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廊主玛戈·莱文(Margo Leavin)
2021年10月,洛杉矶画廊主玛戈·莱文(Margo Leavin)逝世,享年85岁。43年的画廊主生涯、超过500场展览,玛戈不仅是洛杉矶艺术界不容忽视的中流砥柱,也见证这座天使之城成为当下最具活力的艺术中心。今天,时尚芭莎艺术带你走近这位传奇女性的艺术人生。
从无到有
1989年,玛戈挂完电话,感觉飘飘然,她刚卖出去一幅160万美元的威廉·德·库宁画作。在今天看来,这个数字似乎不算什么,但在上世纪80年代则备受瞩目——当时女性画廊主卖出的最贵画作纪录。对玛戈而言,这是职业高光时刻,也让艺术界为之侧目。此时,她已在艺术市场摸爬滚打20年。
玛戈·莱文画廊为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举办的个展,1987年
1970年,玛戈在西好莱坞(West Hollywood)的Robertson大道开设了其首间画廊,这里位于豪宅扎堆的贝弗利山(Beverly Hills)东北部。虽说出门就能遇到名人颇为夸张,但巧的是,莱文在洛杉矶先后创办的两间画廊原本都是好莱坞女星的资产。
洛杉矶贝弗利山(Beverly Hills)
电影行业欣欣向荣,更显得彼时洛杉矶当代艺术生态的荒凉:保罗·盖蒂艺术博物馆、洛杉矶现代艺术博物馆(MOCA)分别于1974与1979年才创立;汉默美术馆(Hammer Museum)则在1990年落地于此;即使是建于1961年的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LACMA)也尚未满十岁。洛杉矶无疑是一座年轻城市,充满阳光与活力,吸引着人们来此开疆扩土。
保罗·盖蒂艺术博物馆(J. Paul Getty Museum)俯瞰图
洛杉矶现代艺术博物馆(MOCA)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玛戈·莱文想到一个大胆又顺理成章的方法——与纽约的画廊合作,将那里的先锋艺术带到西海岸。1970年,画廊首展“Pace in Los Angeles”呈现了由纽约画廊代理的路易丝·内维尔森(Louise Nevelson)等多位艺术家作品。
玛戈·莱文画廊举办的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个展现场,1973年
路易丝·内维尔森(Louise Nevelson)《Big Black》,上色木头,274.9×319.5×30.5cm,1963年,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第二年,她就为极具影响力的雕塑家克莱斯·奥登伯格(Claes Oldenburg)举办个展,并为其编写版画作品目录《Claes Oldenburg: Works in Edition》,获得巨大成功——不仅有藏家专门坐飞机来看展并一举买下19件作品,展览后来还到旧金山的John Berggruen画廊巡展。
玛戈·莱文画廊为克莱斯·奥登伯格举办的个展“Knife Slicing Through Wall”,装置现场,1989年
玛戈·莱文为奥登伯格编写的作品目录
而艺术家奥登伯格则回忆:“当时,Irving Blum画廊关闭了,洛杉矶都没人了,直到玛戈出现。”此话或有夸大嫌疑,然玛戈·莱文无疑是当时洛杉矶艺术市场数一数二的人物。她与奥登伯格也在此后开启了长达20多年的合作,可见两人友谊之深厚。
不过这里有个小插曲:1992年,佩斯画廊(Pace)“横刀夺爱”、开始代理奥登伯格以及其他重要艺术家,以至于玛戈每次提到自己的画廊首展名“Pace in Los Angeles”都一脸复杂……
玛戈·莱文画廊首次为克莱斯·奥登伯格举办的个展“The Alphabet in LA”,1975年
在打响第一枪后,玛戈很快站稳脚跟,立足波普艺术、极简主义与观念艺术,与Leo Castelli、Paula Cooper等纽约顶级画廊主合作,为安迪·沃霍尔、贾斯培·琼斯和丹·弗莱文等众多驻扎纽约的艺术家办展。与此同时,随着其藏家与艺术家资源的壮大,她亦不忘挖掘本土崭露头角的艺术新星,如亚历克西斯·史密斯(Alexis Smith)、约翰·巴尔代萨里(John Baldessari)等。
玛戈·莱文画廊为贾斯培·琼斯举办的个展“Jasper Johns: Drawings 1970-1980”,1981年
玛戈·莱文画廊为艺术家亚历克西斯·史密斯(Alexis Smith)举办的个展“Jane”,1985年
玛戈·莱文画廊为艺术家约翰·巴尔代萨里(John Baldessari)举办的个展,1984年
在其长达40多年的画廊主生涯中,玛戈一共举办了500多场展览,其中约400场个展。凡是美国艺术界你能叫得上名来的艺术家大抵都在她的画廊办过展。而每当采访者开始念与之合作过的艺术家名字,玛戈都会一脸骄傲地开玩笑说:“我都快睡着了!”名单之长,可想而知。从无到有,她不仅建立起自己的画廊版图,也成为洛杉矶艺术生态形成的重要推手。然而,闪耀的履历背后是白手起家的艰辛……
玛戈·莱文画廊为极简主义艺术家丹·弗莱文(Dan Flavin)举办的个展“Fluorescent Circles and Strips Cornered”,1986年
历经波澜
