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二人被蒋介石赐中正剑,却在淮海战役起义,气得老蒋暴跳如雷

1948年8月,此时的解放战争,已经打响2年又2个月,国共双方的处境,也发生极大变化,首先,兵力对比,已由最初的3.14:1,变成了1.3:1,基本势均力敌;第二,除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不相连区域,我军几乎控制东北全境,而关内的解放战争,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直接威胁武汉和南京,陈毅、粟裕的华东野战军挺近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军团挺进豫西。

这二人被蒋介石赐中正剑,却在淮海战役起义,气得老蒋暴跳如雷

鉴于如此恶劣的形势,国军在南京召开“

军事检讨会

”,提出稳定东北,巩固华北,扩张西北,进剿华东、华中的战略,这场会议,也标志着国军转攻为守,一个月后,组织在西柏坡也召开了一场会议,会议之上,确定将游击战转化为正规战,决定建军500万,5年时间,彻底打倒反动派,于是,有着绝对优势的东北,成为第一个决战场。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在林彪、罗荣华、刘亚楼的指挥下,东北野战军70万人投入战斗,历时55天,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军47.2万余人,大获全胜,这一战,让解放军的兵力,首次超过国军,极大地鼓舞了人心,在辽沈战役打响的这个月,陈毅、粟裕领导的华东野战军攻克济南,俘虏王耀武,缴获辎重弹药无数,粟裕立即向中央提议,趁热打铁,解放淮阴、淮安、高邮、海国等地,很快得到批准。

这二人被蒋介石赐中正剑,却在淮海战役起义,气得老蒋暴跳如雷

辽沈战场打得难舍难分,淮海地区又告急,这让蒋介石是焦头烂额,他本想让小诸葛白崇禧担当大任,但白崇禧是个聪明人,坚决推辞,蒋介石又想到了杜聿明,但杜聿明身陷辽沈战场,离开势必会影响胜算,无奈,蒋介石只能启用徐州剿匪总司令刘峙。

就在刘峙走马上任的第6天,淮海战役打响,淮东野战军直逼徐州,于此同时,刘峙下令收缩兵力,命黄百涛、李弥、孙元良、邱清泉等人率兵赶至徐州附近,打算死守徐州,同时,华中的第12兵团,也向徐州方向赶来,国军投入徐州、蚌埠一带的兵力,增加至70万人,而奔赴华东战场的解放军,只有50余万,若按这个布置,在徐州决战,谁胜谁负,犹未可知。

这二人被蒋介石赐中正剑,却在淮海战役起义,气得老蒋暴跳如雷

然而,就在决战刚开始,国军方面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儿,11月18日,时任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的何基沣和时任徐州地区守备指挥部指挥官的张克侠在台儿庄、贾汪一带率2.3万人临阵倒戈,直接撕开了一道长达80公里的大口子,解放军直插陇海,切断了黄百韬兵团与徐州的联系。

这个消息传出去后,南京震惊,美国哀叹,气的蒋介石是暴跳如雷,要知道,张克侠、何基沣二人,都是被蒋介石授予“

中正剑

”的,是蒋介石极为器重之人,二人的起义,无论是对淮海战役,还是对国军的士气,都是极大打击。

这二人被蒋介石赐中正剑,却在淮海战役起义,气得老蒋暴跳如雷

话说回来,为何张克侠、何基沣二人,要在淮海战役的关键时刻,背弃蒋介石呢?原因很简单,他们其实都是秘密党员。

一、钢铁将军何基沣

何基沣是河北藁城人,自幼崇拜岳飞,辛亥革命之后,投笔从戎,进入保定军官学校学习,后投身冯玉祥部队,战场之上冲锋陷阵,凭军功,一路升到副师长一职,“钢铁将军”的名号,就是这时候打出来的。

这二人被蒋介石赐中正剑,却在淮海战役起义,气得老蒋暴跳如雷

1929年,何基沣受到蒋介石亲睐,被送到北平陆军大学深造,毕业后,担任副旅长、旅长等职。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何基沣亲临卢沟桥前线指挥,命令部下还击,打响全面抗日第一枪,并击毙日军指挥官松游少将,极大震慑日军。

此举,让蒋介石大为吃惊,赶紧下令停火,还命令何基沣

要忍让,除非自己亲自下令,否则不得还击。

但蒋介石的命令还未传达到,何基沣已打退日军第二轮进攻,在宛平城死守阵地,日军损失惨重,指挥官田代中将,羞愤交加,剖腹自杀。

这二人被蒋介石赐中正剑,却在淮海战役起义,气得老蒋暴跳如雷

何基沣两场大战,“弄死”两位日本军官,极大振奋国人抗日决心,可惜当时的蒋介石依旧没有下决心抗日,命令何基沣撤离卢沟桥,选择与日军谈判。

1937年7月21日,日军攻陷北平,何基沣所在的29军被迫撤离,在大名府,何基沣再次与日军展开血战,激战三昼夜,可惜寡不敌众,大名府失守,悲愤的何基沣想要

一死以谢天下,子弹击中左胸,幸亏抢救及时,这才保住一命

被送到后方养伤的何基沣,对蒋介石的消极态度失望透顶,开始寻找新的救国之路。

何基沣出身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而冯玉祥在1926年前后,曾与共产主义有过合作,军中有不少地下党员,其中,何基沣的好友连玉岗便是其中一位。

这二人被蒋介石赐中正剑,却在淮海战役起义,气得老蒋暴跳如雷

在连玉岗的介绍下,何基沣起了去解放区看看的心思,1938年2月,何基沣秘密到达延安,见到了主席、总理等人,一个多月的“看看”,让他受益匪浅,临别之际,

何基沣递交了一份入党申请,恳求收下他这个“新战士”

