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爱国将军,也是商界大佬,还是庐山和尚,李先念两次请他下山

孙鸿仪,曾与冯玉祥拜把拈香,成为莫逆之交。他年轻时官运亨通,一路扶摇,官至少将武官。但因为长城抗战失利,孙鸿仪被蒋介石明升暗降,夺走兵权,委任为南京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从此,孙鸿仪开启了由将军到商界大佬,再到庐山和尚的传奇一生。

1.朱德总司令十里相送

深秋的太行山,寒气逼人,昏黄的灯光透出丝丝清冷。在八路军总部的一间窑洞里,朱德总司令正与一位重庆来的客人密谈着。他们从中午一直谈到夜晚,从国际到国内,从华北到陕北,从军事到政治,无所不谈。

这位重庆来的客人叫孙鸿仪,他受李济深委托,以华北党政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前来与朱德联系工作。此时,孙鸿仪已年过60 ,但他腰背笔挺,声音洪亮,完全不是一个老人的模样。

他是爱国将军,也是商界大佬,还是庐山和尚,李先念两次请他下山

朱德说道:“敝部新四军五师正在豫鄂之沿,不论是给养还是武器,尤其是医药都十分困难。如果孙将军能舍弃‘党政分会’的差事,而去与日军斡旋,想必对五师大有裨益。当然这要看孙将军......”朱德总司令凝视着孙鸿仪。

孙鸿仪十分坦诚地说:“只要对中华民族有利,我啥事都可去做。总司令对我了解,办事说话总想图过痛快,不爱优柔寡断,让我去抗日,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若去当汉奸,持枪握刀对准自己的同胞,这是断然难从的。”

朱德说:“这是忍辱负重,历史自有评说”

孙鸿仪说:“不任伪职,可为伪商,对五师所需,定有帮助。”

朱德动情地说:“难能可贵。只是,更要当心。何时成行,我将会为将军安排,包括与鄂中地下党组织联系......”

第二天,孙鸿仪与朱德拜别,朱德总司令与他并骑相送10里,才返回总部。

2.与阿南惟幾合作

国民党选派孙鸿仪前往被日军占领的武汉是有原因的。此时,日军驻武汉第十一司令部司令长官阿南惟幾中将,在北京领事馆任武官时,与孙鸿仪相识。

很有缘分的是,阿南的日本妻子与孙鸿仪的妻子长得非常像,从外貌上看,就像是一对亲姐妹,两人关系也很好,就结为姊妹,并且预约,结为娃娃亲,阿南惟幾与孙鸿仪也结为金兰之好。后来,孙鸿仪无生育能力,就没能与阿南惟幾结为亲家,但两人的情谊一直很好。

1940年底,孙鸿仪给武汉的阿南惟幾写了一封信,“阿南惟幾兄:一别十数载,无恙否?人世沧桑,记念友情日甚。对政治、军事均无兴味,如今是身多疾病思田里。愿意接见吗?......孙鸿仪”

他是爱国将军,也是商界大佬,还是庐山和尚,李先念两次请他下山

阿南惟幾

阿南是武汉最高长官,他立即复电:盼来汉。阿南也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当广岛丸号到达江汉关码头时,他和一支10多人组成的欢迎队伍,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

欢迎宴会在杨森花园举行,酒逢知己千杯少,两人边喝边聊,一起回忆以前在北京的日子。孙鸿仪为阿南晋升派遣军中将司令表示祝贺,阿南为孙的前途命运而惋惜。

最后,阿南要孙鸿仪出面组织伪军,为日本人做事情。孙鸿仪表示“此次投靠老友,只求有个赚钱机会,积聚钱财,以便安度晚年,舍此之外,绝无它图。”

而且,孙鸿仪直接向阿南提出,所得利润,两人均分。孙鸿仪的要求并没有引起阿南的警惕,因为孙作为空头将军,来投靠他,想捞一笔钱财养老,也在情理之中。

阿南心领神会,当即叫来副官,交给孙鸿仪一纸蓝色盖有日军武汉司令部关防的派司。

这份蓝色派司,这可不是一般的派司,它不仅可以在日军驻汉口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通行,还可以在信阳、应城、安陆、岳州、宜昌、南昌、九江、沙市、咸宁、当阳等日军防区畅通无阻。在武汉地区只有少数日本将、佐军官才有,而且均是执行特别任务的时候才用。两人再次双手紧握,会意一笑,恭喜发财。

3.当新四军五师的运输大队长

孙鸿仪在阿南的支持下,成立了“洪谊公司”,专门负责沦陷区食盐生意。该公司实力很强,运输食盐的汽车均由日军提供,喷上油漆,盖上日军军徽,加上“洪谊公司”字样;在汉水、长江区域运盐的船只,全部挂上“洪谊公司”的旗帜。

孙鸿仪的生意主要包括长江沿线沦陷区、后来发展到湘江部分地区和汉江上游区域。当时的沦陷区,可以说是“斤盐担谷”,孙鸿仪又是独家经营,所以日钞、银元滚滚而来。

孙鸿仪很快成为武汉的商界大佬,整个武汉政商两界都很给他面子,他的住宅有防匪防盗设施,日夜有日本宪兵看守,他走哪都有摩托车开道,简直就成了武汉的“伪商一霸”。“洪谊”的船只、车辆在哪儿遇到拦截,孙鸿仪老板只要一个电话,报出派司号码,立即就会放行。