玛戈并非富二代或艺二代,她出生于1936年纽约一个中产家庭,14岁时因战争原因举家迁至洛杉矶,1958年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心理学专业。在做了几年社会福利与广告相关的工作后,她意识到自己想要更有创造力的工作,于是开始成为一名私人艺术经销商。彼时,她31岁。
玛戈·莱文画廊为雕塑家托尼·史密斯(Tony Smith)举办的个展,1985年
毫无疑问,作为一名女性,在其同龄人纷纷结婚生子之时,玛戈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回忆起职业之初,她并不否认一开始受到男性同侪的冷遇与轻视,但她并未选择退缩。当被问及如何做到这一切时,她的回答总是两个:一是努力,二是加倍努力。
这不是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跟今天的“007”颇为相似,因为成本有限请不了助理,她一开始单枪匹马,早上七点到画廊,晚上午夜才离开。同时与公司类似,许多画廊也会有赞助商,但玛戈始终都未接受赞助。
玛戈·莱文画廊为极简主义艺术家埃尔斯沃斯·凯利(Ellsworth Kelly)举办的个展“The Concorde Series & Painted Wall Sculptures”,1982年
玛戈·莱文画廊为艺术家朱利安·施纳贝尔(Julian Schnabel)举办的个展,1982年
上世纪80年代,美国艺术市场十分火爆,也令玛戈获“益”匪浅。她不仅扩大了原本的展厅面积,还在当地开设了另一个画廊空间。一切原本很顺利,但好景不长。90年代的金融危机为艺术市场带来沉重打击,洛杉矶许多画廊纷纷关闭,与纽约等地的借展合作也大量减少。许多顶级艺术家开始流向资金更加雄厚的画廊,这对没有赞助商的玛戈来说冲击不小。
玛戈·莱文画廊为艺术家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举办的个展,1989年
面对困境,她更加积极挖掘本土初出茅庐、有市场潜力的艺术家;同时也与米兰等地的欧洲画廊建立联系,展出“贫穷艺术”(Arte Povera)等流派的作品。1990年,温迪·布兰多(Wendy Brandow)成为其合伙人,在拓展年轻艺术家、组织展览等方面助益良多。
玛戈·莱文画廊为艺术家罗尼·霍恩(Roni Horn)举办的个展,1993年
玛戈·莱文画廊为艺术家谢丽·利文(Sherrie Levine)举办的个展,1996年
玛戈·莱文画廊为艺术家艾伦·鲁佩斯伯格(Allen Ruppersberg)举办的个展,1998年
历经如此峥嵘岁月,2020年被问及成功秘诀时,玛戈不由笑道:“我不知是否有秘诀。我只是非常非常努力,也十分负责,会第一时间付钱给我的艺术家,第一时间付清所有账单,我不相信任何欠账行为。如此,我觉得自己是自由的,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艺术家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的装置现场,玛戈·莱文画廊,2001年
回馈洛杉矶
2013年,玛戈选择关闭创立了近半个世纪的同名画廊,但并未完全“退休”。她表示,关闭画廊空间是出于艺术市场的变化——藏家不再依赖于传统艺术空间,开始通过线上渠道购买,也不再能欣赏画廊呈现的“充满思想、完整表达的”艺术家展览。如今再回顾其所言,不由令人感叹她的前瞻目光。
艺术家约翰·巴尔代萨里(John Baldessari)的装置现场,玛戈·莱文画廊,2010年
关闭实体空间不久,画廊所有档案资料由盖蒂图书馆(Getty Library)收购。2019年,玛戈向母校UCLA捐赠2000万美元,在这所全美排名第二的艺术院校创办“玛戈·莱文研究生艺术工作室”,这也是该校有史以来收到的最大一笔艺术类捐款。
玛戈·莱文研究生艺术工作室
“如果没有那些选择与我合作的艺术家,我也不会拥有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因此,我想将之回馈给下一代。”玛戈的选择并不让人意外。面对市场浮沉,她始终扎根洛杉矶,从未离开——即使许多蓝筹画廊纷纷走向国际、扩张版图。
如今,随着LACMA新建筑拔地而起、美国影艺学院博物馆(Academy Museum of Motion Pictures)对外开放,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Lucas Museum of Narrative Art)将于2023年落成,洛杉矶阳光依旧,艺术生态却已今非昔比。而玛戈无疑见证了其崛起,是“洛杉矶艺术界的中流砥柱”——汉默美术馆馆长安·菲尔宾(Ann Philbin)如此形容。
玛戈·莱文(左)与合伙人温迪·布兰多(Wendy Brandow),1995年
回到1970年,玛戈原本没想创办画廊,但或许因为私人洽购生意太好、来往车辆颇为扰民,在家办公竟被邻居投诉举报,不得已之下——要么停止工作,要么在30天内创立实体画廊。无心插柳柳成荫,她在猝不及防中开启了自己激荡人心的画商生涯,亦在洛杉矶当代艺术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编辑、文张剑蕾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