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备开局仅有关羽、张飞,朱元璋也算是白手起家,为何他们能成功

刘备是刘邦的后代,不过到他那一辈时,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他的这层身份,当时要不是靠亲戚接济,刘备可能就上不了学了,如果上不了学,他当时能感叹的,恐怕只有鞋价卖不上去,而不是国家兴亡。

刘备开局仅有关羽、张飞,朱元璋也算是白手起家,为何他们能成功

朱元璋比刘备还差一截,他的祖上都是一般人,所以最初在他的心里,应该做梦都不敢想当皇帝这回事,第二天能吃饱是他最大的奢望,如果再荤菜管够,这是在做梦!

那么两个底子薄、基础差的人,为什么最后都能成功地当上皇帝呢?

公元184年,刘备投笔从戎,开始参军对阵黄巾军,公元公元1352年,朱元璋离开了黄觉寺,前去郭子兴麾下当兵。这两个人虽然差了上千年,但是当时他俩的年龄都差不多,一个大约24岁,另一个大约25岁。

估计当时这两个人都没有太远大的理想,他们之所以选择去战场讨生活,是因为在其他地方实在是看不到希望,当然,他们更不会想到,他们的这次无奈之举,却成就了他们日后光耀千秋的开始。

熟悉刘备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刘备早年的时候,身边能拿得出手的,武只有关羽和张飞,文也不过是糜竺等投资人。而当时各路有家底的人都是自立门户,比如官宦之家的曹操、“四世三公”的曹操......当然也有和刘备一样缺乏基础的孙坚。

刘备开局仅有关羽、张飞,朱元璋也算是白手起家,为何他们能成功

大家如果仔细梳理这群人当时的情况,就会发现那些有背景有资源的,基本上都是选择自立门户,而像刘备和孙坚这样“一穷二白”的,都是靠给别人“打工”为生。孙坚当年能把“三国第一猛人”吕布搞定,但最后却要看“三国第一纨绔”袁术的颜色,而刘备就更不用说了,他几乎把当时大哥都给拜了一遍。

而在千年之后,朱元璋的事业表面看起来是青云直上,但实际上也是一言难尽。朱元璋的第一份“显赫”工作,是郭子兴的亲兵九夫长,而当时郭子兴早已经不是刚创业的小老板,而是占据了一方的濠州之主。

看过帝王传的朋友都知道,谁创业的时候没有一帮自己的班底,那个创业初成的人不是任人唯亲,朱元璋虽然有点“小才”,但是那些老员工会让你这个新人茁壮成长,他郭子兴把养女嫁给你,就真的能把你当自己人,天下事从来没有什么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如同饮水,冷暖自知。

刘备开局仅有关羽、张飞,朱元璋也算是白手起家,为何他们能成功

网上曾有一个历史爱好者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古代的开国之君为什么都喜欢屠戮功臣?”

古代实行的是“帝王制”,虽然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在涉及古代的艺术作品中,都能听到“君权神授”,但是真正跟皇帝一起打过天下的人都知道,龙椅上坐着的九五之尊,也曾跟他们一样抱怨过社会,也曾担心过自己的未来,也曾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什么各种灵异事件,都是人为造出来。

你当上这个皇帝,不是因为老天爷照顾你,而是我们把你捧上去,我们捧的起你,也能拉的下你,而且大家都曾在一个马勺里混饭,为啥你能在龙椅上那么爽,我就不行呢?

开国之君的经历,陪伴他的大臣们几乎全都经历过,他们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皇帝最后成了君,而他们成了臣。而皇帝作为“过来人”,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位置到底是怎么来的,所以他也知道自己的开国勋臣有多么大的力量,那么为了我家的长治久安,你们这些可能威胁我家的功臣宿将,就只能“牺牲”一下了。

刘备开局仅有关羽、张飞,朱元璋也算是白手起家,为何他们能成功

这种“正常”的排挤,其实不光出现在开国之君,和开国大臣之中,任何一个社会团体都会出现类似问题,只不过形势和内容会有些许的差距。

因此朱元璋在郭子兴的麾下表现越好,他就越待不住,最后只有自立门户,而刘备也是一样,他一开始就想自立当皇帝吗,你借他个胆子他都不敢,他最初就是想在乱世中混口饭吃,但是因为他想的到更多,所以就积极表现,但是稍微一露头,又会被“主家”敲打。

公元207年,在诸葛亮的鼓励下,47岁的刘备决定自主创业,毕竟马上就到了退休的年龄,“保安队长”的工作也不好找了。公元1364年,37岁的朱元璋,已经离开了容不下他的郭氏有限公司,开始借着小福王的招牌,自立为吴王,由此,两位开始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向着最终目标冲刺。

刘备开局仅有关羽、张飞,朱元璋也算是白手起家,为何他们能成功

不过此时的他们并非轻装上阵,刘备当时虽然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但是自己的实力还很有限,如果不是孙权有年轻人的“冲动”,如果不是曹操已经被之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那么刘备这个刚确定的目标,可能就会夭亡,所以当时刘备的心情应该是兴奋和忐忑的。

朱元璋当年自立为吴王时,虽然已经搞定了陈友谅,但是纸面实力相对最强的张士诚还在,元朝也依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朱元璋的上面还有一个碍事的小福王,所以当时的朱元璋应该对未来也有几分不确定。

不过人一旦确定了明确的目标,在执行力上别拉胯,就是最后没能完全实现,也能至少“发上等愿、结中等缘”。

刘备开局仅有关羽、张飞,朱元璋也算是白手起家,为何他们能成功

我们来看两位牛人的表现,刘备自从决定自立门户之后,先后经历了赤壁之战,抢夺益州之战,收复汉中之战,夷陵之战,他最后也是死在了一线,也就是说,刘备在确定目标之后,在去世之前,一直都是“在路上”。

朱元璋虽然相比刘备而言,似乎在后期的战争中有点“偷懒”,但是你要给古代的皇帝排个名,以勤勉为标准,那么能排在朱元璋之前的应该没有几个,而且人家后来还取消了丞相,可以说天下大事都是他亲自审阅。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他俩成功的原因,是因为他俩的经历丰富,或者是他俩是“穷人家的孩子”非常能吃苦?

刘备开局仅有关羽、张飞,朱元璋也算是白手起家,为何他们能成功

这其实不是我想说的答案,他们成功的原因,其实是因为恐惧,他们见识过人情冷暖,也经历过刀山火海,他们清楚地知道,当历史的浪潮把他们推到一定程度之后,他们如果不向前走,回头就会掉进万丈悬崖,所以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向前拱,他们不是唯一有这种经历的人,很多人都受不了这份压力,所以中途跳崖了,但是他俩坚持住了。

其实不光是他俩,在任何时候,让我们奋力向前的,都不是希望和欲望,而是深入骨髓的恐惧,恐惧才是一切的源动力,而成功,则需一边防止被恐惧压垮,一边持续向前迈进,不要怕,不要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