其实“伪商”只是孙鸿仪的表面身份,他还有一个秘密任务,就是负责为新四军五师和其他坚持在沦陷区抗战的游击队伍提供所需物资。

他是爱国将军,也是商界大佬,还是庐山和尚,李先念两次请他下山

在武汉,经常有“乡绅”登门,手提黄鹤楼汾酒两瓶,求见“洪谊”老板。只说上几句暗语,孙鸿仪心领神会,立即引进内室,商量“生意”事宜。

“乡绅”走后,要不了几天时间,洪谊的一队盐船,沿长江开往各地。

驻京山的李先念、陈少敏、郑位三派人到汉口致谢。当然还是“乡绅”来送酒。

就这样,孙鸿仪将新四军五师和各地游击队需要的药品、无线电台、弹药、大米等物资,藏在盐包里,装在“洪谊” 的船上,偷偷地运到接头地点,缓解了各地抗日武装的物资困难。

1943年,阿南惟幾离任,由冈部直三郎接任。阿南临走前对冈部说,在汉口,我唯一的中国朋友是孙鸿仪,请多关照。

阿南走了,当然也带走了“洪谊”的大量财富。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日军大势已去,武汉的商人纷纷以日元兑换黄金、白银。但孙鸿仪对此并不热心。他源源不断地向豫鄂边的新四军五师运送物资,不计成本、不图回报。

4.陷囹圄入空门吃斋念佛

1945年秋。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队进入武汉,对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及统战人士进行搜捕。党组织及时通知孙鸿仪,让他去大别山区躲避。

孙鸿仪认为自己没有担任过日伪职务,又不是汉奸,不用害怕,不需要躲避。在党组织的多次劝说下,孙鸿仪才答应离开汉口。

1945年底,孙鸿仪办完后续事务后,乘车前往豫南解放区。他看到车站码头张贴着捉拿自己的通缉令,才知道问题很严重。他化妆后来到信阳,不幸被熟人认出,当即被国民党抓获,押解到国民党119师。

孙鸿仪被关在监狱里,也没人来审问他。其实,在当时,国民党军官只是觉得他是当地商界大佬,想借机会敲诈一笔钱财,如果孙愿意出钱,很快就可以放出来。当时很多商界人士都遭到同样对待,已经成为不成文的规矩。

果如所料,几天后,国民党军官见孙鸿仪家人没拿钱来赎人,就直接向他提出条件,两千根金条,立即放人。孙鸿仪哈哈大笑,要钱没有,要人头有一颗。国民党一再让价,由两千根金条降到一千根,再由一千根降到一百,最终提出拿20两黄金即可放人。

其实孙鸿仪并没有这么多钱,这些年,他看起来很风光,赚了很多钱。因为他首先要打点日本人,阿南惟幾还要提成,运送给新四军五师的大部分物资都是无偿援助,他本人也不爱钱,所以20两黄金对他来说,已经是个大数目了。

他妻子四处奔走,用了半年时间,找遍了孙鸿仪过去的朋友、同事,凡是能借到钱的都借了个遍,才凑足黄金,把孙鸿仪救了出来。

出狱后的孙鸿仪身无分文,此时,新四军五师遭到国民党军队进攻已经突围不知所向,他与李先念的联系完全中断。

他是爱国将军,也是商界大佬,还是庐山和尚,李先念两次请他下山

庐山东林寺

孙鸿仪已年近古稀,想起自己一生的境遇,颇为感慨,“人生好比旅行,这地球好比旅店,只有得道的人,才能超脱。”想到这里,孙鸿仪决定回老家庐山,出家当和尚,不问世事,寻求自我解脱。

他看到妻子还年轻,就劝她改嫁,开始新的生活。就这样,70岁的孙鸿仪削发为僧,到庐山出家。

5.李先念不忘旧友

武汉解放后,李先念出任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他没有忘记曾经帮助过他的老朋友孙鸿仪,组织人员四处打听,一时之间杳无音讯。

后来,知名人士韩大载了解到孙鸿仪的情况,专程向李先念汇报了此事。此时,孙鸿仪的生活再次陷入困顿,解放后,寺庙土地不能收租,寺庙香火已断,他已无所依靠。

李先念主席听说后,立即派人前往庐山,接孙鸿仪下山。但孙鸿仪不愿意下山,并转告李先念主席:“请转致问候李主席,感谢他的关怀。但我已出家,不得还俗。”李先念主席听说后,感动不已,只能派人送去一些钱,接济他的生活。

1952年春,李先念主席邀请孙鸿仪的好友韩大载先生,再上庐山,请孙鸿仪下山。

他是爱国将军,也是商界大佬,还是庐山和尚,李先念两次请他下山

任湖北省主席时的李先念

李先念主席的真诚邀请,感动了孙鸿仪,两人在武汉再次相聚。不久孙鸿仪被安排在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任职,其生活才算最终安定。

后来,孙鸿仪改嫁的妻子的丈夫病亡,孙与其再次复婚,组成新的家庭。孙鸿仪的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他的朋友让他写信给朱德总司令。孙鸿仪说:“‘索债’吗?我孙鸿仪干得出来吗?何况人家国事繁重!”

1962年,孙鸿仪病逝于汉口,享年86岁。孙鸿仪先生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作为军人,他曾驰骋沙场;作为商人,他曾显赫一时;作为中国人,他为中国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孙鸿仪就这样走了,默默地离开了,走得那么安静,以至于到现在连他的一张照片都难找到。但历史不能忘记,那些埋头苦干的,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做出贡献的人!孙鸿仪先生一路走好!

继续阅读