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粟裕访问法国,点名要考察诺曼底,世人才知将军攻台之心未死

台湾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台湾自古以来就有

东南九省之藩篱,东南之锁钥

的称呼,直接屏障着我国最为富庶的地区,也是我国的赋税重地—东南沿海地区。

台湾的战略地位

不论是从军事,还是从政治,经济,历史的角度来考虑,台湾对于我国都很重要。从军事角度来看,台湾上可以连接舟山群岛,东海,下可以和海南岛,南海,遥相呼应,东面直接面对广阔的太平洋。我国北部和南部沿海地区都面临着陆地上的封锁,唯有台湾东面可以直接出入广阔的太平洋,不收复台湾,我国海军永远不可能真正强大。

粟裕访问法国,点名要考察诺曼底,世人才知将军攻台之心未死

从经济角度来看,台湾对面的浙江,江苏,广东,福建,上海等省份是我国最为富庶的地区,也是我国的赋税主要来源地,不收复台湾,长三角经济中心和珠三角经济中心这两个我国最为重要的经济圈,永远不能保障绝对的安全,民族复兴都无从谈起。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从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就派大将卫温带人到岛上开展生产,此后的历朝历代,都没有放弃对台湾的管理。台湾岛上的人民都是历朝历代因为战争,饥荒等原因,从大陆逃过去的,和祖国大陆同文同种,同宗同祖,一脉相连,都是华夏子孙。

但是由于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台湾曾多次被分裂出祖国,尤其是甲午战争结束之后,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使得台湾被日本殖民侵略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不过即使是在日占时期,台湾人民也没有放弃反抗对日本侵略者的反抗。

日本殖民侵略台湾之前,清朝在台湾的军政要员全都拒绝撤回大陆,台湾军民打出了“

宁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拱手而让台”

的口号。在日本殖民侵略台湾的半个多世纪里,先后有60多万台湾人因为反抗侵略遭到日军的杀害。

粟裕访问法国,点名要考察诺曼底,世人才知将军攻台之心未死

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但是没过几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军就逃到了台湾岛上,使得两岸再次隔绝。新中国建立之后,当时第三野战军担负着解放华东地区的重任,在攻台战役上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粟裕作为第三野战军负责作战方面的首长,自然就成为了解放台湾的最佳人选。

粟裕攻台准备

1949年夏,由于华东很多地区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解放,还有分兵剿匪,粟裕决定先抽调一个兵团进行攻台准备。7月中旬,第三野战军下令解除第九兵团担负的淞沪警备任务,抽出来进行渡海登岛作战的演练,为了加强宋时轮第九兵团的力量,粟裕把23军划归第九兵团建制,使第九兵团的作战力量达到了四个军。

粟裕访问法国,点名要考察诺曼底,世人才知将军攻台之心未死

1949年秋,粟裕制定了以八个军解放台湾的作战计划,第九兵团的四个军作为攻台第一梯队。之所以只用八个军,是因为当时国民党军刚撤退到台湾,根据国民党国防部次长吴石中将等地下党员提供的情报,此时国民党军在台湾只有十几万人,大都是刚从大陆逃过去的残兵败将,国民党军还没有来得及对这些部队进行整训。

蒋介石也很快认识到了台湾部署上的防御缺陷,立刻花重金从日本招募了两万日本雇佣兵,1950年4月,韩先楚发动解放海南岛的战役时,薛岳率领驻守海南岛的7万国民党军还有海空军退到了台湾,蒋介石又把舟山群岛的12万国民党军撤回台湾。另外,蒋介石还加紧在东南沿海地区抓壮丁补充兵力,还忽悠台湾岛上的年轻人参军。

蒋介石的这一系列措施,使得台湾岛上的兵力增加到了40万人的规模,粟裕不得不重新调整作战计划,并催促海空军加紧组建,配合其进行攻台战役的准备工作。海军司令萧劲光一直留在华东地区,配合粟裕的筹备工作。

到1950年5月,粟裕下令第三野战军除了担任剿匪和城市警戒的部队外,其余的12个主力军全部参战,另外还请军委从其他野战军调了四个军,把攻台兵力增加到了50万人的规模。到1950年3月的时候,海军已经筹措了1292条船只用于渡海登岛作战。

