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徐海东大将:一家66口惨遭国民党杀害,解放后家乡已经没有同辈人

长征期间,红军各大主力都受到了重创,损兵折将,但是有一支部队不但没有损失,兵力和武器装备还都得到了极大的增强,战斗力也十分强悍,这支部队就是红25军。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红25军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战绩,是因为他们有很好的带头人,那就是徐海东。

徐海东大将:一家66口惨遭国民党杀害,解放后家乡已经没有同辈人

徐海东于1900年出生于汉口附近的黄陂县,他的祖上曾经有过田地,但是由于天灾人祸和苛捐杂税,到了他这一辈,早就一贫如洗了。徐海东的父亲还有他五个哥哥都在一座窑里打工,勉强能够糊口。

徐海东的父亲和哥哥对他给予厚望,所以都凑钱供他上学,在徐海东的同学中,几乎都是地主或者是商人的孩子,这些富人家的孩子经常取笑欺负徐海东。在上了四年学后,徐海东不甘心受到同学和老师的欺负,跑到了一座窑厂里打工,后来为了赚钱,徐海东又参加了军阀的部队,在军阀的部队里,徐海东每天都要挨打,痛苦不堪。1925年,徐海东听说南方的国民革命闹得轰轰烈烈,于是跑到了广州,加入了张发奎将军的第四军,还参加了北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徐海东担任

第四军三十四团任代理排长。四一二事件之后,国共两党彻底决裂,徐海东回到家乡,将当地的工人和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17人的的自卫队,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此后徐海东又在红军中担任营长,团长,师长等职务。

1932年红四方面军主力从鄂豫皖苏区撤离的时候,徐海东奉命率领红25军留守,并将分散的游击队进行整编,继续和国民党军进行斗争。让谁都没有想到的是,红25军这支留在后方的孤军接连取得重大胜利,打破了国民党军的多次围剿。

徐海东大将:一家66口惨遭国民党杀害,解放后家乡已经没有同辈人

国民党军抓不住徐海东,便大肆逮捕他的家人,徐海东的27个近亲和39个远亲,共66口人全部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徐家活下来的只有徐海东和他参加红军的三个哥哥,后来他的这三哥哥,也有两个在战斗中牺牲。徐海东的妻子还有其他徐家的女眷都被卖给了商人,官员做小妾,或者是卖到了妓院里。

后来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徐海东的时候,徐海东对他说:“这并不稀奇,很多红军指挥员的家里都有这样的遭遇,不过我家损失最大。蒋介石下了命令,如果占领了我的家乡,就要杀绝徐家。”

家人的接连遇害不但没有让徐海东退缩,反而让他变得更加坚强。1934年11月16日,程子华来到红25军,传达了中央的指示,要求红25军主力作战略转移,建立新的根据地。红25军领导机构也进行了重组,吴焕先仍然担任红25军政委,程子华任红25军军长,徐海东任副军长。后来吴焕先牺牲后,程子华任政委,徐海东任军长。

当时红25军只有2900余人,这支部队的平均年龄不到20岁,除了34岁的徐海东,29岁的程子华,27岁的吴焕先年龄稍微大些,剩下的团,营干部大多20岁出头,连排一级的干部只有十七八岁,战士里几乎找不到18岁以上的,甚至还有一些十二三岁的少年儿童。而就是这么一支部队,被徐海东带成了一支虎狼之师,走出了包括韩先楚上将,刘震上将在内的97名共和国将军。

徐海东大将:一家66口惨遭国民党杀害,解放后家乡已经没有同辈人

徐海东刚率领刚离开鄂豫皖根据地,蒋介石就调了38个团的兵力,对其进行围追堵截,想要将其全部歼灭。徐海东,吴焕先,程子华先端着机枪,背着大刀走在部队的最前面,为红25军主力开路。红25军最先到达的战略转移目的地是豫西伏牛山区,不过在这里他们遭到了国民党军的堵截,徐海东,吴焕先率领部队和敌人在独树镇打败敌人后,继续向北转移。

12月8日,在经过艰苦的行军,徐海东终于率领部队到达了陕西省东南部地区,开始在这里开辟新的根据地,红25军的人数也增加到了3700余人。红25军在鄂豫陕根据地的发展壮大,让蒋介石感到了不安,立刻调集大军进行围剿。

1935年7月,为配合

中央红军北上,徐海东率领红军25军北出秦岭,直接威胁西北的政治中心西安,促使国民党军第51军紧急改变作战计划,不再调往天水,转而保卫西安。7月底,红军25军得到消息,国民党军将派重兵前往川北地区,准备堵截北上的中央红军。红25军迅速北上,与陕北的红26军配合,巩固陕甘宁根据地,牵制和消灭敌人,迎接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北进。

8月1日,红25军消灭了陕甘交界地区的国民党四个连,活捉了胡宗南的一个少将参议。从这个少将参议口中得知,胡宗南的主力部队已经全部调到了四川北部,准备堵截中央红军,而后方留守的天水处于空虚的状态,徐海东明白,这是一个很好的战机。

徐海东大将:一家66口惨遭国民党杀害,解放后家乡已经没有同辈人

徐海东率领红25军向天水挺进,先后攻克天水北关,秦安,静宁等多座县城,缴获大批军需物资,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大后方。蒋介石连续下达了五道命令,调兵遣将,围追堵截红25军。红25军的军事行动,打乱蒋介石的军事部署,策应了中央红军北上的计划。

1935年9月15日,红25军到达陕北,和陕北红军会师,红25军和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委,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全军团共7000余人。

红25军到达陕北的时候,人数为3400余人,但是武器装备却出奇的好,共有243挺轻机枪,每个连配备九挺轻机枪,战士配备崭新的马步枪,子弹、手榴弹充足。另外,红25军还配备一个手枪团,每个团还配备一个重机枪连。

而中央红军,也就是红一方面军八万人进行长征的时候,只有294挺轻机枪。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徐海东立刻下令每个连抽出最好的三挺轻机枪,送给中央红军。1935年12月,当时中央红军缺粮少衣,军委总后勤部部长杨至诚拿着毛主席批的条子找徐海东,要向红15军团借2500元。徐海东立刻将红15军团供给部部长叫来,问他还有多少钱,供给部部长说还有7000元,徐海东当即下令:“留下2000元,剩下5000元全部交给中央。”徐海东还抽调一批武器,物资,还有新入伍的战士,调到红一军团。

徐海东大将:一家66口惨遭国民党杀害,解放后家乡已经没有同辈人

但可惜的是,由于长期征战战场,徐海东的身体受到了很大的损伤,1940年,徐海东病倒在了皖东战场,此后的几十年里,一直留在后方养病,再也没有指挥过部队。1955年开国将领授勋的时候,当徐海东得知自己被授予大将后,请求降低自己的军衔,或者是不评军衔,但是毛主席拒绝了他的要求,不但授予他大将军衔,还在大将中排第二,仅次于粟裕,在张云逸,陈赓,黄克诚等将领的前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