的玻璃完好如初,而且展柜的安全警报也没有响起。同时,警方也没有发现展馆有被强行进入的迹象。那么盗贼是如何拿走这些珍品的呢?对此,英国警方判断这个盗贼拥有相当高超的偷盗技巧。不过,相关负责人史密斯女士却不赞同警方的说法,她认为小偷的技巧并没有多高超。她表示小偷可以用简单的玻璃切割工具切开玻璃,然后将这些珍品拿出来放进衣兜里就行了。

之后,大英博物馆通过检查以及在警方的协助下证实,博物馆内损失了约15件中国文物,失窃时间为10月29日。

相关的记者也向史密斯女士询问了一些有关盗窃案的问题。如记者提问道:“大英博物馆中有看守文物的警卫,而且也有防止盗窃发生的安全警报装置,即便小偷的手法再娴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时机,不可能轻易被盗走”。这名记者还举了中国上海博物馆的例子,里面的警卫人员随处可见,根本没有让小偷作案的机会。

对此,史密斯女士回答:“大英博物馆中的警卫并不是在固定的位置工作,他们需要在走道里巡视。而且由于安全警报的花费较高,中国馆33号展柜并没有安装此项装置。”

史密斯女士的这番话说明了伦敦大英博物馆存在资金、人力方面的问题,这也是中国珍品失窃的一个因素。

英国博物馆失窃案:收藏中国文物最多,而今大量中国珍宝不翼而飞

失窃案悬念重重

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证实中国文物被盗后,英国媒体在11月2日进行了相关报道。然而,外界对这起盗窃案的说法各有不同,让这起盗窃案显得悬念重重。

出于某些原因,大英博物馆丢失文物的数字一直在发生变动。

最初,相关媒体报道失窃的中国文物有7件,之后又有其他报道称15件。对此,大英博物馆竟然也无法确定具体的数字。据称,这些文物都比较小,有些文物是成对展出的,因此进行统计比较困难。

最后,博物馆证实了一共丢失了15件中国文物,包括一对青铜腰带扣、一枚玉坠、一只金狮子等。虽然大英博物馆未对这些文物进行估价,但是它们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这让博物馆非常歉疚。

随后警方人员声称,文物是在10月29日上午10点到第二天上午10点之间丢失的。但是盗贼没有强行打碎展柜,也没有触动相关的安全警报系统。因此,可以判断这名盗贼是在向公众开放的时间潜入展馆作案的。

据悉,若将伦敦大英博物馆的全部展馆参观一遍,大约要走4公里,虽然馆内有警卫人员巡逻,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而且虽然每个展馆有两名负责人,但是他们还要回答参观者的问题,对盗贼并没有多大的震慑力。

此外,有些展馆很少有人去,展柜中也没有安装单独的报警装置,这也让盗贼有机可乘。而且中国馆的33号展馆是大英博物馆中最长的一个展馆,长约110米,有很多监视盲点。还有一点,中国馆离博物馆的后门很近,这对小偷来说方便逃脱。

英国博物馆失窃案:收藏中国文物最多,而今大量中国珍宝不翼而飞

这起案件还有一个悬念就是这批文物的买家是谁。英国警方认为这起案件或许同另外一个博物馆发生的盗窃案有联系。

同年10月4日,维多利亚和阿尔贝特博物馆的一个展出中国文物的展柜被盗贼打开,丢失了价值约为6万英镑的文物。这些文物的材质多为墨玉和青玉,诞生于10世纪。警方认为,这批盗匪是有组织的,很可能是某个喜爱玉器的人幕后操作的。

而史密斯女士也表示,全球失窃的文物和艺术品大约在12000件。最初中国文物所占的比重比较小,但是近些年来中国文物失窃的数量在不断上升。对此,她认为这是市场需求量增大造成的,很多人会利用盗窃来平衡这一需求。

此外,随着中国内陆经济迅猛发展,很多人步入富翁的行列,他们当中很多人都通过购买的方式,期望将中国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文物归还祖国。对此,英国媒体嘲讽大量购买文物的人是一群“暴发户”,但是西方媒体却对这种行为予以肯定。因此,警方猜测很有可能是某些买家看中了这批文物,而后雇佣了这批盗贼。

英国博物馆失窃案:收藏中国文物最多,而今大量中国珍宝不翼而飞

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全球一共约有218家博物馆,共收藏了163万件中国文物精品。而民间收藏的中国艺术品则要远远超出这个数目。在欧洲国家当中,英国是收藏中国文物数目最多的国家,而大英博物馆则是最中之最。

大英博物馆于1753年建立,其规模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名列前茅,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约700万件的文物。

其中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艺术品和文物占了两万多件,包括中国各个时期的书作、画作、刺绣以及明清时期的瓷器等。而最为珍贵的文物当属汉代玉雕驭龙以及由唐朝人描摹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宋代的汉三彩像和敦煌的经书。

英国博物馆失窃案:收藏中国文物最多,而今大量中国珍宝不翼而飞

大英博物馆还收藏了中国最为著名的海外流失文物中的《金刚经》,这本经书在公元868年印刷成册,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古老的标注年份的雕版印刷品。1900年,英国人斯坦因在敦煌将这本经书带回本国。

据悉,中国流失在海外的众多文物多是在旧社会时期外流的,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外国侵略者强行带走,二是一些外国人士盗取,三便是中国人同西方人勾结将这些文物低价卖出。

因此,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多是19世纪到20世纪之间,被英国人抢夺、偷盗以及骗取而来的。如1860年英国在火烧圆明园时趁机搜刮了《女史箴图》、白玉马,20世纪初斯坦因从敦煌骗来的经书以及各种珍贵手卷等。

英国博物馆失窃案:收藏中国文物最多,而今大量中国珍宝不翼而飞

著名演员张铁林曾经说:“外国的博物馆里展示的是全世界的展品,而我们的博物馆里展示的只有自己的东西,没有外国的东西,这是我们的缺失,这是中国的局限性”。

随后遭到网友指责:“你们大英博物馆这么多件中国文物是怎么来的,张铁林你难道不清楚么?”

分享神奇案件,了解未解之谜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奇案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