粟裕访问法国,点名要考察诺曼底,世人才知将军攻台之心未死

但是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的爆发,打断了粟裕的部署。朝鲜战争爆发后,虽然最开始朝鲜人民军节节胜利,但随着美军的干涉不断加深,失败只是时间问题。美军在仁川登陆之后,朝鲜人民军损失惨重,差点全军覆没。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轰炸机,战机频繁地越过中朝边境,对中国边境城市进行轰炸,扫射,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军民伤亡。东北是当时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而且日本当年侵略中国的步骤也是先侵略朝鲜半岛,再侵略东北,最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都摆在那里,迫使我国不得不抽调重兵到朝鲜半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作为攻台主力的宋时轮第九兵团被从南方抽调到朝鲜半岛,新组建的空军部队也不得不全部投入到抗美援朝战争中,粟裕解放台湾的计划不得不进行搁置。

1950年6月27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驻台湾高雄,基隆港,巡弋在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一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第七舰队都没有撤离台湾,由于当时中国的海空军力量弱小,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我们也不得不继续搁置解放台湾的军事准备,这也成为了粟裕将军一生的遗憾。

粟裕访问法国,点名要考察诺曼底,世人才知将军攻台之心未死

后来很多人都认为当年的攻台总指挥,也就是粟裕大将早就和攻台战役没有关系,但是一直到1970年发生的一件事,才让世人知道,将军虽然已经年迈,但是攻台之心依然未死。

将军攻台之心未死

1970年7月初,已经63岁的粟裕率领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完非洲某友好国家后,要在法国进行短暂地停留。这是粟裕第一次到法国,也是第一次到被称之为时尚之都的巴黎,当时担任驻法大使的曾涛同志专门去看望老将军。

粟裕访问法国,点名要考察诺曼底,世人才知将军攻台之心未死

巴黎历史悠久,被誉为时尚之都,名胜古迹无数,商品琳琅满目,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游客到巴黎旅行。但是粟裕却不选择去城市游玩,而是点名要去二战时盟军登陆的地点—诺曼底,第二天,在使馆武官等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一行人驱车4小时,终于来到了位于阿罗芒什镇的诺曼底登陆遗址。

1944年6月,盟军投入了280万大军,调动了上万架飞机,9000多艘舰船,17万辆坦克,前后历时49天,最终完成了二战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两栖登陆作战。此次登陆作战为盟军开辟了欧洲战场,深刻地改变了二战的态势,其意义自不待言。

时任驻法大使馆副武官的韩开合少将担任此次粟裕参观诺曼底的解说员,尽管陪同过很多人参观,但是韩副武官此次面对的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内心十分紧张。后来和粟裕相处的时候,粟裕却显得很和蔼可亲,一点都没有骄横之气,一口一个“韩副武官”,把韩开合少将叫得很别扭,连忙对粟裕说:“您是前辈,请您还是叫我小韩吧。”粟裕这才改口。

粟裕访问法国,点名要考察诺曼底,世人才知将军攻台之心未死

但是到诺曼底后,粟裕的一系列问题又把韩开问得直冒汗,到了诺曼底后,粟裕接连问道:当初盟军登陆都用过哪些登陆工具?在战役开始的那几天里,盟军在塞纳湾建造的人工港是什么情况?它们为什么能浮动?如何让他们保持固定?那些水泥墩子的体积参数是多少?是否都一样?

粟裕的这一系列问题,把韩开合等陪同的将领问的都不知道该说什么,粟裕还特意往滩头深处走,才在滩头找到了当年人工港的水泥墩的残骸,一番测量后,终于解决了困扰着粟裕的那几个问题。

粟裕一边考察一边细致地给旁边的人解释到,盟军之所以选择1944年6月6日清晨,是经过各种因素测定后认为这是登陆的最佳时间。一是这时能见度最好,二是潮水最大,便于登陆舰船靠岸和清除障碍物。而由于各地段涨潮时间不一,登陆时间也因而有异,即从西侧的6时30分到东侧的7时45分,相差1小时15分钟。

粟裕访问法国,点名要考察诺曼底,世人才知将军攻台之心未死

粟裕将军细致的讲解让周围的人都很震惊,他们这才知道,虽然解放台湾的战役一直被搁置着,但是当年的这位攻台总指挥依然在默默地准备着,将军攻台之心依然未死,统一祖国的信念一直很坚定。

); }

粟裕兵法

¥68

购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