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姬昌的儿子都是姬姓,为何唯独大儿子伯邑考不是姬姓?

伯邑考这个称呼最早是出现在史记之中。后来《封神演义》正是引用了史记中的名字,将姬发的哥哥称之为伯邑考。

姬昌的儿子都是姬姓,为何唯独大儿子伯邑考不是姬姓?

按照中国人的命名习惯来说,儿子都要继承父亲的姓氏,为什么伯邑考的父亲叫做姬昌,他的叔叔叫做姬鲜,而周公旦也被称之为姬旦,而他的弟弟叫姬发。

除此之外之外,包括他的堂兄弟以及其他的弟弟都姓姬。既然家里的其他男子都按照即这个形式来叫名字。

为什么他唯独叫做伯邑考呢?是因为特殊原因,还是当时他的名字就是这样叫的呢?姬昌的大儿子为什么要叫伯邑考历史上一共有两种说法。

按照称呼习惯

目前权威性最高的一种说法认为,这个名字按照排行以及当时的称呼习惯来叫的。

当年商纣王还有苏妲己想要杀害姬昌,而当时伯邑考为了救姬昌也就置身进宫,后来被商纣王和苏妲己做成了肉丸子,强迫姬昌吃下。

姬昌的儿子都是姬姓,为何唯独大儿子伯邑考不是姬姓?

姬昌出于对于长子的纪念,所以也就将其称之为伯邑考,而伯邑考应该是姬考的家族名号。

当然,也有人说这是当年姬发在当上周王之后才给他的哥哥所修改的一个名号。因为当时伯邑考早已死掉了,若是直接叫他的名字叫则是显得自己对兄长不敬,若是叫他姬伯考,则是显得他的身份又是凌驾于自己之上。

所以也就直接将其前面的姓氏去掉,改名叫做伯邑考。既说明了他是自己的哥哥,又代表着出来他的名号。

伯邑考三个字代表着不同用意

按照当时人命名的传统风格来说,长子一般用伯来代表,所以伯邑考的第1个字也就代表着老大的意思。

因为姬发的第2个名字叫做仲发,而且有一个成语叫做难分仲伯,这也就是仲伯第一第二的意思,所以他的第1字是代表着他是姬昌的长子。

邑只是代表着他的官职的意思,因为在古代的时候邑代表着县,所以有人猜测这是代表着他做的官职,应该相当于现在的县长。而最后一个字则是直接说他的名字,所以连起来称之为伯邑考。

姬昌的儿子都是姬姓,为何唯独大儿子伯邑考不是姬姓?

至于为什么不在伯邑考前面加上姓氏“姬”,是因为当时姬昌还活着。因为若是叫做姬伯邑考的话,则是代表着姬家老大的意思。

虽然说伯邑考确实是姬昌的长子,但当时姬昌活着,如果称姬伯邑考,就会显得伯邑考是老大,如果如此称呼,很容易就被人误会了。

从姬昌的身份角度来讲,也就称呼他伯邑考比较更合适一点,而且从一个父亲的角度来说,直接叫名字显得更为的亲切。

综合的来说,伯邑考的名字应该是代表着他所有的身份信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