最终,组织同意了何基沣的请求,让何基沣返回国军,做秘密工作。

入党后,何基沣先是想法设法送给八路军1万元经费,后因掩护地下党员撤退,何基沣引起蒋介石怀疑,被调到重庆“受训”1年3个月。

后来,何基沣出任第77军军长,蒋介石亲赠一把“中正剑”,对于国民党人来说,这是最高荣誉,但收到中正剑的何基沣,却暗暗发笑,因为他要做老将的“掘墓人”。

这二人被蒋介石赐中正剑,却在淮海战役起义,气得老蒋暴跳如雷

再次回到军中,他想法设法把各种情报,源源不断地传回中央。

二、20年“卧底”张克侠

与何基沣一样,张克侠同样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也是出身西北军,他与冯玉祥是连襟,但生性好强的他,却不愿意靠着裙带关系晋升,谢绝了冯玉祥的聘请,只身南下前往广州,并参加北伐战争。

1925年,张克侠返回西北军中任职,但第二年,冯玉祥便宣布加入国民党,1927年,在校友的资助下,张克侠前往苏联中山大学学习,可惜的是,因冯玉祥的缘故,张克侠被要求离开中山大学,也未能成为一名党员,直到1929年,才成为一名“特别党员”,从此开始卧底生涯。

这二人被蒋介石赐中正剑,却在淮海战役起义,气得老蒋暴跳如雷

因张克侠在西北军、保定军校、黄埔军校都有很多故旧,再加上是冯玉祥连襟,张克侠在官场是如鱼得水,在为组织提供情报的同时,也是节节高升,先后担任张自忠部参谋长、59军少将参谋长、33军集团参谋长等职。

1943年,张克侠被任命为33集团军副司令,蒋介石送他一把中正剑,以示器重,殊不知,

此时的他,已是潜伏14年的“老革命”

1947年10月,张克侠担任徐州地区守备司令指挥官,徐州剿总的各种绝密情报,被他送到华东野战军手上。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前夕,张克侠、何基沣与组织取得联系,并约定了起义时间,然而,起义过程并不顺利。

这二人被蒋介石赐中正剑,却在淮海战役起义,气得老蒋暴跳如雷

作为“秘密党员”,张克侠曾多次动员第三"绥靖"区司令官冯治安起义,冯治安知道他的身份,大战之际,为确保安全,张克侠被“请进”徐州城,脱离部队,眼见离起义的日子越来越近,自己却在徐州城内没完没了的开会,这让张克侠心急如焚。

11月8日夜,见自己依旧无法脱身,张克侠灵机一动,趁冯治安没有参加会议,提了个建议,让指挥官们回到各自岗位,需要开会的时候,再到徐州,此举得到与会人员认可。

会议结束后,张克侠立即回到办公室,简单收拾行装,凌晨4点,叫醒司机,用“张副司令”的身份骗过哨兵,冲出徐州。

回到自己的部队,张克侠依旧不愿放弃带着上司冯治安一起起义,他给冯治安去了一通电话,希望冯治安能够来贾汪前线坐镇指挥。

这二人被蒋介石赐中正剑,却在淮海战役起义,气得老蒋暴跳如雷

张克侠的目的,冯治安哪里不知道?他也是出身西北军,在抗日时期,同样挺身而出,对于在解放战争中,蒋介石把他和西北军这些眼中的杂牌儿军放在徐州消耗一事儿,冯治安同样大骂不已。

对于部下放空枪、打空炮,做假战报的事情,冯治安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采取消极避战的态度,直到1947年夏,在蒋介石的高压政策下,冯治安才开始真正与解放军作战。

在冯治安心中,他并非不愿意参加起义,与解放军站在一起,奈何第三"绥靖"区家属全部被迁到江南做了人质,冯治安的家人,也被安置到了上海,为了家人,冯治安选择留来了。

这二人被蒋介石赐中正剑,却在淮海战役起义,气得老蒋暴跳如雷

即便如此,张克侠、何基沣二人还是拉起一支2.3万人的起义队伍,几乎带走了冯治安一半儿的兵力。

三、起义之后

张克侠、何基沣的起义,直接给解放军打开一条80公里的缺口,一时之间,徐州阵脚大乱,11月22日,黄百涛的第7兵团10万余人被全歼;12月6日,第16兵团大部被歼灭;12月15日,黄维的12军团被全歼,黄维被俘虏;1月6日,李弥的13兵团被全歼,紧接着,杜聿明被俘,邱清泉阵亡,李延年的第6兵团、刘汝明的第8兵团撤往江南,淮海战役结束。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歼敌最多,政治影响最大的一场战役,这一战,国民党5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共55.5万人被消灭或改编,蒋介石精锐损失殆尽,解放军直逼长江。

这二人被蒋介石赐中正剑,却在淮海战役起义,气得老蒋暴跳如雷

而回归组织的张克侠、何基沣二人也受到热烈欢迎,张克侠被任命为解放军三十三军军长,参加渡江战役、解放上海战役等等,后担任上海淞沪警备区参谋长一职,直到1950年,才公开自己的身份。

而何基沣,被任命为第34军军长,渡江战役后直捣南京,新中国成立后,何基沣退出队伍,先后在水利部、农业部工作,一次,周总理见到何基沣,笑着道:“

基沣同志,过去的事就让它作为党的一个秘密吧。

”。

因为这句话,何基沣守口如瓶,连他的家属都不知道,他早在1939年便成为秘密党员。

这二人被蒋介石赐中正剑,却在淮海战役起义,气得老蒋暴跳如雷

张克侠、何基沣,都被蒋介石授予“中正剑”,而且同样位高权重,但却在关键时刻,举旗起义,或许,这便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